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政府补贴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政府补贴机制研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但政府资金短缺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了缓解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近些年来政府开始提倡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公益性”可能导致项目运营阶段收益不足以弥补其前期投资,从而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为了激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轨道交通项目,并维持项目的持续经营,政府对项目公司的补贴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下,政府如何科学地设计补贴政策,以降低项目收益风险、并给予项目公司参与激励,最终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决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政府补贴设计不仅要满足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还要兼顾政府和社会公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诉求。

PPP 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期普遍较长,且具有较高的需求风险,这使得项目公司面临亏损及超额收益的可能性较大。

本文通过针对性的项目收益风险管理机对其展开研究。

对既有研究的梳理表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收益风险主要来源于运营期间客流量的不确定性及票价设定的变动,其中票价的波动主要受政府规制影响。

故本文将客流量风险分担机制作为对项目收益风险分析的研究客体,并将其纳入政府补贴机制设计框架下。

通过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可有效控制项目收益风险的政府补贴决策模型。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出客流量风险分担机制;其次,运用现金流分析、净现值分析等方法构建了项目收益风险函数及客流量补贴决策模型,用来分析客流量担保水平与超额收入分配比例对项目收益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政府对项目公司的激励模型,对客流量担保水平及超额收入分配比例进行决策。

本文发现,在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中,超额收入分配比例与客流量担保水平之间存在相互抵消效应,且客流量担保水平对项目收益风险的影响要远大于超额收入分配比例对项目收益风险的影响。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中,应采取较高的客流量担保水平和较低的超额收入分配比例。

本文所构建的政府补贴决策模型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政府补贴和项目收益风险控制决策提供了科
学的决策依据与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