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我院2015年8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5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中,筛选
出满足实验要求病例共64例,根据实验要求,将全部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样本容量均为32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整脊推拿手法治疗,对
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周期为10天,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
善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
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整脊推拿手法能够从根源上改善胸
椎小关节力平衡失调,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不易复发。
关键词:整脊推拿手法;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
引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数量日渐增多,本病
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疗法引起的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就其发病机制而言,长期
不当的姿势、暴力运动是主要诱因,此外不同原因引起的脊柱退变、椎旁肌群劳
损也易引起关节受力失衡。
整脊推拿手法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历史悠久,疗效
确切,如端坐顶膝法、胸椎按压复位法、仰卧压肘胸椎复位法等。
此外,电针治
疗也能通过疏通督脉气血,达到治疗效果,对比以上两种疗法,探究整脊推拿手
法的治疗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8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5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中筛
选出64例有效病例,将全部参与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样本容
量均为32例,其中实验组即整脊推拿手法治疗组,对照组即电针治疗组,治疗
周期为10天。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6~65周
岁之间,平均年龄(45.86+5.72)周岁,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分布在(42.05+6.83)周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经临床医师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全部患者。
1.2.2 排除标准
(1)影像学检查提示椎体骨折、肋骨骨折及其他部位骨折不宜进行整脊推拿的情形;(2)软组织损伤急性疼痛期;(3)重度骨质疏松或其他存在病理性骨折风险的患者;(4)心脑血管疾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5)患者拒绝配合治疗或经临床医师综合评估不宜进行整脊推拿治疗的其他情况。
1.3 方法
实验组:实验组主要采用胸椎推拿放松手法配合胸椎扳法等整脊手法治疗,具体分为放松手法和整脊手法。
(1)放松手法:包括揉法、拍法、擦法、摩法等,放松胸背部肌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整脊手法:如端坐顶膝法、胸椎按压复位法、仰卧压肘胸椎复位法等,通过对患者脊柱的对抗牵拉,作用于整个胸椎各关节或某一具体的痛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法整复复位。
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在周围软组织、关节连接处施针,通过放松肌肉,调和气血,激活人体自我调节机制,改善症状。
1.4 评价指标
1.4.1 VAS疼痛评分量表
采用VAS简易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表示不疼痛,10表示疼痛程度最重,治疗前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改善情况。
1.4.2 临床疗效评价
根据本病的临床诊疗指南,评价两种不同质量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分为治愈、有效、显效、无效四种。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
组别
例
数
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
3
2
6.08±
2.74
3.05±
0.68
实验组
3
2
5.93±
2.65
1.25±
0.59
注:两组相对比,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如表2所示,对照组有效率为84.4%,实验组有效率为93.8%,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组别
例
数
治愈有效显效无效总有
效率
对照组
3
2
14
(53.1)
8
(25.0)
5
(15.6)
5
(15.6)
27
(84.4)
实验组
3
2
21
(65.6)
7
(21.9)
2
(6.3)
2
(6.3)
30
(93.8)
注:两组相对比,P<0.05。
3 结论
不同于颈椎、腰椎,胸椎小关节结构复杂,关节活动度小,自我调节与整复
的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出现小关节紊乱,胸椎小关节包括关节突关节、肋椎关
节和肋横突关节,关节外存在着大量的肌腱与韧带附着,众多因素限制了胸椎活
动范围。
长期不良姿势及暴力活动极易导致胸椎小关节周围肌腱、韧带损伤或慢
性劳损,引起力平衡失调。
通过电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软组织慢性劳损或力平衡
失调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短期内疗效显著,但在长期跟踪回访过程中发现,超过50%以上的胸椎小关节错位紊乱症患者在接受电针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
整脊推
拿手法通过手法整复能针对性进行小关节复位,从根源上缓解症状,恢复小关节
周围的受力平衡。
通过采用放松手法与整复手法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能够有
效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另
一方面,放松手法与整复手法相辅相成,通过揉法、擦法等放松手法实现深层热
量传递和肌肉放松,缓解软组织痉挛,配合胸椎整复运动,提高小关节复位成功率。
综上所述,胸椎整脊推拿手法动静结合,直达病所,能从根源上解决小关节
紊乱的软组织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治疗舒适度高。
参考文献
[1]董偓.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9):140-142.
[2]陈星宇.反向按压复位手法对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4):175-176.
[3]吴木轩.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1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
杂志,2016,32(08):815-816.
[4]吴木轩. 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1例临床观察[C]/第四次
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论文集.,2014: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