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在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阴道”在哪里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有一句话: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里的山阴道是普通名词还是专用名词?如果是专用名词,那么山阴道在哪里?
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一句是有出典的,出自《世说新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王子敬即书法家王献之.山阴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山阴是县,因在会稽山之阴(北)而得名,秦设置,至隋改名会稽.据《会稽郡记》记载:会稽境特多名山水.王子敬见之曰: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王献之是说在山阴的路上走,山水相映,美不胜收,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季羡林拿来活用,形容德国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都种着花,美不胜收.我国现代作家徐蔚南有一篇《山阴道上》,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名作,可以参阅.
山阴道上
一条修长的石路,右面尽是田亩,左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隔河是个村庄,村庄的背后是一联青翠的山冈.这条石路,原来就是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山阴道.诚然,青的山,绿的水,花花世界.我们在路上行时,望了东又要望西,苦了一双眼睛.道上行人很少,有时除了农夫自城中归来,简直没有别的人影了.我们正爱那清冷,一月里总来这道上散步二三次.道上有个路亭,我们每次走到路亭里,必定坐下来休息一会.路亭的左右墙上,常有人写上许多粗俗不通的文句,令人看了发笑.我们穿过路亭,再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桥边,就坐在桥栏上瞭望四周的野景.
桥下的河水,清洁可鉴.它那喃喃的流动声,似在低诉那宇宙的永久秘密.
下午,一片斜晖,映照河面,有如将河水镀了一层黄金.一群白鸭聚成三角形,最魁梧的一头做向导,最后的是一排瘦瘠的,在那镀金的水波上向前游去,向前游去.河水被鸭子分成二路,无数软弱的波纹向左右展开,展开,展开,展到河边的小草里,展到河边的石子上,展到河边的泥里
我们在桥栏上这样注视着河水的流动,心中便充满了一种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只有唇上的微笑,轻匀的呼吸,与和善的目光,才能表现得出.我还记得那一天,我和他两人,当时看了这幅天然的妙画,默然相视了一会,似乎我们的心灵已在一起,已互相了解,彼此的友谊,已无须用言语解释,──更何必用言语来解释呢?
远地的山冈,不似早春时候尽被白漫漫的云雾罩着了,巍然站在四围,闪出一种很散漫的青的薄光来.山腰里寥落的松柏也似乎看得清楚了.桥左边山的形式,又自不同,独立在那边,黄色里泛出青绿来.不过山上没有一株树木,似乎太单调了;山麓下却有无数的竹林和丛薮.
离桥头右端三四丈处,也有一座小山,只有三四丈高,山巅纵横四五丈,方方的有如一个露天的戏台,上面铺着短短的碧草.我们每登上这山顶,便如到了自由国土一般,将久被遏制着的游戏本能,尽情发泄出来,我们毫没一点害羞,毫没一点畏惧,尽我们的力量,唱起歌来,做起戏来.我们大笑,我们高叫.啊!多么活泼,多么快乐!几日来胸中郁积的烦闷都消尽了.玩得疲乏了,我们便在地上坐下来,卧下来,观看那青空里的白云.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的如棉花,一卷一卷的如波涛,连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这边:万千状态,无奇不有.这一幅最神秘,最美丽,最复杂的画片,只有睁开我们的心灵的眼睛来,才能看出其间的意义和幽妙.
太阳落山了,它的分外红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也染成血色.在这血色中,它渐渐向山后落下,忽而变成一个红球,浮在山腰里.这时它的光已不耀眼了,山也暗淡了,云也暗淡了,树也暗淡了──这红球原来是太阳的影子.
苍茫暮色里,有几点星火在那边闪动,这是城中电灯放光了,我们不得不匆匆回去.
(《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
自主预习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5)概括本诗的主旨.
乡愁
自主预习2
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
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乡愁是;乡愁是;
乡愁是;乡愁是;
3、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
”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