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类疾病的两大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类疾病的两大特点
中医内科疾病的两大特点,从其名字可以看出第一个特点,内科疾病,多由内伤为主。
中医内科疾病第一大特点——病因以内伤为主。
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大都以内伤为主。
如情志内伤,可引起郁证、癫狂、中风、眩晕、瘦病等;劳倦过度,可引起水肿、消渴、阳痿、遗精等;饮食失宜,常致胃痛、呕吐、呃逆、噴隔之病。
在内科疾病的病因中,还有一类因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内风、
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之邪,因其临床表现与外感六淫之邪有相似之处,但究其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由内而生,故又称为“内生五邪”。
'内风”的表现主要是头目昏晕、肢体麻木、四肢抽搐等,常见于眩晕中风等病症。
“内寒”的表现是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泛吐清水、脘腹冷痛等,常见于胃痛、腹痛等证。
“内燥”的主要表现是口咽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涩、大便干结等,常见于咳嗽、便秘等症。
“内火”主要表现是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等,常见于血证、郁证、中风等。
“内湿”的表现主要是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溏薄等,常见于泄泻、痞满等病证。
在内科疾病的病因中还有痰饮、瘀血等病邪,也都是因为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
这一类病理产物形成之后,也可成为致病的“病邪”,进一步引起多种病理变化,形成多种病证。
如痰饮伏肺,可引起咳嗽、哮喘等病证。
瘀血内停可致胸痹、癥积、心悸、胃痛、腹痛等多种病证。
第二大特点便是——复杂(寒热虚实错杂)
内科疾病由于大多病程较长,既有寒热等病邪内盛的一面,又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一面,所以内科疾病的病机大多寒热虚实错杂。
内科疾病虽多,但究其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类: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气血两虚,阴阳俱损等正气不足之候,皆属虚证;气滞、血瘀、水停、湿热、痰饮等病理产物,其病理过程大多属实证。
寒证与热证,是用以辨明病证的属性。
一般而言,内伤疾病中的寒证与热证,多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于平衡所致,故其寒热常与
其他虚实之象并见,较少单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