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压力(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拱阶段 (d)
自然拱范围的大小除了受上述的围岩地质 条件、支护结构架设时间、刚度以及它与围岩 的接触状态等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以下诸因 素: 隧道的形状和尺寸; 隧道的埋深; 施工因素。
深、浅埋隧道的判定原则
H p 2 ~ 2.5hq
式中 H p ——深浅埋隧道分界的深度; hq ——等效荷载高度值,即坍落拱高度。
4.冲击压力
冲击压力是在围岩中积累了大量的弹性变 形能以后,由于隧道的开挖,围岩的约束被解 除,能量突然释放所产生的压力。
上述松动压力、形变压力往往同时存在, 难以严格区分。
二、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
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很多,通常可分为两 大类。 地质因素:它包括初始应力状态、岩石力学性 质、岩体结构面等; 工程因素:它包括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支护 设置时间、支护刚度、坑道形状等。
hk Ht
45° j0 2
(b)
B
Kσv Kσvtgφ
A
2b σv σv+dσv
B
h
dh
Kσv
H
Kσvtgφ
A
45˚-φ/2
45˚-φ/2
O
O
2a
未扰动土体
滑动土体 围岩压力
滑动面
支护结构反力
B
F
E
A
h H
W1 W2 θ
T1
T1 W2
H
G
φ0
P
φ0
N T2
β
N T2 β
D
C
B
(a)
B
F
90˚-(β-φ0+θ)
θ
(0.5~0.6) j0
(0.6~0.7) j 0 (0.7~0.8)j 0
(0.8~0.9)j0 0.9j0
围岩类别 Ⅵ





θ角(度) 73
60
43
23
12.5 7.5
φ角(度) >78 67~78 55~66 43~54 31~42 ≤30
α
h'1 h'
θ e'1 T’
h0
θ T
h H
弹性抗力就是指由于支护结构发生向围岩方向 的变形而引起的围岩对支护结构的约束反力。
弹性抗力的大小,目前多用温克尔(Winkler) 假定为基础的局部变形理论(图(a))计算。
式中
σi=Kδi
δi-围表面上任意一点i的压缩变形; σi-围岩在同一点上所产生的弹性抗力; K-围岩的弹性反力系数。
错动面OAB。 B
2b B
Kσv Kσvtgφ0
σv σv+dσvq
h
dh
Kσv
H
Kσvtgφ0
A
A
45˚-φ0/2
O
O
2a
45˚-φ0/2
假定作用在任何水平面上的竖向压应力 v 是匀
布的,相应的水平力
σH=k σv
k为侧压力系数。 在地面深度为h处取出一厚度为dh的水平条
带单元体,考虑其平衡条件 ∑V=0 ,得出
④ 材料性质和数学表达要等价。 设计计算方法大致分为:结构力学方法、岩体力
学方法、信息反馈方法及经验方法等。
结构力学方法
一、基本原理
将支护和围岩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主体, 地层对结构的作用只是产生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荷 载,以计算衬砌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和变形的 方法,也称为荷载-结构法。
其设计原理是按围岩分级或由实用公式确定 围岩压力,围岩对支护结构变形的约束作用是通 过弹性支撑来体现的,而围岩的承载能力则在确 定围岩压力和弹性支撑的约束能力时间接考虑。
围岩对衬砌变形起双重作用:围岩产生主动 压力使衬砌变形,又产生被动压力阻止衬砌变形。
三、隧道衬砌承受的荷载
(一)主动荷载 1.主要荷载
长期及经常作用的荷载,如围岩松动压力、支 护结构的自重、地下水压力及列车、汽车活载等。
支护结构自重:可按预先拟定的结构尺寸和材 料容重计算确定。
对于一般的隧道结构,在含水地层中,静水压 力可按最低水位考虑,由于静水压力使衬砌结构物 中的轴向力加大,对抗弯性能差的混凝土衬砌结构 来说,相当于改善了它的受力状态,对结构有利。
γ——围岩的容重;
水平压力e可用下表中的经验范围取值。
水平压力e推荐范围
围岩级别 Ⅰ~Ⅱ Ⅲ



水平匀布压力 0 <0.15q (0.15~0.3)q (0.30~0.5)q (0.5~1.0)q
上述计算表达式的适用条件
①H/B<1.7(H为坑道的高度); ②深埋隧道; ③不产生显著的偏压力及膨胀压力的一般围岩; ④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隧道。
