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筝的基础知识.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古筝的基础知识.doc
弹筝的姿势:
弹筝者本身要平稳,肩膀以下各部位放松;筝与弹筝者距离约二个拳头远;弹筝者的心口正对古筝第1——3雁柱处。

运指的原则:
放松:身心放松,才能使手指自然运力。

均匀:各指力道要均匀,如摇指、捻指、轮指、琶音等。

稳定:触弦与手部移动必须平稳。

所以手与弦的距离要适中。

灵活:手指是否灵活则表现在琶音上,左手的和弦以及正反琶音的熟练都是很重要的。

学习的要领:
(1)指法的学习必须从练习曲的反复操练,才能学得扎实。

(2)学习指法除了练习曲的操练外,必须应用在曲子中才算学习完成。

(3)弹筝时最忌手腕僵硬。

必须把重量放在指尖,指头自然弯曲保持弯度,手肘放自然。

(4)如何弹好一首曲子?首先必须熟练曲中的乐句与指法;再由欣赏名师的演奏来提升技法与改进缺点;最后进而去体会曲子的情境,以自己的感觉诠释曲子,才能弹出好的演奏来。

(5)当弹筝时能达到浑然忘我,忘记自己在弹筝,只觉得自己在筝的旋律中游走,这才算是真正体会到弹筝的乐趣。

右手技法
传统演奏方法要求右手拨弦的手形是"名指扎桩四指悬",扎桩即无名指固扎在前岳山内外,跟着四指的拨弦而移动。

有人比做倒垂的花朵,也有人比做鸡爪形。

在演奏中一般大指与中指保持五个弦距的宽度,手掌的位置应以保持大指与中指拨弦重心的平衡,掌心在从大指弦距数起的第二、第三弦距之间,手不要过于垂直,以略偏向右侧为宜。

扎桩起着支撑的协助其他四指拨弦的作用。

某些"四指悬"的拨弦指法中仍需用无名指的扎桩,以跟弦支撑用力。

尤其大指的连续快速拨弦必用无名指的扎桩来支撑,才能用上劲。

扎桩也不限于在前岳外进行,根据拨弦音色的需要而常常在前岳山内的弦上跟弦扎桩。

随着筝演奏技巧的发展,已很少使用扎桩了。

右手拨弹筝弦,以大指、食指和中指为主,无名指次之,极少用小指。

在重视手指的全面训练中,要特别重视大指的拨弦训练。

在筝曲,主旋律的拨奏主要靠大指来负担。

大指拨弦用大关节。

大关节指的是大指与手掌的根部边接的关节。

大指用大关节拨弦容易保持斜下方的触弦角度。

这种角度,发音结实、音色较好。

另外,应注意保持大指与筝弦过于垂直并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的位置。

食指拨弦用小关节。

指的是食指略有弯曲的第一、第二关节,以第二关节的弯曲为主。

触弦时,应避免向上扣弦的拨弦方法,并尽量使大中二指触弦的音色接过。

中指拨弦用大关节,指的是中指与掌心连接的关节。

中指向里拨弦角度与大指大致相同,即斜下方的拨弦。

中指与筝弦保持约45度的角度,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

无名指有时在岳山内扎桩,有时拨弹筝弦。

拨弦时,一般用小关节,不触弦时,自然放松略有抬起,注意不要碰弦。

小指在演奏中保持自然放松、略微抬起的状态。

在某些长琶音中,有时用小指配合拨弦。

从低音至高音的拨弦,要有一个斜线概念。

右手拨弦的位置,在高音区距前岳山为3。

5公分。

在低音区约7。

5公分,从最低音弦的拨弦点至最高音的拨弦点划一条直线(实际是弧线),这条斜线就是右手拨弦的基本位置。

由于乐曲中音色对比的需要也常变换拨弦点的位置,有时拨弦点在弦的三分之一处或接近前岳山的地方。

筝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

学习时应努力通过科学方法掌握这些技巧。

合理的触弦角度是发出良好音色的必要条件;松弛而富有恰当爆发力的拨弦是学习各种技巧表现的基本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