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和谐的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和谐的启发摘要:从日本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经济破灭后十连年来的滞涨,到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房价与贷款利率的矛盾、金融投机与监管缺失的矛盾,对照我国目前房地产价钱的扭曲、资本市场的不成熟、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中国更应该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吸取体会和教训,安不忘危,熟悉到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和谐进展的必要性,从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效的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和谐;次贷危机
1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与改革
1929-1933年的大危机事后,美国金融体系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伞形监管模式,银行、证券和保险各金融单业别离由不同的机构实施监管。
危机反映出金融监管的越位、缺位、错位并存。
美国财政部把美国现行监管体系缺点归结为三方面。
(1)缺乏统一、和谐、全面和权威的监管机构。
没有任何单一金融监管机构拥有监控市场系统性风险所必备的信息与权威,现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在应付要挟金融市场稳固的重大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和谐机制。
(2)监管重叠。
随着金融混也经营和金融产品的一体化,监管重叠成为金融创新的阻碍,监管机构之间的管辖权之争还可能致使金融效劳和产品向更有竞争力的国外金融市场转移。
(3)功能性监管对证券、银行和保险实施的重复的分类监管,同时缺乏针对金融活动和金融消费者的统一监管和爱惜。
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是严格的,若是美国所有债券金融资产都由美联储来监管,或许风险能够被操纵。
但次级债和金融衍生产品都是由美国证监会监管,作为长期监管股权资产的机构,对债券资产的利害关系熟悉不及美联储,监管不够严格。
2 我国金融监管和谐现状
我国的金融体系也是分业经营分、业治理的模式,与美国相似。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各司其职,这对解决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排除经济泡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金融工具创新不足、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监管中的问题尚未大规模集中暴露。
从这次危机中看到,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对监管机构的整合,事实上是向着混业监管、统一监管的模式进展。
世界上愈来愈多的国家已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实行了某种程度上的综合监管。
综合监管有利于排除监管空白,降低监管重叠,提高监管效率,因此,即便在分业经营的环境下,适当的综合监管和监管和谐也是必需的。
3 建议
3.1 增强我国金融监管和谐
从针对机构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盲区,降低监管本钱,提高监管的效率,增强对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的处置。
我国已经在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的联席会议制度,旨在增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但央行没有参与联席会议,而且截止目前“三会”一起参与的部级联席会议仅召了两次,尚未形成按期召开的标准性会议制度。
次贷危机说明,在金融创新日趋活跃、金融产品日趋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趋普遍。
一个创新产品涉及的金融机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我国“一行三会”之间,增强跨部门的信息沟通、监管和谐极为重要。
3.2 增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固的职能
不管在市场经济国家仍是新兴市场中,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都会使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庞大冲击,因此,保护金融稳固意义重大。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固的职能,可是由于缺乏一些必要手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我国央行独立性不强,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难以和谐。
我国应给予央行真正的权利和独立性,增强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紧密监控,改善信贷抵押制度,有效操纵信贷抵押品价钱欺骗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切实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固。
3.3 增强跨国监管和谐
在跨国监管中,既要注意监管边界问题,避免重复监管;又要增强
国际间监管标准的统一性,避免监管标准不同致使市场中显现监管套利。
经济关系紧密的各国应尽力制定一起的监管标准、一起的监管框架和一起的风险处置方式,通过国际合作,防范一国显现的金融危机扩散到其他的国家。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证券的监管标准正慢慢向国际看齐,我国在外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和货币政策当局不同的情形下,不但注意与外国货币政策的和谐,而且增强与外国金融监管机构信息的沟通,力图使得跨国监管真正行之有效,有利于两国一起经济利益。
3.4 金融监管要不断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监管与创新和谐进展
美国对金融监管的不足,致使金融业过度创新,进展成一个追赶暴利与投机的机构。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既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利润,也会带来新的风险。
关于我国来讲,应增强对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专门是对信誉衍生品等的监管。
另外,银行监管机构不仅要增强国内监管,还要依照金融全世界化、自由化的新情形,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监管机构必需要站在市场的身旁,制定规那么。
规那么的制定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而利率自由化、人民币可兑换等那么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万万不能本末颠倒,轻忽对监管规那么的制定。
4 结论
金融监管并非是全能的。
金融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金融因风险而存在。
不管监管体制何等有效和完善,都不可能完全排除金融业固
有的风险,不可能保证单个银行机构不显现危机,因此,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发生。
次贷危机发生的全然缘故是全世界经济失衡,而危机是失衡到平稳的进程。
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咱们除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和谐应付,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增加;更重要的是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全面熟悉到金融业进展进程中和谐监管的重要性,从而完善我国银行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基于稳固与效率彼此和谐的视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
[2]郭春松.中国银行业监管和谐与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孟艳.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