① 隧 道 埋 深 h 小 于 或 等 于 等 效 荷 载 高 度 hq( 即 h≤hq)时,忽略滑动面上的摩擦力:
q h
式中 γ ——围岩容重,以kN/m3计;
h ——隧道埋置深度,以m计。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e按朗金公式计算
e
q
1 2
H
t
tg
2
45
0
2
②隧道埋深h大于等效荷载高度hq(即h>hq) 隧道随着埋置深度增加,上覆岩体逐渐增
围岩压力及隧道结构设计原理
第一节 围岩压力
一、围岩压力及分类 (一)围岩压力概念
广义概念:围岩压力是指引起地下开挖空 间周围岩体和支护变形或破坏的作用力。它包 括由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应力以及围岩变形受阻 而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作用力。
狭义概念:指围岩变形受阻而作用在支护 结构上的作用力。
(二)围岩压力分类
三、围岩松动压力的形成和确定方法
(一)围岩松动压力的形成
深埋坑道开挖后围岩由变形到坍塌成拱的 整个变形过程,称为围岩的成拱作用。在成拱 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拱形坍腔结构,成为 自然拱或坍落拱。而坍腔内坍落的岩土形成松 动压力的荷载来源。如图。
变形阶段 (a)
塌落阶段 (c)
松动阶段 (b)
自然拱
在具有一定粘结力的松散介质中开挖坑道后, 其上方会形成一个抛物线形的自然拱,作用在支 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就是自然拱内松散岩体的重 量。
而自然拱的形状和尺寸(即它的高度hk和跨度 Bt)与岩体的坚固性系数f 有关。具体表达式为:
hk bt f
式中 hk——自然拱高度; bt——自然拱的半跨度,其取值如下图。
hk hk
Ht
B (a)
B b
2bt
45° j0 2
(b)
bt b H t tg45 j 0 2
围岩垂直均布松动压力:
q hk
围岩水平均布松动压力可按朗金公式计算:
e
q
1 2
H
t
tg 2 45
0
2
2.泰沙基理论
也将岩体视为散粒体,认为坑道开挖后,其上方
的岩体因坑道的变形而下沉,并产生如图所示的
K=1,则
V
b tgj 0
如以 tgj0 =f 代入,得
V b f 式中,b、φ0 意义同上。
侧向均布压力则仍按朗金公式计算:
e
v
1 2
H
t
tg 2 45
0
2
3.我国《隧规》所推荐的方法(q、e)
(1)深埋隧道
对于单线、双线及多线隧道,按破坏阶段设 计时:
q hq 0.45 2S1 w
厚,滑面的阻力也随之增大。因此,在计算围 岩压力时,必须考虑滑面上阻力的影响。
施工中,上覆岩体的下沉和位移与许多因 素有关,如支护是否及时,岩体的性质、坑道 的尺寸及埋置深度的大小,施工方接是否合理 等等。为方便计算,根据实践经验作如下简化 假定,如图所示。
围岩垂直均布松动压力q
q Q h1 htg hK
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松散介质极限 平衡理论进行分析。
当滑动岩体下滑时,受到两种阻力作用: 一是滑面上阻止滑动岩体下滑的摩擦阻力;二 是支护结构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的数值 应等于滑动岩体对支护结构施加的压力,也就 是我们所要确定的围岩松动压力。
根据受力的极限平衡条件: 滑动岩体重量=滑面上的阻力+支护结构的反作 用力(围岩松动压力) 围岩松动压力=滑动岩体重量-滑面上的阻力
(二)确定围岩松动压力的方法
➢现场实地量测:按目前的量测手段和技术水 平来看量测的结果尚不能充分反映真实情况。
➢理论公式计算:由于围岩地质条件的千变万 化,所用计算参数难以确切取值,目前还没有 一种能适合于各种客观实际情况的统一理论。
➢统计的方法:在大量施工坍方事件的统计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统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 映围岩压力的真实情况。
在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处理上却有 几种不同的做法:
1.主动荷载模式 (如图a)
2.主动荷载加被动荷载(弹性抗力)模式(如图b)
3.实际荷载模式(如图c)
二、隧道衬砌受力变形特点
如图所示的曲墙式衬砌,在主动荷载(设围岩 垂直压力大于侧向压力)作用下,结构产生的变形 用虚线表示。在拱顶,其变形背向地层,不受围 岩的约束而自由变形,这个区域称为 “脱离区”; 而在两侧及底部,结构产生朝向地层的变形,并 受到围岩的约束阻止其变形,因而围岩对衬砌产 生了弹性抗力,这个区称为 “抗力区”。
式中ω——宽度影响系数, ω=1+i(B-5)
