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共青团创业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应承担起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支持的重要角色。
因此,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共青团必须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所必需的,而且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法。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主力军,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发展快速的情形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高校共青团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来。
其次,高校共青团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
当前,由于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环境的不同,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需求和意愿也有所不同。
因此,高校共青团需要针对大学生不同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更为具体、实用的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
此外,高校共青团还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
这包括提供资源、建立平台、引导指导、推荐有能力的团队和企业等。
通过这些方式,高校共青团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支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发展。
最后,高校共青团还应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提供支持。
因此,高校共青团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对接和交流,吸取他国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使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具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很重要。
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推进其国际化,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依靠其自身能力来解决就业的问题[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而高校共青团作为学校的重要部分,理应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作出表率,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工作中。
高校共青团根据中央这一政策,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认真落实,每年有效推动建立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等创新创业项目,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在丰富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一方面,大学生逐渐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对双创工作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
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其他事情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全参与到一个项目中来,无法有效完成项目,收获好的成果。
还有一部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极差,加上一些学校的基础教育不足,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少之又少,而这些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日益完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学生创业成为了一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就重点强调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促进和加快创新创业行业的环境发展,并且着力于发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创新的作用,加快整个创业环境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是时代的潮流,大学生创业的时代也随之到来。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情况需要一个完整的调研和统计,去跟进和督促其落地情况,需要各项目负责人有效落实,将更多精力、更多时间投入项目中,有效完成项目成果[2]。
共青团当前已经有了明确促进大学生双创的工作流程,缺少的是督促落实的工作流程。
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相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当今时代,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此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基地,更应承担起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因此,高校共青团应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力量。
一、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及规划思路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更能为社会提供过硬的人才,帮助社会快速发展。
高校共青团应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实际情况,立足现状,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加强资源整合,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起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制度。
具体而言,应推动以下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开展创新创业讲座、课程和实践活动,创造创新创业氛围。
(二)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提供导师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三)组织知识竞赛、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潜力。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提供创业基金和创业平台等创业资源。
(五)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责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组织引领者,共青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承担起以下角色和职责:(一)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共青团应在学校内部和外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基础条件和资源支持。
(二)导入教育理念,提供指导:共青团应与学校等相关机构合作,导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指导,协助学生融入社会创新创业大环境之中。
(三)强化服务功能,提供咨询:共青团应根据需求,加强服务功能,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咨询和服务,协助学生排除困难,解决问题。
(四)加强组织管理,保障顺畅:共青团应加强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提高协作效率,确保创新创业活动的顺畅实施。
同时,应依托组织关系,联动外部资源,营造友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以挑战杯为引领的高职院校共青团构建创新创业体系浅析

以挑战杯为引领的高职院校共青团构建创新创业体系浅析作者:刘锦鑫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第12期摘要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竞赛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探索共青团工作视野下,以“挑战杯”为引领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状况,希望对未来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工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新创业;挑战杯;高职;共青团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2-0060-02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中国形势 2013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同时还特别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做出专门部署,指出明确方向。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列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责无旁贷。
广东形势 2014年5月4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指出:“当前广东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创业。
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要培养青年的创新意识,积极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提高青年创业的本领。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敢闯敢试,创造了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广东省人社厅、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团省委等九部门联合制定了《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2017)实施方案》,并于2014年9月1日发布实施,健全了“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引领青年学子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浅议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之创新

旨在 着 力 培 养 学 生 的专 业 和 实 践 能 力 . 提 高 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和 创 业 精 神 共 青 团 中 央 书 记 处 书 记 卢 雍 政 认 为 :创 业 教 育 是 一 种 职业 生 涯 教 育 .可 以帮 助 学 生
了 解 劳 动 力 市 场 供 需 关 系 .树 立 正 确 的
子 女 , 家 当惯 了“ 皇帝 ” 对 教 师 严 厉 的 说 教 并 不 愿 意 接 受 , 在 小 , 友 善 的 气 氛 、 常 的谈 话 会 更 有 效 。课 堂 需要 微 笑 , 平 在课 堂教 学
和 解 决 问题 的对 策 . 他 解 除 了 思想 包 袱 、 使 心情 恢 复 了平 静 。专 心 倾 听 学 生诉 说 .可 以 获得 更 多 的信 息 .能 缩 短解 决 问题 的 时 间 . 于 走 入学 生 的心 灵 世 界 . 而建 立 成 功 的师 生 关 系 。 利 进
21_ O 1 2
职 业 咨 询
浅 议 高职 学 生创 业 教 育 之创 新
王 涛 济
( 苏食 品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江 苏 淮 安 2 3 0 江 2 0 3)
摘 要 : 职 创业 教 育 是一 项 系统 工程 , 帮助 高 职 学生增 加 知识 储 备 、 善 知 识结 构 、 利 择 业 与就 业 的需 要 , 高 是 完 顺 是 适 应现 代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需 要 , 建设 和谐 社 会的 需要 。 因此 , 职 院校 应 就如 何 实现 高职 学 生创 业 教育 理念 、 容 、 是 高 内
