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承前启后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承前启后的句子
1. 启承前启后作用的句子叫什么句
这两个成语都有“承接前边的并启发后边的”的意思,有时可以相通。
1.它的每一句都须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以便发生前后呼应的效果。
(老舍《小花朵集》)
例1的“承前启后”用来指语句的“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衔接作用,换作“承上启下”也说得通。
但这两个成语是有区别的。
“承前启后”是“继承前代(过去)的,启发后代(未来)的”的意思。
2.这是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界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议,是我国文艺界承前启后,拨乱反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
3.同志们为拨乱反正,承前启后,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下定决心。
4.五年、十年以后,他们之中很多人要成为生产上的骨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抓好他们的技术再学习、再训练十分必要。
例2例4用作定语,例3用作介词“为”的宾语。
“承前启后”也作“承先启后”。
5.我们正处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
6.这是一个在重要的历史时期举行的,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大会,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例5例6用作定语。
“承上启下”是“承接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的意思,一般多用于写文章。
7.垫话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
(《曲艺》)
8.不过“也”和“得”在性质上也不尽相同:“也”字是承上的,“得”字是承上启下的。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9.有些独立成分,如“总而言之”“总之”“可以断言”“总的
说来”等等虽然在结构上不同其他句子成分发生关系,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胡裕树《现代汉语》)
10.此外,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例7例8和“是”构成合成谓语,例9例10用作定语。
“承上启下”有进也指工作上的上下连接作用。
11.有人在地委办公室里,未能当好承上启下的参谋,那就是:如何当好参谋的工作规律,他尚未掌握。
(《张弛集》)
12.你是车间主任,应该转达领导意图,反映群众意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汉语成语小词典》1959年版用例)
例11和例12用作定语,这两例的“承上启下”不能换作“承先启后”。
从以上用例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承接前边的启发后边的”的意思,但有区别:①“承前启后”多指继承前代(过去)的事业,开创后代(未来)的事业;“承上启下”多指文章中起上下衔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
“承前启后”着眼于“任务”,“承上启下”着眼于“作用”。
②“承前启后”有时也指文章中某些词语、句子、段落的上下衔接作用,这样用的“承前启后”与“承上启下”相通(如例1)。
“承上启下”有时用来指上下级之间的连接作用,“承前启后”没有这种用法和意义。
③“承前启后”经常跟“继往开来”配合运用,相得益彰。
“承上启下”不这么用。
2. 启承前启后作用的句子叫什么句
这两个成语都有“承接前边的并启发后边的”的意思,有时可以相通。
1.它的每一句都须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以便发生前后呼应的效果。
(老舍《小花朵集》)例1的“承前启后”用来指语句的“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衔接作用,换作“承上启下”也说得通。
但这两个成语是有区别的。
“承前启后”是“继承前代(过去)的,启发后代(未来)的”的意思。
2.这是粉碎“四人帮”后,文艺界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议,
是我国文艺界承前启后,拨乱反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
3.同志们为拨乱反正,承前启后,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下定决心。
4.五年、十年以后,他们之中很多人要成为生产上的骨干,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抓好他们的技术再学习、再训练十分必要。
例2例4用作定语,例3用作介词“为”的宾语。
“承前启后”也作“承先启后”。
5.我们正处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
6.这是一个在重要的历史时期举行的,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大会,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例5例6用作定语。
“承上启下”是“承接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的意思,一般多用于写文章。
7.垫话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
(《曲艺》)8.不过“也”和“得”在性质上也不尽相同:“也”字是承上的,“得”字是承上启下的。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9.有些独立成分,如“总而言之”“总之”“可以断言”“总的说来”等等虽然在结构上不同其他句子成分发生关系,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胡裕树《现代汉语》) 10.此外,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例7例8和“是”构成合成谓语,例9例10用作定语。
“承上启下”有进也指工作上的上下连接作用。
11.有人在地委办公室里,未能当好承上启下的参谋,那就是:如何当好参谋的工作规律,他尚未掌握。
(《张弛集》) 12.你是车间主任,应该转达领导意图,反映群众意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汉语成语小词典》1959年版用例)例11和例12用作定语,这两例的“承上启下”不能换作“承先启后”。
从以上用例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承接前边的启发后边的”的意思,但有区别:①“承前启后”多指继承前代(过去)的事业,开创后代(未来)的事业;“承上启下”多指文章中起上下衔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
“承前启后”着眼于“任务”,
“承上启下”着眼于“作用”。
②“承前启后”有时也指文章中某些词语、句子、段落的上下衔接作用,这样用的“承前启后”与“承上启下”相通(如例1)。
“承上启下”有时用来指上下级之间的连接作用,“承前启后”没有这种用法和意义。
③“承前启后”经常跟“继往开来”配合运用,相得益彰。
“承上启下”不这么用。
3. 造句:承前启后
造句:
1、北宋词人张先的词在词史上起过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慢词发展。
2、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前启后非常重要的一步
附:
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 )
解释承:承接;启:开创、开始。
继承前面的,开创后来的。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指连接前后的桥梁作用
示例鲁迅《两地书·许广平》:“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的肩上。
近义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反义词空前绝后
4. 沁园春雪承前启后的诗句
应该有两句!
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一句上承第一阙所描写的北国壮丽雄魂的景色,下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无可比拟的英雄!江山的多娇,君王的英明,可谓相得益彰!
第二句更加绝妙,“俱往矣”三个字,将前面的诸多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通通代过,说明那些历史的辉煌早已烟消东南,雾散西北,都已经成为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九个字,开启后来无穷无尽的时空!
“今朝”既是诗人所处的时代,也是诗人以后的时代!这句,大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也正是诗人真正想表达的核心之所在!
写到此,我也想说一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 造句:承前启后
造句:1、北宋词人张先的词在词史上起过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慢词发展。
2、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前启后非常重要的一步附: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 )解释承:承接;启:开创、开始。
继承前面的,开创后来的。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指连接前后的桥梁作用示例鲁迅《两地书·许广平》:“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的肩上。
近义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反义词空前绝后。
6. 承上启下的句子有哪些
1. 你是不是认为这就是我的个性个心中充满着消极、叹息和无奈的中学生?不,生活中的我还有全新的风貌!
2. 且慢,立足小我来谈酷,只能是肤浅的酷,放眼大时代来谈酷,才会找到真正的酷
3. 我的一位天资聪颖而家境贫寒的表哥……
4. 对于一名工人来说,要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坐标中找准位置……
5. 对于一领导干部来说,人生的定位,坐标,象限一定要把握好……
6. 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g shàng qǐ xià,就是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近义词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7. 中文名:承上启下
8. 外文名:form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9.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10. 解释
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11.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
12. 近义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解释】承:承接;启:开启,引导,引出。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也用于现代文答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示例】《诗经·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清·陈奂传疏:“第五章为~之词。
宋·张炎《词源·制曲》:“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
[1] ”
【造句】1.现代的年轻相声工作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使相声发扬光
2.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item/承上启下/3062530?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