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同步备课套餐之物理教科版选修3-4讲义:第2章 机械波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波的产生条件,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横波和纵波的概念. 3.知道机械波传播的特点.4.掌握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
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
[导学探究]如图1所示,手拿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一次,使绳上形成一个凸起状态,随后形成一个凹落状态,可以看到,这个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如果在绳子上某处做一红色标记,观察这一红色标记的运动.(1)红色标记做什么运动?(2)为什么会看到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图1
答案(1)红色标记做上下振动(2)绳子一端振动,带动绳子上相邻部分振动,依次逐渐引起整个绳子振动,由于后面的点总是比前面的点落后,所以会看到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知识梳理]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以绳波为例)
(1)绳上的各小段可以看做质点.
(2)由于绳中各部分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弹力联系着,先运动的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的运动,依次传递,使振动状态在绳上传播.
2.介质
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
3.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产生的条件
①要有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即波源.
②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3)机械波的特点
①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并且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动越滞后.
②各质点振动周期都与波源振动周期相同.
③介质中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④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而介质的每个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⑤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在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
[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波的传播方向就是质点振动的方向.(×)
(2)当绳波向右传播时,质点也随着向右迁移.(×)
(3)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一定有机械波.(×)
(4)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递过程.(√)
(5)在绳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波源停止振动,波也停止传播.(×)
二、横波与纵波
[导学探究]如图2所示的绳波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3所示的弹簧波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2
图3
答案垂直平行
[知识梳理] 1.波的分类
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常将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2.横波
(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2)标识性物理量
①波峰:凸起来的最高处. ②波谷:凹下去的最低处. 3.纵波
(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2)标识性物理量
①密部:介质中质点分布密集的部分. ②疏部:介质中质点分布稀疏的部分. 4.简谐波
如果传播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种波叫做简谐波.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2)在纵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3)声波是纵波,地震波是横波.(×)
(4)横波有波峰和波谷,而且波峰和波谷是相互间隔的.(√)
一、机械波的特点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规律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描述:
(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 (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
(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 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
例1 (多选)如图4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O 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 ,从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T
4
质点1
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
B .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
C .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的位置时落后T
4
D .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 答案 ACD
解析 从题图可知,质点9是图中距波源最远的点,尽管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但起振时刻最晚,故A 正确,B 错误;质点7与质点8比较,质点7在质点8的前面,两质点的振动步调相差T
4,故C 正确;质点9比质点1晚2T 开始起振,一旦质点9起振后,质点1、9的振
动步调就完全一致,故D 正确.
针对训练1 (多选)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 .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 .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
D .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E .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动频率越小 答案 ABC
解析 波源依靠介质中各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使质点依次振动起来,且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选项B 、C 正确;质点只在它们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它们振动的频率均与波源的频率相同,选项A 正确,E 错误;波在传播过程各质点不随波迁移,选项D 错误.
二、振动与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振动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波动是大量质点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
(2)运动成因不同
振动是质点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平衡位置,同时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的作用.波动是由于介质中质点受到相邻质点的扰动而随着运动,并将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各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各个质点都受到回复力作用.
(3)运动性质不同
质点的振动是变速运动,在同一介质中波动的传播速度不变.
2.联系
(1)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2)有波动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3)波动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的周期,波动和振动都是周期性运动.
例2(多选)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答案AB
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质点的振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A和B正确;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给了介质,振动就会在介质中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传播波源振动的运动形式,不会随波源停止振动而停止传播,选项D错误.
针对训练2(多选)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振动就是机械波,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
B.有机械波,则一定有机械振动
C.机械波就是质点在介质中的运动路径
D.在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都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答案BD
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即机械波,A错;波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波源,二是要有介质,所以,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B对;在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
随波迁移,C错;离波源较远的质点依靠前面质点的带动,所以频率、振幅相同,D对.三、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
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
判断方法一:带动法
由波的形成原理可知,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先振动质点的运动,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而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时,可在波源一侧找与该质点距离较近的前一质点,如果前一质点在该质点下方,则该质点将向下运动(力求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否则该质点向上运动.
判断方法二:上下坡法
如图5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如A、D、E;“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如B、C、F、G、H.
图5
判断方法三:同侧法
如图6所示,波形图上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像同侧.
图6
例3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7所示.由此可知:
(1)若波从左向右传播,则质点a向什么方向运动?
(2)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b向什么方向运动?
(3)若质点c向上运动,则波向什么方向传播?
图7
答案(1)向上(2)向下(3)向左
解析解法一:带动法
(1)a前面相邻的质点在a的上方,所以a向上运动.
(2)b前面相邻的质点在b的下方,所以b向下运动.
(3)若质点c向上运动,说明c右上方的质点带动质点c,即波源在右面,所以波向左传播.解法二:上下坡法
(1)若波从左向右传播,则质点a处于“下坡”,故质点a向上运动.
(2)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b处于“上坡”,故质点b向下运动.
(3)若质点c向上运动,则质点c处于“下坡”,故波向左传播.
