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1+1”教学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与培训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9期188㊀㊀
基金项目:江苏海洋大学教改研究项目(K T J G 2018-25
).作者简介:陈国华(1964-)
,男,江西鄱阳人,教授,研究方向:运营管理与质量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1+1
”教学模式研究陈国华㊀江惠民
(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㊀要: 1+1 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协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㊁物流管理㊁工业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涉及面较广对实践环
节要求高.通过«生产与运作管理» 理论教学+实践观摩 的 1+1
教学方式,以探索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模式.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教学;实践观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29.098㊀㊀ 1+1
教学模式,即 理论教学+实践观摩 教学方式,把课堂理论讲授与企业实践观摩结合起来进行
课程教学.一方面 1+1
教学模式沿用了理论教学的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与阐述;另一方面又吸纳了企业实践观摩注重实践能力与过程的优点,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理论教学不仅具有众所
周知的 引导性 先导性 功能,还具有 后生性 合规
律 的功能,能够利用课程理论教学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学的内容上反映出培养基础扎实㊁知识面宽㊁能力强㊁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对学生素质与基础知识培养.然而,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仅停留在理论教学,是很难解决学生感性认识的问题,制约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无形之中要求加速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
学方式改革. 1+1
教学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改的一个切入点,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方法与学风的改进,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㊀ 1+1
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明了基础理论在企业实践是如何反映出来,指导企业管理过程.把现场观摩教学融入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教学+实践观摩 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可以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基础理论和知识面的教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㊁能力㊁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㊁实践能力㊁创新精神的人才.从上述教育目标出发,可以看到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目标的需要,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㊁重理论推理轻创新演练㊁重知识轻能力.在学习内容与方法上注重课本知识,轻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形势下,寓实践于理论教学过程中,既是课程知识传播等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需要.通过实践观摩或考察教学,客观㊁准确地运用基础理论于企业实践过程,分析企业现实问题,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观摩教学不
仅仅是单纯的 参观 或者 观摩 ,更应该是在企业实
践中探寻理论的落脚点,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理念,结合课程具体教学的
实际,笔者认为«生产与运作管理» 1+1 教学模式,对于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㊀«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目前,经管类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单纯的理论讲授,即使部分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之外设置了一些课程实验或者课程设计,但往往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㊁分开考核,如此,必然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不同步㊁不协同.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仅仅在教室中的理论教学是难以让学生理解企业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但基于目
前实际以及学校所能提供的教学条件,«生产与运作管
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与教辅材料,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实践感性认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如此学习过程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学生调查反映,学生普遍认为该门课程应该结合企业实践过程.虽然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有一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但由于课程设计所涉及的设计条件与设施难以满足课程设计要求,往往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只能选择设计任务书当中某一个设计内容,即使这样,在设计过程中也难以真正结合企业实际来开展,而是 模拟实际 来设计,导致设计纸上谈兵㊁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标.
3㊀«生产与运作管理» 1+1
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目前,«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主要
有:首先,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内容仍然生产运作系统概述㊁生产运作系统设计㊁生产运作系统运行以及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和改进四个大的方面,一些内容与其它相关课程相比较枯燥,因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其次,课堂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
压力相对较大.目前,«生产与运作管理»总学时48学时(课改前为72学时)
,相对课改前单位学时教内容加大.同时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内容相对管理专业其它课程来说比较难学,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畏难情绪.基于上述情况,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观摩或考察结合起来,形成 1+1 教学模式,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3.1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1+1
教学内容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1+1 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学;另一部分是实践观摩或者实践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29期
189
㊀参与过程.3.1.1㊀理论教学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堂教学主要围绕生产运作活动计划㊁组织和控制而开展,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㊁生产运作系统运行㊁生产运作系统维护与改进.为配合实践观摩教学,理论教学分为生产运作系统设计㊁生产运作运行与生产运作维护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理论教学结束后开展一次实践观摩教学.3.1.2㊀实践观摩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性质表现为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课程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方法,又要提升学生感性认知,培养实践能力.运用现场观摩与考察,学生可以实地观摩企业生产运作过程,开展实地调查,收集企业生产运作资料与数据,培养学生运用课堂学习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㊁解决企业生产运作问题的能力.实践观摩具体要求如下:
(1)制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1+1 教学方案.(2
)实践观摩或考察应做到理论知识点与实际观摩点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3)实践观摩或考察过程或观摩点应便于现场教学,有利于学生收集数据资料.
