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世界——尼古拉·特斯拉(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颠覆世界——尼古拉·特斯拉(2)
下面的内容我们就从1976年开始……
1976年7月4日,在欧洲和北美的很多地方都受到了一个奇怪信号的干扰,这个信号的特点是像密码机一样,每次敲动十下,然后间隔一秒钟,再次敲动十下。

其频率范围更是集中在非常危险的10赫兹极低频段,因此听起来像嗡嗡声或者啄木鸟发出的声音。

开始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信号,就并未在意。

但后来美国气象组织突然发现,北美天气在出现这种信号后经常异常,才开始重视起来,先把该信号命名为“俄罗斯啄木鸟信号”,同时开始寻找其来源。

后经过多方侦查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信号来自于前苏联地区乌克兰境内的基辅。

该地架设了一面特大的发射架,不停地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断层,使高空的气流改变路径,并且将正常天气变化气流前锋阻断。

据说,它能够制造连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干旱天气,也同样能够造成毁灭性的洪水灾害。

次年,即1977年7月4日,美国军方自称为了防范苏联的进攻,也开始进行自己的超低频天气试验。

不过这次试验不太成功,因为这次的试验在北威斯康星州的六个郡造成了一场滂沱大雨。

同时,这场极低频引发的暴雨还带来了速度高达每小时157英里的强风,所造成的损失达5千万美元之巨,同时也摧毁了35万英亩的森林。

另外,根据1981年2月的《步调新闻》报道,苏联人曾经在1980年将他们的极低频“啄木鸟”信号关闭了一小段时间,报道说“在这段电波沉睡时期,北半球的高空气流归于正常。

但随着苏联极低频发射的恢复,气流又一次受到持续的高压脊影响而发生偏离。

”这是极低频控制天气形势的又一实证。

正当这两个国家开始如火如荼地发展自己的天气控制之时,联合国也发出了最后通牒。

在两国分别开始天气战争空闲时间,即1976年
10月10日,联合国提出了“禁止军事或者任何其它敌对性利用环境改造”的条约。

该条约在1978年10月5日正式生效。

1992年,联合国又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再次肯定禁止改造气象用于军事条约的内容及其意义。

不过是个人都知道,这些条约的规定其实都是摆设,人家该干什么还继续干什么。

为什么两国都如此热衷于开发研制天气控制武器呢?其实真正源于两国在古巴的一次交锋。

1970年,美苏两国在古巴展开了“干旱之战”。

当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某地实施人工增雨,会造成周围地区雨量的减少。

美军利用这个发现,研制出了“干旱武器”——美军在古巴周边国家实施人工降雨,使这些国家发生洪灾;而临近的古巴却出现了反常的持续干旱。

后来,苏联多次派遣专家到古巴进行人工降雨,才帮助古巴克服了干旱。

此时,两国发现原来特斯拉的预言是那么的准确,天气真的是可以由人类自己控制的。

接着两国便跌进天气控制的研究之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造了一次又一次几乎不可能的壮观天气现象。

在特斯拉的预言中,未来的——也就是21世纪的——人类将可以使用超低频波来改变天气。

这个设想是正确的,而且也是被现代各国所推崇备至的。

美国和前苏联根据特斯拉的预言和其实验的资料,分别发现使用超低频波直接发射到大气的电离层,这个设想就能成为现实。

从海平面开始算,向上60-1000公里的地方,就是电离层。

这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形成大量的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

这些离子和电子相互运动,便使电离层活跃起来,从而为无线电波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从实际情况来说,太阳的运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也会造成电离层的剧烈变化。

如果太阳晴好,电离层便是比较稳定的,可以让无线电自由地传送;如果太阳活动剧烈,那么电离层的活
动也会相应地剧烈起来,不仅会使无线电无法正常传送,而且还会大量干扰到地球上其他信息的传播,如电视、电话等的信号紊乱等。

由于得到这个发现,美苏两国迅速进行深入研究。

两国分别收集了其国内各地的天气情况,然后又各自向电离层发射超低频波。

随着次数的增多,两国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如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成功进行了干旱和多雨的交替控制,让伊拉克军队不仅受到美国先进武器的攻击,同时也受到天气的攻击。

2002年,欧盟的洪水天气也被认为是美国的军事实验。

同样,前苏联在1980年于阿富汗附近进行了一次秘密实验。

据当时目击者称,人们只能看到一个炫目的白色光球,光球不断扩大,就在人们认为会吞没他们的时候,该光球却消失了。

而这一幕也仅仅四分钟而已。

事后,混乱的天气状况便开始在阿富汗频繁出现。

1985年,美国军方公开探讨了天气的控制方法,并且告知其实诸大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控制天气。

他们说在二战后天气控制的迅速发展和最后成功其实都是来自于尼古拉•特斯拉的研究,当年特斯拉拍卖的一些实验材料和档案,其实正被美苏两国所使用。

二战后,世界诸国对于天气控制的研究也带来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

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频繁出现、各地从未有过的特殊气压带的出现、干旱和暴雨的频发、地球热带和寒带气候相互转变等等。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大气电离层的破坏。