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诊 ” 开 展有 针 对 性 的 创 业 教 育 。要 ,
充 分 发 挥 和 挖掘 企 业 家 成 功 创 业 对 高 职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创新创业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成为了当今教育体系亟需关注的焦点。
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共青团作为组织和引领大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也需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形式。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了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前景。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大学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摇篮,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校内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而不是留在传统企业工作。
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只有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和市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共青团一直致力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并健康地成长。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共青团也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来引导学生接触创新创业知识。
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知识宣讲、创新创业沙龙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信息,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高校共青团可以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
课 程 体 系 的 建 设 是 解 决 问 题 的关
键, 为此 , 笔者 进行 了如下研 究 。
育 是 一种 教学 理念 与模 式 。创新 创 业 教 育 要 面 向全体 学 生 . 融人 人 才
《 教 育 部 关 于 大 力推 进 高 等 学 校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和 大 学 生 自主 创
业 工作 的意见》 指 出“ 创 新 创 业 教
与 创 业 能 力 的 人 才 成 为 摆 在 我 们
面 前 的一 项 重 要 任务 . 而创 业 教 育
群都 能 创 业 . 但 现 在我 们 具 备 知识 和 能力 的大 学 生 ,却 反 而不 想 、 不 敢创业 呢?至 于大学 生创 业成 功率
面。
业 潜 力 的创业 计 划 . 直接 进 行 商 业 接洽、 投资 , 全 力 推 动 大 学 生 创 业 项 目的实 现 。
参 考 文 献
1 林 明 惠 .大 学 生创 业教 育 的 现 状 分 析
业 实践 体 系 实证 研 究 『 J ] . 中 国 青 年研
究, 2 0 1 1 ( 7)
பைடு நூலகம்虽 然 创 业 教 育 在 我 国 高 校 已
开 展 了 十多 年 . 但 我 国的创 业 教 育
水 平 仍然 处 于初级 阶段 其 表 现主
要 在 于大 学 生 创业 的 比例 还 很低 .
创 业 成 功 率 低 也 是 造 成 大 学 生 不
愿不 敢创业 的主要原 因 1 . 2 课 程 体 系 建 设 是 成 功 推 行 创 业教 育的 必 由之路
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途径研究

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途径研究【摘要】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的责任和重要工作内容。
本文试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意义、优势,探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团组织大学生创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与鼓励,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还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正是十八大精神的体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笔者认为,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积极作为,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广泛开展创新创意能力培养,正是体现了团组织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的职能。
因此,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的工作内容。
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改革等实际情况,团组织如何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是值得每一个共青团干部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意义(1)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是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自身要求。
在2008年团中央召开的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座谈会上,对学校共青团战线的工作体系就进行了调整,明确提出“共青团学校战线服务育人的任务,重点要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入手”。
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成长服务”方面的工作内容之一主要就是要以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为龙头,积极探索其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
(2)高职院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其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技能、专门性人才,走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不长的办学历程中,国家对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提出了迫切的希望。
而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谋而合,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表现、需要和突破口。
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新探

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新探[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高等职业院校也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实施。
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就业情况,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可行性,探索了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的新措施。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辅导高职学生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令人担忧。
在创业教育提出后,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创业,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每年的创业人数逐渐增长,这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辅导,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实施创业教育,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创造积极的创业氛围等,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品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而且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对于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亦是就业辅导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精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创业教育是在经济高度发展而就业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为未来的人才培育指明了方向,高职教育是以培育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从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创业教育乃是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一个理念,主要是指培养青年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等。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创业教育的含义,有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求职,有的认为是在外界没有提供就业机会时,学生勇于自己创业等。
其实,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本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对于什么是创业、创业的途径和方式等进行了解。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第35卷第5期2020年9月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Vol.35,No.5Sept2020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陈惠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广东深圳518000)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步入系统反思、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该文聚焦高职院校学生群体,通过剖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及其成因,以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分析共青团的育人优势,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和路径,以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创新创业;机制和载体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38X(2020)05-0005-04On the Approaches to be Serve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b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New SituationCHENHui-jun(Youth League Committee,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Guangdong518000)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systematic reflection and in-depth promotion.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dilemma and causes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 and paths to serv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y in-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in order to enhanc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munist Youth League;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mechanism and carrier创新创业已然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国家搭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正在吸引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新时代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策略

