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探索和对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患者要求更高。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化,病人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把病治好,同时还要享受优美的休养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有时还会有超客观的过高的期望。这些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护士一时难以适应。
1.5严格的质量管理逼使护理工作需完美无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强调了人生物的、社会的、心理的各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一标准落实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却是无比琐碎和具体的,护理人员需要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为了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各医院加大管理力度,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因此,各项管理制度更是越来越严格精细,基础护理、特别护理、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出院随访及必须有相应的各种文字记录,使护士一进科室就进入紧张应激状态。
1.3工作强度造成疲劳紧张。椐报道,繁忙的工作压力及时间分配问题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原因。张镇静等报道,在江苏某三甲医院448名在岗护理人员90.3%护士下班后四肢乏力,62.3%护士不能很好地面对压力,这主要与长期超负荷工作有很大关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包蓓蕾调査84例名本科护士,喜欢护理专业者只占11.90%,对现工作满意只占9.52%,比较满意占32.14%,两项合计只有41.66%,有83人(98.81%)认为在工作中最大的精神缺乏是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1护理队伍产生不稳定的原因
1.1传统上长期存在“医尊护卑”“医主护次”的陈腐观念及其工作大部被动化(靠医嘱执行),对护士身心造轻护现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好些医院偏重“笔能生钱”,一动百动的医生,同级医护奖金差距相差达到20-50%以上,其它待遇也向医生倾斜,分配不公问题难免使护士心理造成失衡。护士的进修学习深造也较难。
适度的压力对于护理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的作用,可以使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头脑冷静,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而过重的压力如不及时疏导和调整则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工作消极懈怠,牢骚怨气满腹,不思上进,与同行协作差,人际关系淡薄,寻找机会跳槽或转行,造成年年培养新护士,年年护士紧缺的恶性循环。
2护士队伍稳定措施
护士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探索和对策
摘要】护士队伍是一支非常重要的专业群体。根据卫生部公布资料,2010年底全国有204.8万名注册护士。然而,在市场经济竞争逐步加剧,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一些护理人员却频频跳槽或转行,使不少医院常常护士缺乏,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高,降低了工作效率,阻碍了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就当前护士队伍不稳定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从内因上切实解决护士心理问题为主,外因上以领导和社会重视,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为主,解决她们“瞻前顾后”的问题,才能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使卫生改革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1.8由于医疗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多数医院都先后走上停、转、兼、并或承包路线,并采取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人事改革制度,合同制护士逐年增加,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如此一来,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饭碗却朝不保夕,生活担子及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1.9家、院更难兼顾。由于市场经济竞争剧烈,配偶工作也更加繁忙,计划生育一孩化的普及,对子女的教育和照顾更加重视,使护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暇更多顾及家庭及孩子,家庭埋怨、不满情绪或自身内疚,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困扰。
【关键词】护土不稳定因素探索对策
“护士”这个一向被人称羡的称谓,在市场经济“金钱第一”的冲击下,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地淡化起来。由于传统的偏见,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家庭生活的琐事和社会对护士劳动价值的缺乏重视,使护士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受到困扰,一些护士频频要求调岗或改行,使很多医院护理人员常常缺乏。此问题的出现,如不及时正确妥善地加以解决,势必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影响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进行。
1.6职业风险意识使护士对职业缺乏安全感。高风险的职业让护士的神经像弦一样时刻绷紧。现阶段国内虽有对于从医者的职业风险保障,但好多方面仍欠完善,而新的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事故的界定、处理提出新的规定,医患举证倒置,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必须由医院自证清白,否则法院将认定医院有过失,就应负起巨额赔偿的责任,而医院要自证清白又无错谈何容易?事故处罚更严更重,有些医院将赔偿费用转嫁医务人员负责30-80%,更有甚者,屡屡出现因医疗纠纷导致医务人员受病人或家属抠打致伤、致残、致死的恶性事件,有的来医院诊治采用录音、录像,以便万一出现差错可作依椐。有的病人、家属对医院、对医师的不满也迁怒于护士上,拿护士作为出气筒。医患关系的恶化使护理人员如履薄冰,人人自危。社会、媒体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差错过分渲染,甚至扩大丑化,推波助澜,把本来互相信任,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为地推向对立面。医闹的出现,甚至医闹的专业化,使医院纠纷不断,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使不少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感,想尽办法转行。
1.7知识更新更快要求更高。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需要具备多方面综合知识的“T”型结构的护理人才,仅有基本专业技术知识的单一型护理人员已不能满足时代所需,现有的知识急待更新和充实,除此,护理人员还需学会英语、电脑、统计学等,以便快节奏、多渠道地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各医院也为了提高护埋人员总体素质,经常进行频繁的考核、考试,医疗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繁忙的工作压力,频繁的考核、考试,压得护士喘不过气,身心耗竭。而一些年龄较大、基础较差的护理人员更加无所适从。
2.1外因措施:政府、社会、领导重视,解决她们“瞻前顾后”问题。
2.1.1护理院校要重视对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高道德,懂专业的新型护理队伍。