B——坑道宽度,以m计; i——B每增加1m时,围岩压力的增减率(以B=5m 为基准),当B<5m时取i=0.2,B>5m时,取i=0.1。
对于单线隧道、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时:
q hq 0.411.79S
式中 hq——等效荷载高度值; S——围岩级别,如Ⅲ级围岩S=3;
1.普氏理论
➢提出岩体坚固性系数f的概念。
视岩体为散粒体。但岩体又不同于一般的散 粒体,其结构面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粘结力, 又要保证其抗剪强度不变。
岩体的抗剪强度 岩体坚固性系数:
tg c
f
tg c
tg c
tg0
式中 0 ——岩体的内摩擦角和似摩擦角;
➢提出基于“自然拱”概念的计算理论
2bV dV 2b V 2kV tgj0 dh 2b dh 0
展开后,得
d V KV tgj0
dh 0
b
解上述微分方程,并引进边界条件,得洞
顶岩层中任意点的垂直压力为
V
b tg0 K
1
e
Ktg0
h b
随着坑道埋深h的加大,e
Ktgj0
h b
趋近于零,则ຫໍສະໝຸດ Vb tgj0 K泰沙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K=1—1.5,取
• 松动压力 • 形变压力 • 膨胀压力 • 冲击压力
1.松动压力
由于开挖而松动或坍塌的岩体以重力形式直 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松动压力常通过下列三种情况发生: 在整体稳定的岩体中,可能出现个别松动掉块 的岩石; 在松散软弱的岩体中,坑道顶部和两侧边帮冒 落; 在节理发育的裂隙岩体中,围岩某些部位沿软 弱面发生剪切破坏或拉坏等局部塌落。
e1
β'
e'2
B
β e2
第二节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地下结构的力学模型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① 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能反映围岩的实际状态以 及与支护结构的接触状态; ② 荷载假定应与在修建洞室过程(各作业阶段)中荷 载发生的情况一致; ③ 算出的应力状态要与经过长时间使用的结构所发 生的应力变化和破坏现象一致;
2.附加荷载
指偶然的、非经常作用的荷载,如温差应力、 灌浆压力、冻胀力及地震力等。
3.计算荷载
应按上述两种荷载同时存在的情况进行组合。 一般仅考虑主要荷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时,如 七级以上地震区,或严寒地区冻胀性土壤的洞口段 衬砌,才按主要荷载加附加荷载来检算结构。
(二)被动荷载(即围岩的弹性抗力)
垂直松动压力的分布图
水平压力分部一般为均布形式,在高地应力、 浅埋时,还应考虑水平压力非均匀分布的情况。
(2)浅埋隧道围岩松动压力的确定方法
当隧道埋深不大时,开挖的影响将波及到 地表而不能形成“自然拱”。从施工过程中岩 体(包括土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到,隧道开挖 后如不及时支撑,岩体即会大量坍落移动,这 种移动会影响到地表并形成一个坍陷区域,此 时岩体将会出现两个滑动面,如图所示。
B B
tg
1
tg
tg
tgj
tgj 0 0 tg
tgj
0 tg
围岩水平均布松动压力
e1 e2
h H
e
1 2
e1
e2
(a)
(b)
(c)
(d)
围岩级别 Ⅰ~Ⅱ Ⅲ



水平匀布压力 0 <0.15q (0.15~0.3)q (0.30~0.5)q (0.5~1.0)q
hk
B
(a)
B b
Tv W2
T
T
90 ˚ +θ
N
φ0
TH W2
β-φ0
N β D
(b)
(c)
岩体似摩擦角φ0 <20°
20°~30° 30°~35° 35°~40° 40°~45°
θ
(0~0.1) j0 (01~0.2)j0 (0.2~0.3)j0 (0.3~0.4)j0 (0.4~0.5)j0
岩体似摩擦角φ0 45°~50° 50°~55° 55°~60° 60°~65° >65°
拱顶坍塌、冒落
水平岩 层冒落
倾斜岩 层掉块、
塌落
高边墙 坍塌
裂隙岩体顶部掉块
2.形变压力
形变压力是由于围岩变形受到与之密贴的 支护如锚喷支护等的抑制,而使围岩与支护结 构共同变形过程中,围岩对支护结构施加的接 触压力。
软岩巷道严重底鼓变形
软岩巷道变形、支撑断裂
3.膨胀压力
当岩体具有吸水膨胀崩解的特征时,由于 围岩吸水而膨胀崩解所引起的压力称为膨胀压 力。它与形变压力的基本区别在于它是由吸水 膨胀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