112现代交际·2019年14期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ZD2018009)。
作者简介:王春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新时代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策略王春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优势,全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针对高职院校共青团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共青团学生创新创业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共青团服务 创新创业 策略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4-0112-02高职院校需要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自身特长,为创新创业提供内容,创建高职院校共青团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院校共青团服务创新创业队伍。
一、创新高职院校创业服务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促进自身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形式,推动新技术发展,形成创造意识,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个体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生产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潜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身创造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活动。
加大推进高校共青团服务进程,促进大学生创业。
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高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优势,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推动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
各高校需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创业氛围,各地高校需要积极把握大学生需求,根据共青团服务,推动高校服务制度,推动学生创业政策,建立大学生服务创业综合信息平台,扶持大学生创业,充分利用共青团,加强创业宣传,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
如,在别人为就业烦恼时,某高校毕业生自己当起老板。
该生在大学时期就关注校园市场动态,一天,该生发现了商机。
共青团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及作用探析

共青团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及作用探析作者:蔡颖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6期就业为民生之本,近年来随着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
而创业,是更好的完成就业工作的点睛之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学校的稳定。
共青团作为联系党和青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职学生创业问题上拥有自身优势。
一、我国创业教育始末国外的创业教育开展较早,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清华大学在1997 年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创了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先河。
随后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逐渐开设了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的指导课。
2000年后,高职院校逐渐重视毕业生的创业工作。
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类大赛也进入到学生视野。
2002 年 4 月,我国教育部正式明确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九所高职院校为创业试点院校。
随后,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逐渐重视,陆续出台了高职学生创业相关优惠政策的措施,例如简化创业审批手续;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税收来支持高职学生创业。
政府的逐渐重视,引导了高职学生的创业正规化、多源化,政府的政策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给与了政策扶持和鼓励,高职院校也逐渐加强了创业教育的分量,创业教育的作用日益彰显。
二、目前我国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虽然创业问题越来越受重视,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创业教育中有几个短板尚需加强:首先,我们目前的创业教育没有完善的体系和课程。
创业教育是一门体系,它包括的内容和层次丰富,是一个综合课程,一系列复杂的教育课程。
需要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创业实践活动中。
当前所编写的创业教材,多从理论出发,理论大于实践。
仅仅举些创业实践成功相关案例,不具有操作性和可比性。
目前只有武汉个别高职院校开设创业教育相关专业,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此专业资质。
其次,缺乏创业专业教师。
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作为高校共青团组织,我们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创业精神则是指引大学生勇于创造和创新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在毕业后自主创业或者有更好的就业选择。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可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更具竞争力。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在当前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给大学生。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创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市场需求和创业环境,灵活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创造就业机会和创业项目。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同时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高校共青团将继续加强与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玲敏陈燕陈洁陈佳丽(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盐城224005)摘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各高职院 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糢式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仍然存在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不规范、创新创 业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团学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校共青团组织能在“一心双环”格局 下,利用自身健全的组织结构优势、校内外资源整合优势、丰富的实践载体优势,打造专业社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 业课程教学:开展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搭建“竞赛-实践-创业”三维教育平台等方式,有效弥补目前高职院 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不足。
关键词一心双环共青团创新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20.11.039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of H 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One Heart and Two Rings** ------Take Yancheng Indust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CHEN Lingmin, CHEN Yan, CHEN Jie, CHEN Jiali(T extile and G arm ent C o lle g e o f Y ancheng Industrial V ocation al and T ech n ica l C o lle g e, Y an ch en g, Jian gsu 224005)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alent strategy must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mad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s on the mode and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imperfect talent training system,non-standar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lack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ources.I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k of youth League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Under the pattern of"one heart and two rings",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the university can make 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sou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rich practical carrier to buil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nd integr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Carry out student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qualities;the construction of"competition-practice-entrepreneurship"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platform and other ways to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Keywords one heart and two rings;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工作必须从严治团,发挥好思想引领、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作用的重要讲 话精神,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印发了《高校共 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这是推进基层团组织制度改革和组织结 构完善的重要举措。
