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职校听障生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教职校听障生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9T01:39:51.542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7期作者:颜蕉生
[导读] 当前,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就业市场范围的扩大,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听障学生就业凸显就业率颜蕉生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当前,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就业市场范围的扩大,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听障学生就业凸显就业率高满意度低,跳槽比率高稳定性低的就业质量问题。
文章着重探讨影响听障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职业指导现状,提出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的对策,从而促使听障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稳定性,提升职业技能,实现长远的职业理想。
关键词: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听障学生职业指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高质量的就业不仅意味着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就业人员的现有自身条件相吻合,同时也意味着就业满意度与稳定性比较高,而且有利于促进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听障生初次就业率总体较好,但高就业率背后却是就业质量相对较低。
听障毕业生普遍从事简单、重复的流水线工作,跳槽比率高。
如何通过分析听障学生就业现状,完善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从而促使听障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二、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听障学生职业指导现状分析
1.时间紧任务重,仅仅是“以就业为导向”,缺乏长远发展的职业指导
当前,我国特殊职业教育不仅起步晚,人才培养时间短、任务重,职业指导更是还处于“大众化速成班”的教育模式,即是职业指导工作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来完成,辅助以一年一次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和创业比赛。
思想上仅仅是“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送出去”为中心而开展简单的就业服务工作,缺乏长远发展的职业指导。
这种现象导致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听障学生就业出现“就业率高,满意度低”的尴尬局面。
2.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多数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没有真正的职业指导中心,有的只是就业指导中心或招生就业部门,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设施设备。
就业部门目前只是把职业指导当作解决听障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手段,以提高听障学生求职应聘技巧和短期求职能力代替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把“职业指导”简单理解为“就业指导”,关注眼前的就业问题,忽视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服务指导。
3.职业指导师资力量紧缺
目前,全国各特教职校从事就业指导人员主要是班主任、辅导员和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等。
班主任、辅导员本来就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以致工作精力主要放在听障学生的日常管理上,根本无法去好好开展学生的职业指导。
同时,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班主任、辅导员也难于胜任。
三、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对策
1.完善职业指导体系,配制专业化的听障生就业工作师资队伍
听障生职业指导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化教育辅导服务工作,职业指导人员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同时应该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
职业指导老师要能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围绕职业指导的目的与任务,熟悉有关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特殊政策倾斜,培养和发展听障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指导和帮助听障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
2.指导听障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客观评估自己,主动适应社会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听障学生在自我分析、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结合等方面存在先天的缺陷。
指导听障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客观评估自己,主动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在校期间,要通过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体验式的培训明确听障学生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还要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自觉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从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学习、工作能力,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迈向自己理想的职业。
3.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提高听障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1)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根据听障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如对性格内向,成绩优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引导其从事技术性工作;对表现欲望强的听障学生可以引导从事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工作,从而达到“人职匹配”。
(2)倡导多种残疾类型的融合指导就业。
根据残疾类型的不同,将肢体残疾学生与听障学生搭配就业,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劣势。
肢体残疾学生主要承担沟通交流、管理方面的业务,听障学生突出专业技能方面的专长。
4.职业指导要实现“全程化”教育模式
实施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独特性,是特殊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各职能部门、全体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听障生职业指导工作中来,相互协作,齐抓共管,指导听障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如何求职、就业与择业,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不断的去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比如:一年级,指导听障学生认真做好职业规划,从中了解自己的爱好、特长及闪光点,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意向;二年级,推进“上岗证制”教育,鼓励和要求听障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能力、兴趣及职业意向考取相关的证书,同时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了解听障学生的职业意向,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运用多渠道谋求自己理想的职业。
5.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
(1)组织听障学生参加学校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及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从而不断培养听障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听障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听障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意识。
(2)紧密结合社会对岗位的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培养听障学生的初步自主创业能力和从事相关经济活动的能力。
(3)聘请创业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并亲自指导。
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项目,在二三年级就开始培育实践,从而帮助听障学生顺利实现创业。
(4)积极倡导多种残疾类型的融合创业。
通过融合创业,明确分工,规避缺陷,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听障学生就业目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面对当前就业情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听障生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特殊教育职业学校要在听障毕业生群体中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它要以人为本,根据听障学生自身的差异状况,结合社会的需求,确立听障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听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培养出相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促进人才供需合理匹配,实现听障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揭育通.高职院校多元化职业指导模式探析[J].职业圈,2007,(20).
[2]郑广哲.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职业指导的重要性[J].现代企业文化,2010,(03).
[3]黄鹏,张宁.职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究[J].就业,2012,(7).
[4]胡怡芳.探索高技能人才“全程式”职业指导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4).
[5]李桂锋,张伟强,王志学.引进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4).
[6]韩苇.高校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举措谈[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7]陈艳华.试论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青春岁月,2013.
[8]张雅静.中职学校开展高质量职业指导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4).
[9]李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研究[J].学园,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