解法三:同侧法
(1)先在质点a上标出波的传播方向(向右),再根据“同侧法”,可知质点a向上运动.如图.
(2)先在质点b上标出波的传播方向(向左),根据“同侧法”,可知质点b向下运动.
(3)先在质点c上标出向上的振动方向,根据“同侧法”,波的传播方向向左.
1.(多选)关于机械波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波动需要两个条件:波源和介质
B.波动过程是介质质点由近及远移动的过程
C.波动过程是能量由近及远传递的过程
D.波源与介质质点的振动都是自由振动
答案AC
2.(多选)下列有关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体做机械振动,它周围的介质中就一定产生机械波
B.波源停止振动后,已形成的机械波仍能在介质中继续传播
C.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机械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参与波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D.振动是变速的,波动是匀速的
答案ABC
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选项A正确;由于机械波已在介质中形成,当波源停止振动,已振动的质点又形成新的波源,使机械波仍在介质中传播,选项B正确;由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可知,选项C正确;波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会匀速传播,选项D错误.
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水平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a 、b 、c 为三个质点,a 正向上运动.由此可见( )
图8
A .该波向右传播
B .c 正向上运动
C .该时刻以后,b 比c 先到达平衡位置
D .该时刻以后,b 比c 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答案 AC
解析 由波传播的规律知质点的振动是由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由题图知a 质点向偏离平衡位置的方向移动,说明a 质点左侧质点先于a 质点振动,波是向右传播的,选项A 正确;波向右传播,由“同侧法”可知质点c 向下运动,故选项B 错误;b 质点正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故b 比c 先到达平衡位置,选项C 正确;c 比b 先到达偏离平衡位置的最远处,选项D 错误.
4.如图9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垂直直线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 =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T
4
时,质点1到达最上方,质点5开始向上运动.问:
图9
(1)t =T
2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
(2)t =3T
4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3)t =T 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各质点在各时刻的运动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由图甲可知,t =T
2时,质点8未到达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
(2)由图乙可知,t =3T
4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3)由图丙可知,t =T 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6正在向上振动.
一、选择题
1.(多选)关于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前一个带动它振动的质点的振动 B .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的质点不能 C .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D .机械波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答案 ACD
解析 机械波的传播过程是波源振动形式的传播过程,介质中各质点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A 、C 、D 正确,B 错误. 2.有关纵波与横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相同 B .对于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C .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只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 答案 B
3.一小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中央,圆形波纹一圈圈向外传播,有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则树叶( )
A .逐渐漂向湖心
B.逐渐漂向湖畔
C.上下振动
D.沿树叶所在的圆圈做圆周运动
答案 C
4.(多选)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质点要相互做功
B.对于机械波,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C.波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
D.除波源外,波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
答案ACD
解析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中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使波源的振动形式与波源的能量向远处传播而形成的,前、后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而相互做功,故A正确;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因此B错;波源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每个质点的频率都与波源频率相同,并且都“仿照”波源振动,故C、D正确.
5.关于振动和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
D.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 A
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所以有机械波必定有机械振动.但如果只有振动,而没有介质的传播就不会有机械波的产生.因各质点的振动都是重复波源的振动,不论距波源远近,振动的快慢都一样;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6.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这是因为()
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
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
答案 B
解析由于声波是机械波,而机械波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可是月球上没有,所以声音无法传播.
7. (多选)一列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则图中a、b、c、d四点在此时刻具有相同运动方向的是()
图1
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
答案BC
解析若波向右传播,则a、d向上振动,b、c向下振动;若波向左传播,则a、d向下振动,
b、c向上振动.
8.如图2所示是一列沿着绳向右传播的绳波波形,此时波刚传到B点,由图可判断波源A点开始的振动方向是()
图2
A.向左B.向右
C.向下D.向上
答案 D
解析由于波刚刚传到B点,所以B点此时的振动方向就是波源的起振方向,由题图根据波的传播与质点振动的关系可以知道,B点此时正向上振动,所以波源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向上,选项D正确.
9.(多选)下列图中正确的波形是()
答案BC
10.振源A 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 =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3所示.规定绳上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则P 点的振动图像是( )
图3
答案 B
11.如图4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距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 =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质点振动周期为T .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5开始运动,此时质点1已发生的位移为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A .t =T
4时质点5的运动方向向下
B .t =T
2时质点7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 .t =3T
4时质点5运动的路程为3x
D .t =T 时质点9向下运动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2.如图5所示是沿绳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
图5
(1)此时B 、D 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分别如何?
(2)________点正处于波峰,它此时具有最________(填“大”或“小”)的位移,最________(填“大”或“小”)的加速度,最________(填“大”或“小”)的速度. (3)已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则最短经过________,A 点回到平衡位置. 答案 (1)B 点向下,D 点向上 (2)C 大 大 小
(3)T 4
13.如图6甲所示为波源的振动图像,图乙为均匀介质中同一条直线上等间距的质点在t =1 s 时的振动状态,其中质点4刚开始振动.请画出t =5 s 时质点的振动状态.
图6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根据波传播的规律,t =5 s 时,波源出现在波峰,质点16起振.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