高职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学术论坛 /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110高职院校学生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团组织,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青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创新创业实践的基本主体。
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必然要求共青团以更为合理地方式参与到“双创”教育体系中来,在学生“双创”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高职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1.1 共青团自身职能的决定作用在共青团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来。
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中,有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群体,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层面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党中央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提出的新型战略,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善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作为先进青年群体的组织,共青团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和带动作用,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双创”实践活动中来,是高职共青团肩负的时代责任。
1.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体系完善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撑模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管理模式中,对学生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足,以此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方面问题。
创新创业体系的提出,为高校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方向指引,不同地区和高校通过政策方面的支持,为解决高校学生就业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创新创业体系完善是以高校各个层面的支撑为基础的,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支持,这一体系都是不完善的,对创新创业推进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青年学生的先进组织,共青团必然要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创新创业体系构建中来,为创新创业体系完善起到自身应有的支撑作用。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现实问题2.1 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创新创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型教育理念,其具体实施需要各个层面机制的有效保障。
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

教育理论研究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何丽;(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50)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解决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可以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视角的基础上,从构建大学生领导力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和意义;开发大 学生领导力基础课程;借助社团及竞赛平台锻炼大学生领导力;建立激励奖励制度方面着手。
关键词:共青团大学生领导力创新创业!、大学生领导力内涵及作用(一)大学生领导力的内涵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要成为创新创业 型人才,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
尽管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市场的活力已经被激发,但创业公司存活率却非常 低,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团队领导力。
要有效破解创 新创业的困局,实现创业企业从无到有、从1到N的突破,需 要加大对领导力教育的推广力度&!'。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 领导力的解释存在比较多的争议,但也有共通的 。
有学大学生领导力的众多 为 :一是“力”,为大学生领导力是在学 生活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学生具备或需要掌握的一系 力&2]。
是“”,认为大学生领导力是一 大学生实现 目团目的&$'。
“力说”的在 对 担任领导角色的学生,对狭窄。
“”的在大学生领导力的具 。
大学生领导力有重要 。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为视角”,这有别于其他以商业 领 、、军 为对 的领导力 。
、,大学生领导力 的要也有 。
大多 领导力比,大学生领导力是非 力 的,非 力 的。
大学生领导力须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阶段、的特。
有大学生领导力的定,比学大学生领导力 的定义,在一定环境中,大学生通 的资源 实现 、团队或组织目标的能力[3](12)。
上述定义包含两个信息:第 一,学校是大学生领导力 的主要场所;第二,系是大 学生实现目的重要工具。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性探讨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创新性探讨胡蔼贇(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德令哈市,817099)摘要: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文章从高职院校办学和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出发,对高职校园文化、办学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等内容的全方位变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创新性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8)03-0052-0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变革及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团组织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为了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技术精英,相关高职院校就要提升自身的改革创新意识,积极建设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完善现有的办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满足新时期团建工作的需要,帮助高职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
一、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共青团建设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一,共青团组织引导青年的路径太窄。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校园与社会大环境距离的缩短,新潮流、新思想对青年有着较大影响,开放性、流动性的问题增多,而当前共青团组织对于青年团员的实践引导还有待创新。
其二,就目前高职院校而言,青年团员规模较大,而团员干部只有少数几名且由年轻教师担任,由于他们有本身较重的教学任务,极少有空余的时间来创新组织建设,此外,团组织的服务还只是注重任务化、内容化,而对于当前青年更注重的交友、创业等需求难以满足,因此,团组织在组织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其三,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模式相对落后,一方面,由于繁重的团务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使得上级团组织下达的要求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并未得到响应。
这些问题对于共青团凝聚力的发挥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且阻碍了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打击青年团员的创新性与活力性[1]。
二、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创新路径(一)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组织形式创新其一,建立网络型团组织。
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18.243高校共青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考探究安书仪 徐岳(徐州医科大学 江苏徐州 221004)摘 要:目前社会与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然而创新创业评价制度缺失、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激励机制不健全、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该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大学生 创新创业中图分类号:G647.38;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c)-0243-02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主要经历了萌芽产生、步入正轨、整顿深化和全面完善4个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萌芽产生,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依托,开展各式各类课外活动——学习、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使大学生在科研、艺术、体育等多方面培养兴趣、深化能力[1]。
1989年下半年,以各大高线共青团委员会牵头开展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步入正式轨道。
至此之后,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勤奋学习、迎接挑战”为宗旨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逐渐成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代表赛事,逐渐作为各大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整合的一个重要平台。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为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1999年,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正式召开,意味着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再次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进入整顿深化阶段。