2.1.2医院领导从多方面全方位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领导应主动关心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注重护士行为的身心管理;为临床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实行人性化管理,增加人员配备,试行弹性排班来缓解人力资源紧缺、工作量大、变化快等问题。张镇静报道448例护士有72.5%的护士与领导交流有障碍。有关领导要主动与护理人员谈心交流,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给护士提供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有的放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使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变心理压力为动力,对确有家庭、生活困难的护理人员给予及时帮助解决,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1.5严格的质量管理逼使护理工作需完美无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强调了人生物的、社会的、心理的各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一标准落实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却是无比琐碎和具体的,护理人员需要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为了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各医院加大管理力度,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因此,各项管理制度更是越来越严格精细,基础护理、特别护理、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出院随访及必须有相应的各种文字记录,使护士一进科室就进入紧张应激状态。
1.3工作强度造成疲劳紧张。椐报道,繁忙的工作压力及时间分配问题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原因。张镇静等报道,在江苏某三甲医院448名在岗护理人员90.3%护士下班后四肢乏力,62.3%护士不能很好地面对压力,这主要与长期超负荷工作有很大关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包蓓蕾调査84例名本科护士,喜欢护理专业者只占11.90%,对现工作满意只占9.52%,比较满意占32.14%,两项合计只有41.66%,有83人(98.81%)认为在工作中最大的精神缺乏是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1护理队伍产生不稳定的原因
1.1传统上长期存在“医尊护卑”“医主护次”的陈腐观念及其工作大部被动化(靠医嘱执行),对护士身心造轻护现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好些医院偏重“笔能生钱”,一动百动的医生,同级医护奖金差距相差达到20-50%以上,其它待遇也向医生倾斜,分配不公问题难免使护士心理造成失衡。护士的进修学习深造也较难。
适度的压力对于护理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的作用,可以使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头脑冷静,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而过重的压力如不及时疏导和调整则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工作消极懈怠,牢骚怨气满腹,不思上进,与同行协作差,人际关系淡薄,寻找机会跳槽或转行,造成年年培养新护士,年年护士紧缺的恶性循环。
2护士队伍稳定措施
护士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探索和对策
摘要】护士队伍是一支非常重要的专业群体。根据卫生部公布资料,2010年底全国有204.8万名注册护士。然而,在市场经济竞争逐步加剧,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一些护理人员却频频跳槽或转行,使不少医院常常护士缺乏,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高,降低了工作效率,阻碍了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就当前护士队伍不稳定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从内因上切实解决护士心理问题为主,外因上以领导和社会重视,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为主,解决她们“瞻前顾后”的问题,才能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使卫生改革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1.8由于医疗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多数医院都先后走上停、转、兼、并或承包路线,并采取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人事改革制度,合同制护士逐年增加,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如此一来,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饭碗却朝不保夕,生活担子及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1.9家、院更难兼顾。由于市场经济竞争剧烈,配偶工作也更加繁忙,计划生育一孩化的普及,对子女的教育和照顾更加重视,使护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暇更多顾及家庭及孩子,家庭埋怨、不满情绪或自身内疚,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困扰。
【关键词】护土不稳定因素探索对策
“护士”这个一向被人称羡的称谓,在市场经济“金钱第一”的冲击下,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地淡化起来。由于传统的偏见,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家庭生活的琐事和社会对护士劳动价值的缺乏重视,使护士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受到困扰,一些护士频频要求调岗或改行,使很多医院护理人员常常缺乏。此问题的出现,如不及时正确妥善地加以解决,势必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影响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进行。
1.6职业风险意识使护士对职业缺乏安全感。高风险的职业让护士的神经像弦一样时刻绷紧。现阶段国内虽有对于从医者的职业风险保障,但好多方面仍欠完善,而新的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事故的界定、处理提出新的规定,医患举证倒置,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必须由医院自证清白,否则法院将认定医院有过失,就应负起巨额赔偿的责任,而医院要自证清白又无错谈何容易?事故处罚更严更重,有些医院将赔偿费用转嫁医务人员负责30-80%,更有甚者,屡屡出现因医疗纠纷导致医务人员受病人或家属抠打致伤、致残、致死的恶性事件,有的来医院诊治采用录音、录像,以便万一出现差错可作依椐。有的病人、家属对医院、对医师的不满也迁怒于护士上,拿护士作为出气筒。医患关系的恶化使护理人员如履薄冰,人人自危。社会、媒体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差错过分渲染,甚至扩大丑化,推波助澜,把本来互相信任,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为地推向对立面。医闹的出现,甚至医闹的专业化,使医院纠纷不断,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使不少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感,想尽办法转行。
1.7知识更新更快要求更高。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需要具备多方面综合知识的“T”型结构的护理人才,仅有基本专业技术知识的单一型护理人员已不能满足时代所需,现有的知识急待更新和充实,除此,护理人员还需学会英语、电脑、统计学等,以便快节奏、多渠道地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各医院也为了提高护埋人员总体素质,经常进行频繁的考核、考试,医疗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繁忙的工作压力,频繁的考核、考试,压得护士喘不过气,身心耗竭。而一些年龄较大、基础较差的护理人员更加无所适从。
2.1外因措施:政府、社会、领导重视,解决她们“瞻前顾后”问题。
2.1.1护理院校要重视对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高道德,懂专业的新型护理队伍。
2.1.2医院领导从多方面全方位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领导应主动关心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注重护士行为的身心管理;为临床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实行人性化管理,增加人员配备,试行弹性排班来缓解人力资源紧缺、工作量大、变化快等问题。张镇静报道448例护士有72.5%的护士与领导交流有障碍。有关领导要主动与护理人员谈心交流,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给护士提供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有的放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使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变心理压力为动力,对确有家庭、生活困难的护理人员给予及时帮助解决,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