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盐城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2分) (共16题;共32分)
1. (2分)(2017·建邺模拟) 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g
B . 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1A
C .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D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考点】
2. (2分)(2017·丹阳模拟) 质量相同的A、B两个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 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前6秒物体A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B的平均速度
B . 物体A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B受到的拉力
C . 9秒内拉力对物体A做的功大于6秒内拉力对物体B做的功
D . 物体A的速度始终小于B的速度
【考点】
3. (2分)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五、六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翅三、四百次,我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A . 响度不同
B . 音色不同
C . 频率不同
D . 振幅不同
【考点】
4. (2分) (2018·临沂) 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 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 . 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 . 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 . 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考点】
5. (2分) (2019八上·薛城期中) 某同学4次测量一个小球的直径分别是:5.12cm、5.14cm5.25cm、5.13cm。

则小球的直径应为()
A . 5.12cm
B . 5.13cm
C . 5.14 cm
D . 5.16cm
【考点】
6. (2分)(2017·门头沟模拟) 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示数为()cm.
A . 2.8
B . 1.90
C . 1.8
D . 3.1
【考点】
7. (2分) (2018八上·哈尔滨月考)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 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 . 速度决定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考点】
8. (2分) 2015年8月23日,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暨今年5月31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后再次跑出9秒99的优异成绩并进入决赛,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他在某次百米测试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前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m/s
B . 在后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
C . 在本次百米测试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测试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9.6m/s
【考点】
9. (2分) (2020八上·汉中月考) 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所以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 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快
C . 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考点】
10. (2分) (2020八上·丰台期中)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 . 只要测量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消除误差
D .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考点】
11. (2分) (2019八上·雅安期中) 2019年3月10日。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第300次发射。

成功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6C”通讯卫星送入太空。

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以
下物体相对于长征三号乙静止的是()
A . 太阳
B . 地球
C . 月球
D . “中兴6C”卫星
【考点】
12. (2分) (2016八上·竞秀期中) 我们通过学习物理,掌握了一些常见物理量,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我们的教室高度约为38dm
B . 中学生100m短跑竞赛成绩约为12min
C . 自己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D . 我们正常说话时声音的强弱约为120dB
【考点】
13. (2分) (2016八上·费县期中)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够完成该探究目的是()
A . 甲图: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 乙图: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 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D . 丁图: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考点】
14. (2分)(2017·海淀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用更大的力敲击同一只鼓可以使音调变高
C .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考点】
15. (2分)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考点】
16. (2分) (2018八上·罗湖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正在演奏的胡琴,琴弦一定在振动
C . “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音”二字,其含义是声音的响度
D . 能够区别不同乐器发声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
【考点】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共6题;共14分)
17. (2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如下表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

【考点】
18. (2分) (2019八上·湖南期中) 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时,先后连续拍了两张远处的街景照片,如图所示。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的;若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的;若以路灯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点】
19. (2分) (2016八·高港月考)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甲乙________相
同;甲丙________相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考点】
20. (2分) (2018八上·南阳月考)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考点】
21. (2分)在图中,直尺分度值为________ ,圆筒的直径d为________ 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s.
【考点】
22. (4分)(2020·门头沟模拟) 一辆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该物体在前3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考点】
三、解答题(共1小题,4分) (共1题;共4分)
23. (4分)为了探究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小林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让另一名同学用碳素笔敲打桌面,他听到了清晰的声音,于是他得出结论: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小华却认为小林听到的声音可能是由空气传播的,不能说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你用桌子、碳素笔通过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现象并对实验进行简要分析.
【考点】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8分) (共4题;共23分)
24. (2分) (2020八上·天津月考) 如图所示,利用甲、乙两个音叉及悬挂的乒乓球来探究声现象的相关实验。

(1)敲响乙音叉,甲音叉也会发出响声,悬挂在线上的乒乓球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这说明乙音叉通过_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甲音叉,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
(2)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敲击乙音叉,甲音叉旁边的乒乓球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考点】
25. (6.0分) (2020八上·唐山月考) 下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使刻度尺紧靠木板且与木板的长边保持________.
(3)在进一步探究“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怎样变化”的过程中:
①木板长130 cm,小车长10 cm.小明将小车运动的路程平均分为两段.为了测出小车滑过斜面的上半段所用时间,应该将金属片放在距斜面顶端A点________cm的C点位置.
②测出小车滑过斜面上半段所用时间t1=6 s,下半段所用时间t2=4 s.由此可以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是________的(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③在测量小车滑过下半段所用时间时,某同学将小车放在C处静止释放,同时开始计时,滑到底端计时结束.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在于________.
【考点】
26. (5.0分) (2020八上·叶县期中)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设计的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显示出了小车到达A、C两处的时间。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2)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3)如图测得AC段的路程是________cm,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保留一位小数)。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还没到B点就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考点】
27. (10.0分) (2018八上·河南月考) 以下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特性的几个实验。

(1)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声,音叉有没有振动呢?怎么证明发声的音叉振动呢?你的做法是________。

(2)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子闹钟,放入水中后我们仍然能听到声音。

说明________。

(3)如图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

【考点】
五、计算题(共21分,28题6分,29题7分,30题8分) (共3题;共21分)
28. (6分) (2020八上·内江期中)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 m s,且保持不变)。

求:
(1)超声波第一次遇到被测汽车时被测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X1为多少?
(2)超声波第二次遇到被测汽车时被测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X2为多少?
(3)被测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若此路段限速为50km/h,该被测汽车是否超速?
【考点】
29. (7.0分) (2019八上·北海期末) 2018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于10月16日在北海开赛,
北海站比赛路程为108km,某车队的一名运动员在前半段路程骑行的平均速度为45km/h,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为
1.5h.求
(1)这名运动员骑行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这名运动员骑行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这名运动员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

【考点】
30. (8分)(2019·常熟模拟) 一辆质量2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80kW从静止开始运动,经l5s 运动200m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接着匀速运动25s关闭发动机,滑行100m停下。

其ν﹣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恰为车重的0.2倍,(g=10N/kg)求:
(1)整个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
(2)汽车的最大速度V最大
(3)全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V。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2分) (共16题;共32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 (共6题;共14分)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
解析:
三、解答题(共1小题,4分) (共1题;共4分)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8分) (共4题;共23分)答案:24-1、
答案:24-2、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答案:26-1、答案:26-2、答案:26-3、答案:26-4、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
答案:27-3、
考点:
解析:
五、计算题(共21分,28题6分,29题7分,30题8分) (共3题;共21分)答案:28-1、
答案:28-2、
答案:28-3、
答案:28-4、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答案:29-2、
答案:29-3、
考点:
解析:
答案:30-1、
答案:30-2、
答案:30-3、
考点:
解析:
第21 页共2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