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甘肃省2012年科技活动周”活动中,由兰州分馆设计制作的“清洁绿色能源”专题展览引起与会各方关注。
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风能
C.地热能
D.石油
2.“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
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3.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H2、CO、CH4是三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H2是理想的燃料
B.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C.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上述三种气体
D.CO作燃料的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处
5.有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③急速地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
6.有以下四则报道,其中不具有科学性的是()
A.一老汉家中煤气泄漏,因拉亮电灯寻找漏气原因而引起爆炸,并引发大火
B.雷雨季节,某村有一棵内部被虫蛀空的老柳树突然起火,烧毁
C.有一疏通管道的工人,在疏通煤气管道时,因充入氩气而引起火灾并发生爆炸
D.化纤衣服摩擦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易燃、易爆物,因此在加油站、面粉厂等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衣服
7.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和
B.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
C.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8.宇宙飞船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固体混合物作燃料。
点燃时,铝粉被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 N2↑+4H2O+Cl2↑+2O2↑。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飞船飞行
C.该反应有能量形式上的变化
D.在反应中铝粉作催化剂
二、填空题(共21分)
9.(5分)2011年4月8日凌晨3时10分,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内,两辆装载近40吨危险化学品——190号溶剂油的重型油罐车由于追尾发生燃烧爆炸,当场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迅即赶到的救援官兵,佩戴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
到5时30分,隧道内明火被全部扑灭。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190号溶剂油”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 )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190号溶剂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
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10.(5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由上表资料分析,丙烷和丁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________态(填“气”、“液”或“固”);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_______性。
(2)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8g丁烷充分燃烧所需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含碳气体的含氢量越高,相同条件下充分燃烧时产生CO2就越少。
比较甲烷、丙烷和丁烷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可以看出最洁净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气体燃料具有价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①若灶具上的风板调节不好,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充分,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水或做饭时,人不要远离灶具。
如果火焰熄灭而又没有及时关闭燃气灶,可燃性气体会在厨房里扩散,遇明火会有发生________________危险。
12.(5分)小辰和小昕看到一则新闻:2011年12月15日,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
火。
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请教老师后获知: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且遇水会产生气体。
于是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反思】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灭火方法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9分)
13.(9分)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具有可燃性。
甲、乙两小组学生为了确定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他们分别将乙醇在氧气中点燃,再用燃烧后的混合气进行如下实验。
甲、乙两小组的实验顺序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说明:新鲜鸭血是指先加入抗凝剂,再用水稀释后的鸭血,它遇O2呈鲜红色,遇CO2呈暗红色,遇CO呈胭脂红。
(1)甲小组确定乙醇燃烧的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乙小组确定乙醇燃烧的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甲、乙两个小组确定的产物为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把A、B两个装置顺序对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出一种合理使用燃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小组同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6分)
14.(6分)小华想测定某锌粒样品的纯度,他取了样品8g放入100g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杂质不与酸反应),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107.8g,求:
(1)该反应过程生成氢气有_____________g;
(2)求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