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厂长那些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沉
我当厂长那些事文/韩今
1986年3月,在我35岁生日那天,公司领导开车送我到南京塑料二厂,宣布我担任该厂厂长。

南京塑料二厂是国有中型企业,正在争取上一个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项目,南京市政府为了尽快
争取把这个投资8000万的项目落地南京,将南京
塑料二厂划归到包装公司。

我曾在南京大学经济
系经济管理干部班学习三年,成为当时较早一批
的经济管理干部。

公司派我去担任厂长是为了让南京塑料二厂的领导班子年轻化、知识化。

巧过难关
上任后,我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新班子,新气象,势头还算不错。

没想到第二个月,我就受到当头一棒。

1986年4月5日,《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地膜质量差,急煞种瓜人》的文章,批评了南京塑料二厂发往江浦汤泉农场的一批地膜有质量问题。

文章最后严厉地写道:“这样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怎能叫人满意呢?”
企业的销售顿时面临压力,一些原来就不服我的老职工也在等着看笑话。

我凌晨醒来就睡不着,脑子里想的全是厂里一件件要处理的事。

想起经济管理课程里有如何对待媒体批评的案例,我决定借势发力,积极应对,把坏事变为好事。

我首先在厂领导班子中统一认识,决定以此事为契机,在全厂开展一次“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大讨论。

我让宣传科把《南京日报》的文章抄在大字报上,贴到厂宣传栏和车间的墙上,警示全厂。

同时,我带领经营科和质检科的科长,去了汤泉农场,召开用户座谈会,听取意见,赔礼道歉,用合格产品换回有问题的地膜。

做了大量工作之后,我又让宣传科写了一篇整改情况的汇报,送到《南京日报》新闻部。

一个月后,《南京日报》专程来厂,对我们的整改工作进行考察采访。

1986年5月10日,《南京日报》刊登了以《塑料二厂正确对待报纸批评,厂长背回低质产品,全厂增强质量观念》为题的后续报道,文中引用了车间加强质量管理的实例。

这场危机在我们的积极应对下得到化解,工厂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工厂形象得到修复,我这个新厂长也因此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次帮忙
为了更好地调动一线工人的积极性,
作为新50
钩沉
任厂长,我出台了提高一线工人奖金系数、干部值夜班等一系列制度。

我带头值夜班,在车间和工人们谈心。

一次,我和拉丝车间一个大班长谈心时,他向我倾诉了夫妻分居两地的辛苦。

他和妻子曾在丹阳插队,妻子被调到镇江一个纺织厂,他通过招工到了南京,结果夫妻分居两地。

女儿两岁多了,妻子一个人又带孩子又要工作,很是辛苦。

他经常在周六下午骑自行车去镇江,帮忙照料一下孩子,星期天再骑车回来,单程就要四五个小时。

他的境况拨动了我的心弦。

当时我的女儿上一年级,学校比较远,只好请邻居奶奶每天带她坐公交车。

推己及人,我想帮这个一线生产骨干解决夫妻分居的问题。

当时,进南京是要指标的,我费了一番功夫才要到指标。

南京塑料二厂的党委书记支持我的做法,说厂幼儿园缺人,干脆招到我们厂吧。

三个月没到,我就帮助大班长解决了夫妻分居的问题。

这事传开后,大家称赞我一心为一线工人排忧解难,但也招来一些流言蜚语,说我一上任就把农村的亲戚调进厂里,又说大班长给我送了礼。

有人反映到公司,公司纪委为此含蓄地提醒我,在厂里要严格要求自己。

另外,不断有职工来找我,反映分居两地的困难,说我心好、有路子,也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困难。

回头看这件事,我倒是很坦然,觉得没做错什么,毕竟帮助一个职工解决了难题,让他们夫妻团圆,调动了一线生产工人的积极性。

而且,我心怀坦荡,身正不怕影子斜。

两次“勇闯”
我做南京塑料二厂厂长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争取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项目,这是包装公司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南京市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为此,我还“闯”过南京市委书记的办公室和北京的京西宾馆。

这个项目用的是外资,从法国引进设备,生产一种透明的包装用膜。

8000万人民币,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额,因此必须有中国的银行担保并提供配套资金。

当时,好几个省市都在争这个项目,竞争激烈。

为了取得南京市领导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和支持,我决定直接找市委书记汇报。

当时的市委书记来自企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十分关注,我相信他一定会积极支持。

我找到在市委办公厅当秘书的同学,请他帮忙引荐。

同学建议,早晨在书记上
班的楼梯口等着,看到他进来,立刻跟着他进办公室,最
好两分钟汇报完毕,等他处理。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副厂长就到了办公厅,在书记办
公室的楼下候着。

看见书记夹着公文包进来,我立刻跟
上去,一边走一边汇报:“我是南京塑料二厂厂长,为我们
厂一个项目来向你汇报,请书记关心一下。

”书记皱着眉
头问:“什么项目?”我很快报了项目名称,说:“现在需要
市工商银行出个函,好报国家计委。

”书记似乎知晓这个
项目,问过情况,立刻吩咐跟进来的副秘书长:“你给王副
市长打个电话,请他协调处理。

”王副市长打电话给经委,
很快招来一位处长,带着书记、市长的指示,陪同我们驱
车直奔工商银行而去。

虽然那天工商银行行长没有答应出函的事,但是南
京市委书记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和关注对推动项目的进展
起到了关键作用。

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上报国家计委后,
我们到北京想找机会向国家计委的领导汇报。

厂里驻京
办事处的小王是个敢闯的年轻人,他说:“省长来北京开
会了,她以前是国家计委的,是否请她帮忙做工作?”
我欣然同意,立刻带了有关材料赶往京西宾馆。


宾馆已是晚上,站岗的解放军战士不让进。

我们赖着不
走,大概是被我们两个年轻人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就帮我
们打了个电话,找到江苏代表驻地,问到省长房间。

房间
没人,服务员说今天晚上放电影,大家都去看电影了。


们有点失望,解放军战士说:“我叫服务员打字幕,把她叫
出来。


电影银幕上打出:“江苏省某省长,大门口传达室有
人找”的字幕。

值班室接到省长的电话后让我接。

我说:
“我是南京塑料二厂的厂长,为了一个项目到国家计委汇
报。

省长以前是国家计委的,请帮我们说两句话。

我们
带来了项目建议书,想给省长看看。

”省长说:“你等一下,
我马上请秘书到门口来取。


两年后,这个项目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正式实施,为
我国包装材料的现代化作出贡献,企业也取得很好的经
济效益。

1987年2月,我结束了一年的厂长任职,前往南京
市委办公厅工作。

但两次“勇闯”的举动,我至今记忆犹
新,深深体会到各级领导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对企业的
支持。

编辑王冬艳****************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