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一材料分析题·简答题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发展是内外因素综用的结果,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遗传: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因素之一。
2 环境:环境是指学前儿童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
○1环境是学前儿童生存的物质基础。
○2环境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3教育: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是指学前教育。
○1通过学前教育可以发展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
○2学前教育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4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1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映能力。
○2学前儿童能对外界信息作出创造性的反映。
以上4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学前儿童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是这4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人格结构(背)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
三.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背)
○1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
○2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
○3行为受情绪支配
○4喜爱模仿
四.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背)
○1活泼好动
○2具体形象思维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教育要领:○1引导儿童观察生活○2培养儿童的同情心○3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4用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五.5~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背)
○1好问·好学
○2抽象思维能力发展
○3语言能力明显提高
○4有意行为增多
○5个性初步形成
教育要领:1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2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懂得更多的事理3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4提供运动机会,让儿童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5做好幼小
衔接准备
2
.
六.儿童身心发展的总体趋势(看)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七. 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生活(材料分析题)
1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生活
2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生活
(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
3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生活
4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生活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八.听力的保护和培养材料分析题
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噪声污染,通过绿化与美化净化环境也以通过轻松的音乐来发展幼儿听觉,通过学习语言训练幼儿的听力辨别力。
九.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活动中的运用材料分析题
1.知觉特性与幼儿的活动
○1知觉的选择性与幼儿活动
○2知觉的整体性与幼儿的活动
○3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的活动
. 3
○4知觉的恒常性与幼儿的活动
十.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
○3引导幼儿观察概括
○4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5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
十一.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简答题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2记忆具有明显的直觉形象性,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效果
○3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
○4幼儿记忆逐年迅速发展,但并非每年等速发展
○5记忆的精确性较差
十二.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祥看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要提高幼儿的记忆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经常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对记忆结果给以正确评价,激发幼儿有意识记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理解识记材料,提高幼儿意义识记的水平和认识能力,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记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复习,以增强记忆;科学安排识记材料,排除学习材料的干扰,排除疲劳的干扰。
4
.
. 十三.幼儿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十四.幼儿想象的发展(背)
1.想象在儿童1~2岁开始萌芽,
○1幼儿的想象有两个特征:形象性·新颖性;
○2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
○3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2.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容易将想象和现实混淆。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开展多种艺术活动,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来保证幼儿自由创造。
十五.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工具,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性性和多变性。
儿童如果没有言语活动的机会,也就不能掌握语言。
十六.幼儿的言语特点:(背)
○1自我中心言语
. 5
○2社会化言语:是幼儿在与周围人群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十六.幼儿的思维和幼儿的活动材料分析题
1幼儿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
(4小点祥看)
○1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和活动材料。
○2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
○3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想象可爱的玩具·教具。
○4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2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教师要通过活动,使用具体的·直观的教具,激发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3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策略
○1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和探索
○2通过活动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包括概括能力训练·分类能力训练·推理能力训练三个方面。
十七.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策略材料分析题
○1倾听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以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倾听的乐趣,培养倾听的能力
○2(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
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丰富幼儿知识和经验,使幼儿善于表达。
6
.
十八. 幼儿的个别差异分析题
○1幼儿性格差异:性格的好坏作为一种动力因素会影响幼儿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2幼儿学习类型的差异:学习类型具有独特性·稳定性。
十九.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遗传决定机体生长的可能性。
同卵双生子为研究遗传因素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最好的天然素材。
○2环境因素:儿童早期,尤其是妊娠的后3个月至出生后6个月的营养对智力发育有决定性的影响,出生后严重的营养不良可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
二十.幼儿情绪的发展:分析题
○1情绪的社会化: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的动因。
3~4岁幼儿仍然相互身体接触。
5~6岁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更加明显。
○2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3情感表达的社会化: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易变化。
这种情绪不稳定与两个因素有关:情境性·易感性。
○4情绪控制与掩饰的成分增加。
21.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背○1○2○3○4)
○1情绪的易冲动性○2情绪的不稳定性
. 7
○3情绪的外露性○4高级情感的发展
22.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游戏策略背
○1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
○2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
○3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
○4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
○5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
23.意志的基本特征背
1明确的目的性
2克服困难
3自觉调节行动
24.意志的品质背
○1独立性○2坚持性○3果断性○4自制性
25.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发展的策略背○1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锻炼意志行为的环境
○2巧妙运用培养幼儿意志品质的方法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4抑制幼儿部合理的要求,培养幼儿的自制性
8
.
26.巧妙运用培养幼儿意志品质的方法祥看
○1制定目标法: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期和较长时期的目标,使之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幼儿心中有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区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
○2独立活动法:尽可能让孩子独立活动,幼儿在独立活动时,要克服外部困难和心理障碍,并在克服困难与障碍中使意志得到锻炼。
○3激励表扬法:实践证明,灵活巧妙地夸奖幼儿是刺激偶尔奋发进取,坚持完成任务的有效方法,不但能促进幼儿完成任务,还能使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身心愉快。
○4设置障碍法: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其创造提高客服困难本领的条件。
27.个性倾向有两个基本特征:积极性和选择性。
背
28.幼儿的性格特征:背
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
29.幼儿一般能力发展的特点背
○1操作能力发展最早,语言能力发展迅速
○2模仿能力发展迅速,认知能力全面发展
○3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4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 9
30.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的策略背
1教师应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2敏锐的捕捉幼儿发出的信息,并能做出积极的反馈·支持和引导3不断探索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31.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简答题背
○1注意力集中困难○2精力过剩
○3行为冲动○4情绪不稳定○5学习困难
○6不良行为倾向○7协调动作缺陷
模块二学前教育原理分析题·简答题
一.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看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显示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材料分析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她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0
.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三.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背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对幼儿是一种摧残。
幼教专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此时幼儿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备,幼儿认知力、理解力、黑没有达到小学生的水平,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背简答题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五.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简答题或论述题
1保教结合的原则,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2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教育的活动性是幼儿发展的基
础和源泉。
. 11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六.幼儿园教育的一般原则简答题背重点1234论述题都背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关系尊重幼儿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2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应是整体的发展,教育必须促进儿童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全面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3 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要保证每个儿童在学校里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师必须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儿童。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七.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简答题重要背
1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
2学前教育保教结合
3学前教育的启蒙性
4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岁以下儿童属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12
.
公民,他们打扰亦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