在此期间,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转向以实际科技为背景、跨学科团队之间的综合能力较量,以及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的创业筹备和促进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实践性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共青团创业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
摘要:创业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团组织建设的切入口和突破口。
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点,探索“三段式、五结合、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团组织建设,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共青团创业教育创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国务院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省市也纷纷对推进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专门的部署。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高职院校更要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这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
据此,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挖掘校内外资源,协同创新,建立“三段式、五结合、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从而促进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为我校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新、最终具备创业素质的一个平台和环境。
一、机电学院团组织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涵
“三段式、五结合、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学院应对新形势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而开展起来的。
学院将学生的创新创业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式创业教育。
课程式的创业教育对象定位在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各学科内渗透创业教育,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相同的认知:即了解创业可以是一种职业选择,每个人都可能创业成功等。
第二阶段:实践式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的运作纳入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框架中,结合校内外、课内外学生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等进行各类创业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综合式创业教育。
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施科技英才计划,资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创办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和技术咨询,使学生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化。
同时我校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与“专业、企业、校友资源、技能竞赛、实习”五结合的机制,通过建设校内外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物质保障;通过“双休日工程”,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活动平台;通过评选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立项扶持学生创业实践;通过培育创新型教师团队,提高创业教育“软实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提升创业工作影响力;从而,确保创业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宣传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创业教育作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越来越多领导的重视,但是学生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却不高。
具体表现在,其一是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了解程度较低。
在调查中发现仅有51.9%的学生了解本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其二是部分学生创业知识匮乏,创业意识薄弱。
其三是创新转换率低,学生创新精神有待加强。
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囿于传统的思想观念,不敢承担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外界推动力量不足。
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引导青年”的重要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合理的人才培养思路与目标定位是创新创业
教育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现阶段大多数高校过于追求办学规模,对于内涵
发展不够重视,尤其对于学生创业教育,往往会出现“重表面轻质量”的怪象。
同
时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抽象的创业理论教学中,忽视创业实践指导。
此外,在高校共青团组织中,相对缺乏专业化的学生创业活动指导教师,有些教师本身
也不具备创新性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也没有参与相关培训会议和进修活动,
无法将专业优势渗透到对学生创业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去,创业教师队
伍先天不足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3.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有待进一步均衡分配。
调查显示,部分高校投入管理创
新创业经费却不足技能创新创业经费和师资创新创业经费的一半,课程建设、教
材建设、专业建设、教改研究等项目经费不足,极易造成创业教育过程中大量实
践活动与理论相脱节。
4.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课程体系不健全是创业教育体系中存
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较为分散、单一,创业实践课程缺乏
有效实施载体,从而导致课程学习无法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课程内容也难以落
实到到对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培养,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三、以机电学院创业教育体系为基础,优化高职院校团组织创业教育体系的
建议
1.拓展高校共青团职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创业教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1)引导学生明确创业目标。
创业教育不仅仅要培育“创业者”,也要培育“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即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品质。
而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学习环境,利用宣传阵地优势以及借
助学生社团各类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助其明确创业目标。
(2)利用共青团各类社会与市场调研活动,指导学生对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满足市场需求。
(3)力求课程设置多样化、个性化,必修和选修相结合,强调课程实践性,鼓励学生在创业中发挥创新意识,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生产符合市场发展的产品,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提高其创业成功率。
2.优化共青团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创业教育师资基础。
优秀的创业教育
师资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高职院校要注重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逐步形成
一支跨学科、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一方面,为了避免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学校应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知识理论和实践培训,另一方面,在具体教
学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创业教育教学要求,规定教师根据课程体系进行规范教学,避免照本宣科,促进创业教育的规范化与实践化。
3.合理分配创业教育创新资金,促进资金有效运用。
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需
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一是要拓宽创业教育资金来源渠道,继续投入研究和创业经费,增加资金额度和受益面,推动和保障创业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与协调;二是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资金存在分配不均特别是管理创新创业
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实行管理创新创业资金拨付计划单列,推进创业教育教
材建设、专业建设、课题建设等联动发展。
4.将共青团指导思想与创业教育思想有机结合,为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1)要尽快将共青团主导下的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要使
创新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接轨,突显高职院校学科特色。
(2)要充分利用共青团第二课堂教育这一平台,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
践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创业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创业教育活动中去。
同时,
也要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创业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利用共青团各
种社会实践平台设计出体现教育时代性和层次性的创业课程。
参考文献
[1]王世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科学体系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7,(2):62-63。
[2]骆秋琴林银谢志远等农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
教探索,2013,(5):147-150。
[3]雷俊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4):149-150。
[4]梁艳清高桂英.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0,12,(3):64-67。
[5]钱艳芬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2,(6):146-147。
[6]郭艳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07,(9):140-141。
[7]王平协同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30):9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