大气电子层如果发生了破坏,地球各处所接受到太阳辐射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进而便会引起地球大气的紊乱和能量平衡,使地球气候异常现象层出不穷。

可是各国因为自己的需要,却对这些变化视若罔闻,对天气的控制也是乐此不疲,这样做的后果很显然会是致命的。

因为电离层被人为破坏,也将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太阳辐射传输过程被破坏,有可能导致各种灾难性疾病。

虽然在战争中把敌对方打倒了,但是自己也把自
己的生命线搞毁了,这些纯粹是“斩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战术,其实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20世纪,美国人启动了一大堆名为“凤凰”的计划,其中就包括一个关于控制天气的“凤凰计划”。

该计划开始于1940年,即特斯拉去世前3年。

此时的美国刚刚建立了“战略情报局”,该局甫一建立,立刻就开始搜集特斯拉的资料为美国军方战争所用。

开始时,美国人只是收集到部分资料,就开始积极进行试验。

而我们现在也能看到,他们在二战期间的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

如关于浓雾的试验:1943年初,美国某小分队为了进攻德军,所以人工制造浓雾天气,希望能在浓雾的掩护下进入敌方后方,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浓雾出现了,小分队也跟着浓雾一起去了,但在德军阵营却未发生任何战斗。

也就是说这队美军小分队竟然随着浓雾消失了!同年9月,美军进入意大利阵地,利用喷气机在河上制造了一条约为5000米长、1600米宽的雾层,成功地掩护了部队渡河。

这一失败一成功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美军在特斯拉刚刚去世之时就已经得到了不少关于天气控制的资料,虽然还不能控制自如,但已经开始在战争中广泛应用。

1944年,战略情报局解散,2年后,中央情报局建立。

杜鲁门总统将战略情报局时期关于天气控制的资料移交给中央情报局,归中央情报局科技部技术搜集室管理。

不过此时,所有天气控制研究都变成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突破性进展。

对于中央情报局的不甚“作为”,杜鲁门总统感到很失望,便把天气控制研究由实验室转变为地区性实验。

1949年,在总统授意下,美国军方在佛罗里达达帕坦湾空军基地建立了著名的“麦金莱”气候控制实验室。

该实验室据亚特兰大市6小时车程,今日占地面积为30平方公里。

该实验室最初建造目的是测试各种最新武器在各种天气状况下的实战能力,即武器试验为主,天气试验为辅。

但由于美国对于天气控制掌握的资料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控制天气作为武器竟然要比原子弹的力量更强大,实验室便成为天气测试和武器测试并重的机构了。

现在该实验室已经可以利用对世界各地气候、天气状况进行模拟,已达到在人工天气控制的同时,测试最新武器的战斗性能之目的。

另外,由于实验室可以模拟任何天气状况,美国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也把这里作为实训基地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实验室至少已经接纳过美国三军以及海军陆战队400架次飞机、70多项导弹系统、近3000次军事装备的实地气候检验。

在通过建议后测量其武器效能,并以此资料作为未来武器制造和发明的蓝本。

在武器试验的同时,实验室也制造了10多种可以在实战中操作的天气武器,可以有效地配合美国军队战争的需要。

而这些天气武器也确实在20世纪末至今的二、三十年间派上了用场。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式在“麦金莱”实验室进行天气武器研究以来的近50年间,已经研究出了不少天气武器系统。

这些天气武器系统可以细致分为6大类:
一是洪水技术。

即用飞机携带硝酸银颗粒,在敌方的上空云层进行喷洒——我们有时会看到天空中数个小时不消的直线云彩就属于这类——从而使云层中积聚的水蒸气凝结形成大雨,大量的喷洒造成大量的降雨,最后降雨便可以汇集成洪水。

二是严寒技术。

说白了方法就是遮蔽阳光,让敌方长时间不见太阳。

具体操作是在敌方距离地面17公里左右的高空爆炸装有甲烷或二氧化碳气体,造成“遮云蔽日”,让敌方阵地的广大地区一片黑暗,
温度下降到与史前冰川时代类似程度。

达到使敌方人员或死或伤,武器装备遭到破坏的目的。

三是热带风暴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陆地上。

主要方法是在沙漠地区使用高频激光将空气加热到人无法承受的程度。

空气的特异变动和扭曲便会形成龙卷风或沙漠风暴,从而将敌方的人员或设备卷走。

四是水柱技术。

即在海底30米深处投放威力巨大的炸弹,形成海底地震,继而造成海啸,掀翻敌水面舰艇,并冲垮海岸上的阵地或人员装备。

五是浓云技术。

即利用微波技术,在自己阵地上制造乌云降雾或消雾,使敌方飞机无法进入或失去攻击目标的准确位置,这一方法在二战后期便开始使用,现在已经趋于完美。

六是“毛毛雨”技术。

也是利用微波技术使敌方阵地下起毛毛雨,雨滴虽小,但密度极大。

因为毛毛雨密度过大,便会形成一个“雨帘”,最后使敌方雷达找不到我方战斗目标。

麦金莱天气实验室为美军获得了大量的天气控制方面的不二资料,一时间让美军尝到了甜头。

一方面为了试验,另一方面也为了炫耀,美军经常在战争中使用天气武器。

不过美军也不是总是成功,有时也会付出惨重代价。

如在2002年美军攻打伊拉克之时,美军采取了向空中发射导弹,让伊拉克部分地区天气变化。

可是没想到的是,伊拉克的天气比美国的天气控制还多变,突然出现得风沙,竟然把美国激光传输武器大部分损坏。

能用的也仅剩下10%的能量可供使用。

另外,伊拉克的昼夜温差极大,美军的夜视仪也基本残废。

说实话,美国在残酷的天气环境中还是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阶段,美国的天气武器还需要继续改善
下去,才能在一些极度严酷天气的地方作战。