实践观摩内容必须依据«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目的与大纲,现场观摩选点应面向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实践观摩或实践参与的内容主要包括:
(1)企业选址,环境分析,选址依据,可行性论证.(2)生产或服务现场优化设计.(3)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的编制.(4)E R P 的实施与运用.(5)网络计划的编制与优化.(6)物流系统改进.(7)设备维护与合理使用.(8
)生产流程的优化设计.3.2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1+1
教学模式实施新时代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人才培养发展的要求,顺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探求«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新方式,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㊁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熟练技能人才的需要.3.2.1㊀教学准备
首先,分组与组织管理.为了有效开展现场观摩教学㊁保证观摩过程中学生安全,构建教师㊁班长㊁组长㊁组员的梯队管理组织,每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0人.其次,申请与联系企业.提出企业外出观摩与考察申请,并联系符合现场观摩教学要求的企业.再次,协议与资料准备.签订观摩与考察协议,依据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教师㊁学生与学校签订外出观摩与考察同意书以及安全责任书,同时在观摩与考察前收集现场观摩教学所需要资料.3.2.2㊀教学过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1+1 教学过程包括以下七个方面:课堂理论讲授㊁布置实践观摩与考察内容㊁提前预习㊁现场教学㊁分组指导㊁小组汇报㊁阶段总结.
(1
)理论授课.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设计㊁运行和维护进行课堂教学.
(2
)布置实践观摩或考察内容.把课程总学时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设计㊁运行和维护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留出三个学时作为实践观摩教学或考察,一
般安排在理论教学中间,即安排在三部分当中每一部
分结束后开展现场观摩教学或考察.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在一起,丰富课程的实操性.
(3)提前预习.在现场观摩教学之前,布置预习内容,进行课程内容预习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了解现场观摩与考察企业的基本情况.
(4)现场教学.教师进行总体介绍与讲解所要观摩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生产运作系统设计㊁运行与维护改进.
(5
)分组指导.带队教师或指导教师及时掌握现场观摩与考察状态,现场回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在现场观摩教学中思考问题㊁分析与解决问题.
(6
)小组汇报.学生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后,应对课堂学习与现场观摩或考察结果进行汇报,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小组每个成员完成一份书面汇报.汇报内容应该体现学生对理论学习认知与现场观摩或考察的感受,从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等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与探讨.
(7
)阶段总结.在开展现场观摩与考察后,需要进行阶段总结,为下一阶段的观摩或考察提供改进完善建议.3.2.3㊀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只有通过课程评价才能突显出来.对学生来说,一方面教学评价主要是学习态度㊁出勤作业㊁小组活动㊁团队意识等;二是小组汇报完成情况.对任课教师来说,一是课堂教学完成情况;二是现场观摩或考察教学情况.
4㊀结语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应用性㊁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㊁以实践运用为手段的培养方式,实现应用型和能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生产
与运作管理»课程 1+1
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又能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生产与运作管
理»课程 1+1
教学模式探索,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组织由教师转向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过程.«生产与运作管理»
课程 1+1
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更注重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1+1 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符合21世纪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道路仍漫长,阻力与困难并存,任务还很艰巨.不仅需要广大高校教学一线教师的努力探索,教学管理及教辅人员也要积极配合与协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达到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华.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M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刘越.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J ].中外企业家,2019
(06):185.[3
]范喜凤,张雷.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 ].大学教育,2019,(07):11G13.[4
]陈国华.基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02):135G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