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小兔做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详案《小兔做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兔子去朋友家的路线,感知空间方位。
2.能够按照指定的路线找到小兔子的家,培养空间方位感和逻辑思维。
3.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空间方位,按照指定路线找到小兔子的家。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逻辑思维。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子玩偶、小熊玩偶、小狗玩偶、小猫玩偶;路线图;树林、小河、草地等场景图。
2.环境准备:布置教室,划分出不同区域,模拟小兔子去朋友家的场景。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偶,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主题。
2.情境创设
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做客》,让幼儿了解小兔子去朋友家的路线。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讨论小兔子去朋友家的路线,培养空间方位感。
3.操作探索
教师分发路线图,让幼儿按照指定路线找到小兔子的家。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交流空间方位的感知。
4.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小熊、小狗、小猫玩偶,创设小动物们一起游戏的情境。
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小动物们的位置关系,如“小熊在小兔子的右边”,“小狗在小熊的后面”等。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动物们一起游戏的场景,巩固空间方位知识。
教师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感知空间方位,按照指定路线找到小兔子的家。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操作探索和活动延伸,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逻辑思维得到了锻炼。
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表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感知空间方位,按照指定路线找到小兔子的家。
教师引导对话: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小兔子找到它的朋友家好吗?小兔子先是要走过一座小桥,然后往左拐,你们能告诉我往左拐是什么方向
吗?”
“对了,往左拐就是向东走。
那我们看看地图,小桥的东边是什么地方呢?哦,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那小兔子从花园再怎么走才能到小熊家呢?”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逻辑思维。
教师引导对话:
“现在,我们把小兔子的家和它的朋友们家的位置放在这张地图上。
谁能告诉我,小兔子从家出发,先往哪个方向走,然后再往哪个方向走,才能到达小熊的家呢?”
“对了,先往北走到小河边,再往西走到小熊家。
那如果小兔子想要去小狗家,它又该走哪条路线呢?”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偶,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对话:“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子今天想去做客,可是它不认识路,你们愿意帮助小兔子找到它的朋友们家吗?”
2.情境创设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讨论小兔子去朋友家的路线,培养空间方位感。
教师对话:“小兔子先是从家里出发,往北走到了小河边,然后要怎么走才能到小熊家呢?”
3.操作探索
教师分发路线图,让幼儿按照指定路线找到小兔子的家。
教师对话:“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地图,现在请你们仔细看看,从起点出发,按照小兔子要走的路线,找出小熊的家在哪里。
”
4.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小熊、小狗、小猫玩偶,创设小动物们一起游戏的情境。
教师对话:“现在小兔子找到了小熊的家,我们还看到小熊、小狗和小猫都在这里玩。
谁能告诉我,小狗站在小熊的哪个方向?”
教师对话:“今天我们帮助小兔子找到了它的朋友家,你们觉得做小兔子的朋友感觉怎么样?在帮助小兔子的过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差异,教学中应给予个别关注,耐心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2.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确保幼儿能够理解空间方位的概念。
3.鼓励幼儿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来学习数学,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地感知和理解空间方位。
4.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5.对于操作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路线和方位描述。
6.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
难度,确保教学内容既能挑战幼儿,又不会让他们感到挫败。
7.强调团队合作,鼓励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