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章末质量检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质量检测(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质量数为34,则原子核里的中子数为() A.32B.20
C.16 D.18
解析:选D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4-16=18。
2.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4822Ti和5022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4822Ti和5022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4822Ti和5022Ti质子数相同
C.4822Ti和5022Ti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同位素
D.4822Ti和5022Ti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选B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Z X中的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所以4822Ti和5022Ti原子中中子数分别为26、28,故A错误;同位素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4822 Ti和5022Ti质子数都为22,故B正确;4822Ti和5022Ti质量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
3.在下列选项所表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 B.
C. D.
解析:选B C、D项为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金属阳离子Na+、Al3+,不易得电子。
A项,表示的是碳原子,B项,表示的是氟原子,氟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电子,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氧化性最强。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2周期
C.ⅡA族的右边是ⅢB族,ⅢA族的左边是ⅡB族
D.某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RO m,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
学式一定为H2m-n R或RH2m-n
解析:选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B、C三项均正确。
D项中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求出最低化合价后可写出氢化物的化学式,D项错误。
5.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
解析:选C P、S、Cl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①位于第2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解析:选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①、②、③为第2周期的N、O、F,④、⑤为第3周期的S、Cl。
元素①位于第2周期第ⅤA族,A项错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B错误;F无正价,D错误。
7.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所示。
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解析:选C由X、Y、Z、W四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 的3倍可推出:X是硅,Y是氮,Z是氧,W是氯。
A项,原子半径:X>Y>Z。
B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项,O、Cl分别与Mg形成MgO、MgCl2。
D项,非金属
性:W(Cl)>Y(N),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
8.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20;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原子半径X<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解析:选A 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原子序数≤20,说明X、Y为同一主族的元素,又X的原子半径小于Y,说明在周期表中X位于Y的上方。
A项,若X(OH)n 为强碱,则X为金属元素,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Y也为金属元素,且Y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要强于X元素原子,Y(OH)n应该比X(OH)n的碱性更强;B项,若当H n XO m 为HNO3时,氮元素的氢化物NH3溶于水显碱性;C项,若X为氧时,Y元素为硫,形成的单质是S;D项,若Y元素为氯,则X为氟,氯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但氟元素无正价。
9.W、X、Y、Z 4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位于ⅦA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W、Y可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B.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X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解析:选C W、X、Y、Z为短周期元素,所以W、Y为第2周期,X、Z为第3周期,Z为Cl,Y为O,X为P,W为C。
A项,C与O元素可形成CO和CO2两种化合物;B项,Cl-的核外电子数为18与Ar相同;C项,W的氢化物CH4常温下为气态,而Y的氢化物H2O常温下为液态,沸点H2O>CH4;D项,Y在X右上角,非金属性Y>X。
10.质子数≤18的A和M两种元素,已知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不一定为5
B.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一定为7
C.A和M原子的电子数之差一定为11
D.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5
解析:选B A2-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A必然是Ⅵ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M+带1个单位正电荷,M必然是Ⅰ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A项错误,B项正确;假如A为氧元素,则M为锂元素,二者原子序数(即电子总数)之差为5;假设A为硫元素,则M为钠元素,二者原子序数之差为5;即二者原子序数(即电子总数)之差一定为5,C、D 项错误。
11.X、Y和Z为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X2YZ4B.XYZ3
C.X3YZ4D.X4Y2Z7
解析:选A由题意知,在短周期元素中,X可以是H、Li、Na三种元素中的一种;Y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Y是P;Z的L层有6个电子,Z是O。
分析各化合物化学
式,计算Y的化合价,其化合价分别为+6、+5、+5、+5,而磷元素无+6价,故A项不可能。
12.(全国乙卷)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溶液的pH为2, 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解析:选C 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为Cl元素。
Cl2(n)与二元化合物p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r和s,0.01 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为CH4,r为HCl,s为CH3Cl、CH2Cl2、CHCl3和CCl4的混合物。
二元化合物m与n反应生成q和r,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其中n为Cl2,r为HCl,从而推知m为H2O,q为HClO。
结合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及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推知,W、X、Y、Z元素分别为H、C、O、Cl。
A项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H<O<C;B项由ClO2、CCl4可以得出元素的非金属性:O>Cl,Cl>C,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O>Cl>C;C项Y(O)的氢化物有H2O、H2O2,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D项X(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CO3,是一种二元弱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3.(14分)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解析:(1)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W为Na、X为Al,其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2)由W2Y的化学式,可确定Y为S,其化学式为Na2S。
(3)SO2和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4)非金属性Cl>S,氢化物稳定性HCl>H2S。
答案:(1)Al(OH)3+OH-===[Al(OH)4]-
(2)Na2S(3)SO2+Cl2+2H2O===H2SO4+2HCl
(4)HCl H2S
14.(14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
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 mol 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画出C原子、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3)C、E、A的简单离子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
(4)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加过量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C原子序数为x,则4x-8=56,x=16,则C为S、A为O、B为P、D 为氯元素、E为+3价金属且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E为Al元素。
(3)S与O同主族且原子序数S>O故S2->O2-;O2-与Al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原子序数Al>O故O2->Al3+,其半径:S2->O2->Al3+。
由于非金属性P<S<Cl,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O4<HClO4。
(4)AlCl3与过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H)4]-。
答案:(1)氧氯铝(2)
(3)S2-O2-Al3+HClO4>H2SO4>H3PO4
(4)Al3++4OH-===[Al(OH)4]-
15.(12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是该题的突破口,可用罗
列法进行推断:
成的化合物为S a N b,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通过代入法,可知a为4时符合题意,此时解得b为4,即S a N b为S4N4。
答案:(1)3ⅤA(2)NH3(3)N2O5(4)S4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