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扫
描版)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B卷)答案
1. A
2. D
3. D
4. C
5. B
6. A
7.(1)(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

”(“说者”“骤”“且”“诣”各1分,大意通1分)
(2)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

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

(“寝”、“衔”、“构”各1分,“卒为所构”被动句式1分,大意通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

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

德宗末年,人有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

”推荐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

”韦贯之维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

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

他上书举荐小弟韦纁代替自己任监察御史,当时议论这不是徇私枉法。

于是转任右补阙,而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的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坚持说不可以,不久降职为左拾遗。

他再次上奏说:“拾遗、补阙虽然品级不同,但都是谏官。

父亲任宰相,儿子任谏官,如果政事有失,做儿子的不可能去议论父亲。

”于是杜从郁改任秘书丞。

新罗人金忠义因为投机取巧进用,官做到少府监,他的儿子以门荫当上了两馆的生徒。

韦贯之扣住他的册籍不下发,并说:“工商之家出身的子弟,不应当做官。

”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而韦贯之更是坚持己见。

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

当时讨伐吴元济,韦贯之请求先放下镇州,集中力量对付淮西,并且说:“陛下难道不知道建中年间的事情吗?开始是蔡州急呼,而魏州响应,齐、赵一同起来,德宗征发天下兵马讨伐他们,财物用完而人力费尽,所以朱泚乘机作乱。

这不是别的原因,是要迅速扑灭叛乱。

如今陛下难道不能稍稍忍一下,等蔡州平定之后再讨伐镇州吗?”当时皇帝已经讨伐镇州了,没有听从韦贯之的建议。

最终的结果是,蔡州平定之后,镇州才屈服。

开始,讨伐蔡州,让宣武韩弘做都统,皇帝又下诏叫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并兵力而进军。

韦贯之以为诸将从四面讨伐叛贼,各自会迅速进攻,如今如果设置都统督战,又令二个节帅连营,那么他们会慎重行事,保存各自威力,攻克的日期就难以估计了。

皇帝还是没有听从。

后来用了四年时间才攻克蔡州。

一切都如韦贯之所预料的。

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

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

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于是这件事就停了下来。

张宿因此对他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张宿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

不到十天,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

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

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拜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还未赴任,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8. ①拟人,词人用“闹”赋予春光以人的性情,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生机活力;②比喻,用葡萄的紫绿比喻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春水的碧绿、动人;③动静结合,春风、春光、春水、春草为静,子规啼叫是动,动静结合,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④“视听结合”春风、春光、春水、春草为视觉,子规啼叫是听觉,视听结合,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5分)
9.喜悦—忧愁。

上阕描绘春日冶游图景,女主人陶醉于热闹的春光,写出了她的内心喜悦;下阕女主人,因听到子规的啼叫,联想到自身,于是难以入眠、借酒浇愁,写出了她内心的忧愁。

(6分)
10.(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6分)
11.(1)BE(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D给1分,选A、C不给分。

A项“无情”不对,阿太这样做是减轻鸡的痛苦;C项说老太太“恐惧和软弱”不妥,阿太的哭流露出老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率真的一面;D项不全面,“阿太临终前的叮嘱”表达了对“我”的不舍和牵挂,希望“我”不要悲痛,对生死有豁然态度。

)(2)①牛:处事果断。

冷静面对“外婆”的突然离世,将悲伤深埋于心。

②狠:倔强硬朗。

菜刀切断手指时只是“哎呀”一声;看似无情却用心良苦地让舅公学游泳;从屋顶摔伤,第二周就坚持落地走路。

③真:朴实率真。

受伤后要“我”经常去看她;临终前给“我”洒脱而又深情地留言。

(3)①通过细腻的神态描写,表现了阿太的隐忍性格和对待生死的平静、超脱态度。

②在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或肖像描写中,揭示了阿太的坚强性格对“我”面对生活挫折时的积极影响。

(4)答案示例:人活着并非养尊处优、行尸走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的过程,要付出千辛万苦乃至身心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小说中的阿太虽已耄耋之年,却并不屈服于生活,她坚强地面对亲人的离世和自己的老去,“舅公”和“我”也在她的言传身教中,变得更加强大。

古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不向残疾的肉体低头,笔耕不辍,终成著名作家;全身瘫痪的霍金仍致力于宇宙论和黑洞的研究;华人首富李嘉诚虽然富可敌国,依然坚持睡前看书,每周一到周六准时上班……“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既阐释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又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观点正确2分;联系文本4分;联系实际或阅读积累,说理较充分2分)
12.(1)CD(选C项给3分,选D项给2分,选E项给1分,选A、B不给分。

A项“相去甚远”不合文意;B项“年少轻狂”错,“书于横幅长条并署名张贴”于文无据;E项“大刀阔斧推进教育改革,彻底摒弃旧的观念”有些夸大其词。


(2)①代表作《婉容词》取材于生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青年男女之间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②20世纪初,吴芳吉的诗歌根系百姓,深入底层,成了反映民生疾苦的号角和武器;③诗歌《巴人歌》颂扬了19路军的抗日气概,成为唤起民众抗战的动员令;
④在诗歌创作观念上,吴芳吉主张要有时代感和现实感,要有鲜明的现实主义。

(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
(3)①突出了传主的诗人身份特点;②是人物不同历史时期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的形象概括;③多次引用传主的诗句,使得传记在表达方式上富有变化,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思考。

④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4)①是中国诗词改革的先驱,在诗歌创作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②为人公道正派,敢于同无理辱责中国学生的行为抗争;③心系民生疾苦,用自己的诗歌反映军阀的暴行、战乱的苦痛、百姓的困顿;④富有爱国热情,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不仅创作颂扬抗战的诗作《巴人歌》,还鼓舞师生,走上街头,游行抗议;⑤重视教育,为旧中国的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法略。

(概括分析答对3点即可给最高分6分,看法2分)
13. A
14.A
15.A
16.【解题思路】材料是围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开发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展开的。

第一空,由后面“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可知此处应该填“只注重经济的增长”等相关内容。

第二空,强调的是盲目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的后果,可填“势必破坏自然环境”等相关内容。

第三空,应该以结论的形式,明确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主题,可填“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①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增长②势必破坏自然环境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一:搀扶奶奶有风范车内司机忙称赞/司机礼让也可赞
示例二:司机举手表敬意老少二人笑眯眯
(4分,完整描述画面内容2分,形式整齐2分,不要求对偶和押韵。


寓意:赞扬了文明礼让、助人为乐的好风气。

(2分,文明礼让1分,助人为乐1分,答“尊敬老人”也可给分。


18、【立意探索】材料表述了卷柏的奇特之处,以及植物学家所做的实验:当卷柏感觉到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就会把根拔出来走掉,当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再迅速地把根扎下去,暂时安居下来。

从中可以得出立意:不受羁绊,自由地追求。

卷柏被挡住后,打定心思不走,根扎得更深,长得更好。

由此可以得出立意:安定内心、把心摆正,才能更好地成长。

还可以立意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更能激发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