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
1.瓦斯性质及瓦斯参数测定
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或爆炸的气体,难溶于水,扩散性较空气高。

瓦斯无毒,但浓度很高时,会引起窒息。

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两种状态:在渗透空间内的瓦斯主要呈自由气态,称为游离瓦斯或自由瓦斯,这种状态的瓦斯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另一种称为吸附瓦斯,它主要吸附在煤的微孔表面上和在煤的微粒内部,占据着煤分子结构的空位或煤分子之间的空间。

实测表明,在目前开采深度下(1000~xxm以内)煤层吸附瓦斯量占70%~95%,而游离瓦斯量占5%~30%。

煤层瓦斯含量是指单位质量煤体中所含瓦斯的体积,单位为
m3/t。

煤层瓦斯含量是确定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基础数据,是矿井通风及瓦斯抽放设计的重要参数。

煤层在天然条件下,未受采动影响时的瓦斯含量称原始含量;受采动影响,已有部分瓦斯排出后而剩余在煤层中的瓦斯量,称残存瓦斯含量。

影响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煤化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2.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
开采煤层时,煤体受到破坏或采动影响,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瓦斯涌出。

矿井瓦斯涌出形式可分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两种。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指开采过程中正常涌入采掘空间的瓦斯数量,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涌入采掘空间的瓦斯量,单位为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单位质量的煤所放出的瓦斯数量,单位为m3/t。

影响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因素主要有煤层瓦斯含量、开采规模、开采程序、采煤方法与顶板管理方法、生产工序、地面大气压力的变化、通风方式和采空区管理方法等。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

瓦斯矿井必须依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管理。

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要发生过一次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该矿井即定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

3.瓦斯喷出
矿井瓦斯喷出是指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炮眼中大量瓦斯异常涌出的现象。

在20m巷道范围内,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1.0m3/
min,且持续时间在8h以上时,该采掘区域即定为瓦斯喷出危险区域。

瓦斯喷出的预兆:矿压活动显现激烈,煤壁片帮严重、底板突然鼓起、支架承载力加大甚至破坏,煤层变软、潮湿等。

另外,还存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即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具有突发性、极大破坏性和瞬间携带大量瓦斯(二氧化碳)和煤(岩)冲出等特点,能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突出发生前通常有地层微破坏、瓦斯涌出变化、煤层层理紊乱、钻孔卡钻夹钻、煤壁温度降低、散发煤油气味、煤层产状发生变化等预兆。

4.瓦斯爆炸
矿井瓦斯不助燃,但它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爆炸。

瓦斯爆炸时会产生3个致命的因素:爆炸火焰、爆炸冲击波和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摧毁矿井设施、中断生产。

矿井瓦斯爆炸往往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坍塌和顶板冒落等二次灾害。

引起瓦斯燃烧与爆炸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甲烷、一定温度的引火源和足够的氧气。

煤矿瓦斯基本技术知识(二)
煤矿瓦斯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具有爆炸性和有毒性,对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熟悉煤矿瓦斯的基本技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煤矿瓦斯的形成是由于煤的煤化过程中,包括干馏和湿馏等,而释放出来的天然气。

这些气体包含了主要的甲烷(CH4)、少量的乙烷(C2H6)、丙烷(C3H8)、氮气(N2)和二氧化碳(CO2)等成分。

其中,甲烷是最主要的成分,占总量的90%以上,也是煤矿瓦斯的主要可燃成分。

乙烷和丙烷的含量较少,氮气和二氧化碳是惰性气体,不易燃烧。

煤矿瓦斯在地下开采作业中主要以煤层和煤岩缝隙中的孔隙空间为容器,通过煤层和岩层的裂隙、煤层接缝等途径,从地下渗透到井下。

瓦斯在地下产生、扩散和积聚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煤层结构、煤体渗透性、瓦斯含量、采煤方式等,并与采掘工艺、矿井通风等因素相互作用。

煤矿瓦斯在矿井内的积聚,会形成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危险情况。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危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首先,矿井通风是控制瓦斯积聚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将瓦斯及时排出矿井,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通风系统包括主风机、风流导向器、通风巷道等组成,能够保证矿井的新鲜空气供应和瓦斯排放。

其次,采取瓦斯抽放技术也是防控瓦斯危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瓦斯抽放是指利用钻孔等技术,将瓦斯抽放出煤层,减少矿井内瓦斯的积聚量。

抽放瓦斯的方法包括钻孔瓦斯抽放、水封瓦斯抽放等,能够有效地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

另外,进行瓦斯抽放的同时,还需要对瓦斯进行检测和监控。

瓦斯检测是通过使用瓦斯检测仪等设备,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瓦斯超标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矿井安全。

瓦斯监控是指通过布设瓦斯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温度、湿度等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用于瓦斯预测和事故分析。

此外,瓦斯抽放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合理的瓦斯抽采设备和通风设备。

瓦斯抽采设备包括瓦斯抽采机、瓦斯抽采泵等,用于将地下的瓦斯抽出到地表。

通风设备包括主风机、辅助风机等,用于产生足够的风量,保证矿井的通风效果。

总之,熟悉煤矿瓦斯的基本技术知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

通过掌握瓦斯形成原理、瓦斯积聚的主要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瓦斯危险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