不过,美军已经获得了一些严酷天气地区的资料,但现今的研究还远未到达实战阶段。

但由于1994年HAARP基地的落成,据估计,美军对于此类研究可能已达到最后阶段,有可能在2025年即可运用到实战中。

与此相比,前苏联直到现在的俄罗斯也一直在研究气象武器。

不过他们的研究步伐比美国稍逊一筹,而且基本集中于降水和引发定向地震等方面。

与美国同时,前苏联在二战时期于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城也开始发展天气控制系统。

开始研究的方面是关于莫斯科的降雪问题。

当时莫斯科城内每到冬天都要大量降雪,造成相当多的问题。

斯大林对于这个问题,命令苏联科学工作者研究如何能把雪降在莫斯科城周围,而尽量少降在莫斯科城。

所以说,当时的天气控制只是一个副产品,主要目的还是莫斯科的降雪问题。

不过,仅仅研究了两年,前苏联就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和实战经验。

其进展神速,让其他国家感到奇怪,甚至有人猜想他们是获得了特斯拉的帮助,或者用间谍得到了特斯拉的研究成果。

根据新揭秘的档案,这些人的猜想一半对一半不对。

前苏联确实曾经重金购买特斯拉的天气控制研究成果,而且也从美国窃取了部分秘密档案。

但更多的是因为前苏联天气状况的恶劣,本来就常年记录当地的天气,所以到此时更是直接套用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各种天气。

前苏联第一次使用天气武器是在1941年。

当时纳粹德国已经占领了波兰和巴尔干诸国,下一个目标便是向苏联进攻。

苏联为了抵挡德军的疯狂进攻,首次使用了刚刚研究出的天气武器。

这就是几乎所有历史书都会说的德军在苏联的消耗战。

此时,有些人一定会说,你为
什么说是前苏联使用了自己的天气武器,而不是前苏联本身的天气呢?而且还会举出拿破仑的例子,进行反驳。

但有个情况大家是否注意过?德国气象学者弗朗茨•鲍尔根据俄国150年的天气记录明确保证1941-1942年是个暖冬。

可是最后呢?大家都知道1941年在苏联境内达到了-52摄氏度的低温。

据解密的苏联档案,当时斯大林曾命令苏联科学家人工降雨。

在秋初也就是纳粹德国刚开始进攻的时候,苏联很多地方都强烈降雨,降雨的作用是一来使天气快速降温;二来使道路泥泞无法前行。

果然,这个目的达到了。

秋末,苏联开始大幅度降温,莫斯科周边迅速达到-40摄氏度的低温。

德军因为分兵过多,且在苏联打的异常艰苦,马上就吃到了苦头。

这就是前苏联第一次使用天气武器。

二战后,前苏联紧跟美国的脚步,研究了一系列的天气武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前面说到的“啄木鸟”信号。

实际上,“啄木鸟”信号来自于苏联研究的“水星”计划,该计划开始于1961年。

1958年,美国开始实施“阿尔戈斯”计划,主要内容是大量向大气层发射并引爆X-17A导弹,让导弹暂时把某地上空的臭氧层燃烧殆尽,然后使对方在臭氧层补给期内每日受到太阳强辐射的影响。

前苏联得到消息后,立刻在1961年也进行了导弹实验,得到了和美国同样的结果。

1962年,两国因为古巴导弹危机,分别使用了各自研究的该技术,结果使得臭氧层发生强烈变异,一个超高太阳辐射带数年都没有消失。

本来将要获得成功的苏联人准备继续该实验时,却因为经费不足暂时停止。

后在赫鲁晓夫支持下,“水星”计划改为“火山”计划,专门研究核爆会引起哪些天气异常反应。

在之后的20年间,在这方面前苏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前苏联曾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核爆冲击波实验,分别得到了几项技术。

其分别为:
特殊天气控制技术,即制造高气压带,使大气环流紊乱,让敌方
常年干旱。

多雨干旱技术,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在某地周围大量降雨,该中心地带便会常年不下雨,如果能够使用便能断绝敌人的水源。

人工控制地震技术,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在某地频繁进行核试验,累计在地壳上的力量并不会消失,如果可以在另一个地方制造一场巨型雷雨,便能把累积的力量全部在下雨的地方冲击出来,造成严重的地震,这项技术前苏联时期已经基本完成,并有不少例子可以举出。

苏联解体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火山”计划搁浅。

美国成为唯一继续研究天气武器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