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 北师大版 选择性必修1 神经冲动的传递 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传递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突触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即细胞体,含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B.突触小体是树突或轴突分支末端的膨大部分
C.一个轴突末梢只能形成一个突触小体
D.突触小体参与突触的构建,但并非突触
答案:D
解析: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分支末端的膨大部分,A、B两项错误。

一个轴突末梢有多个分支,每个分支末端都能膨大形成突触小体,故一个轴突末梢能形成多个突触小体,C项错误。

2.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可形成突触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之间可形成突触
C.突触的结构不一定属于细胞
D.突触小泡是突触的结构组成之一
答案:D
解析: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内,不属于突触。

3.图2-3-1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2-3-1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神经递质释放所需要的能量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①②③构成突触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神经递质是从①(突触前膜)处释放的,A项正确。

神经递质释放所需要的能量来自④(线粒体),B项正确。

兴奋在①和③之间只能是单向传递,C项错误。

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和
③(突触后膜)构成突触,D项正确。

4.下列关于突触传递神经冲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离不开生物膜的转移和融合
B.线粒体可以为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提供能量
C.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与其功能特性有关
D.神经冲动只能由突触后膜向突触前膜单向传递
答案:D
解析:神经冲动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5.图2-3-2是突触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2-3-2
A.神经冲动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B.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C.结构③的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
D.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答案:B
解析: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由⑥(突触前膜)、⑦(突触间隙)和⑧(突触后膜)构成,A项正确。

④(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项错误。

结构③为突触小泡,其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C项正确。

⑤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D项正确。

6.图2-3-3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

当在P点施加一定的刺激时,甲、乙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图2-3-3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发生偏转
C.甲不发生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发生偏转
答案:D
解析:在P点施加一定的刺激时,兴奋可向神经纤维的两侧传导,但突触结构决定了兴奋不能传递至右侧的神经元,所以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发生偏转。

7.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答案:A
8.图2-3-4表示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3-4
(1)图示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称为。

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③处的方式
为。

(2)人在进行带有精神愉悦感的行为时,神经元会释放出多巴胺,多巴胺与下一个神经元上的②
(填名称)发生特异性结合,向下一个神经元传达信号,使大脑产生愉悦感。

由此可见,多巴胺是一种(填物质名称)。

(3)正常情况下,一旦多巴胺将信号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就会被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重吸收,此过程需要的协助。

(4)由图可知,可卡因会,导致③中的多巴胺含
量。

答案:(1)突触胞吐
(2)多巴胺受体(受体)神经递质
(3)多巴胺转运载体
(4)阻止多巴胺转运载体运输多巴胺增多
能力提升
1.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2-3-5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2-3-5
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兴奋
C.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
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兴奋
答案:C
解析: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阻止Na+内流,突触后膜不会产生动作电位;γ-氨基丁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膜上静息电位的电位差增大。

2.图2-3-6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3-6
(1)分别刺激图中①②③④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及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称为效应器。

(2)刺激③处时,兴奋部位膜电位表现为。

(3)a神经元与b神经元之间通过相联系。

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方向是,是因为此处所包含的神经递质只能由[]释放,进入,作用于
[]。

答案:(1)①②③传出神经末梢
(2)外负内正
(3)突触单向的⑧突触前膜突触间隙⑨突触后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