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热的测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 量损失较大
问题探究
4、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 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问题探究
5、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 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变 小
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
3、含有足量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的
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
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D)
A.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 ΔH=-11.46 kJ/mol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 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 D.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 ΔH=-57.3 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H2O ΔH=-57.3 kJ/mol
酸碱中和热的测定
1、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 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研究条件:稀溶液 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生成物及其物质的量:1mol 放出的热量:57.3kJ/mol
H+(aq)+OH-(aq)=H2O(l);H = -57.3 kJ/mol
注:强酸与弱碱反应,强碱与弱酸、弱酸和弱碱 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小于57.3KJ/mol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 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偏__小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概念辨析
2、若将1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 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分别为△H1、△H2 、△H3 ;则三者的大小 关系为 △H1> △H3 > △H2 。
(4) 数据处理
(5) 重复以上实验两次
[议一议]
你所测得的数据是否为57.3kJ/mol, 若不是,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
2.药品的选用不当引起的误差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 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 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反应原理: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测定方法
本实验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 的变化,计算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并由此 求得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 4、实验药品:
0.50 mol/L的盐酸和0.55 mol/L和的 氢氧化钠溶液
5、实验仪器:简易量热计
6、实验步骤:
(1).组装量热器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 (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 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 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 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 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 上图所示。
E.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 液
谢谢
(2) 药品取用
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3) 酸碱混合
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 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立即盖上 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 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H = - 56.85 KJ/mol
50mL 0.5mol/L 的HCl与50mL 0.5mol/L 的NaOH,相混合,混合前两溶液 的温度均为15 ℃,反应后溶液温度变为 18.4 ℃。试通过计算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 反应方程式。(溶液密度均为1g/mL,水的 比热容为4.18J/g ·℃,溶液用符号”aq” 表示)
3.实验原理
实验时,先测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起始温度,求其平均
温度t1,两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读取混合液温度t2。为了使计
算简便,可以近似地认为:
(1)0.5 mol/L盐酸和0.55 mol/L氢氧化钠的密度都是1 g/cm3, 则:50mL盐酸质量m1=50 g,50mL氢氧化钠质量m2=50 g。近似 认为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C),所以中和反应放出的 热量是:
Q=(m1+m2)×c×(t2-t1)=0.418(t2-t1)kJ。
(2)又因50 mL 0.5 mol/L盐酸中含有0.025 mol的H+,所以跟 0.025 mol的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 mol的水,放出热量 为Q(ΔH=-Q),所以:
中和热ΔH=-0.0Q25=-0.4108.0t22-5 t1kJ/mol。
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 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 而引起误差。
问题探究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 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减少热量损失
问题探究
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 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 能缓缓倒入?
减少热量损失
问题探究
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 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
行实验
变小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
进行实验
变小
④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 不 变
概念辨析
一、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50 mL 0.50 mol/L盐酸 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 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 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 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 值__偏__小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 比,所放出的热量_不__相__等___(填“相等”或“不 相等”),所求中和热相__等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简述理由: _因__为_中__和_热__是_指__在_稀__溶_液__中_酸__跟_碱__发_生__中_和__反_应__生_成__1_m_o_l___ _H_2O_所__放_出__的_热__量_,__与_酸__和_碱__的_用__量_无__关____。
问题探究
4、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 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问题探究
5、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 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变 小
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
3、含有足量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的
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
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D)
A.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 ΔH=-11.46 kJ/mol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 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 D.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 ΔH=-57.3 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H2O ΔH=-57.3 kJ/mol
酸碱中和热的测定
1、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 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研究条件:稀溶液 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生成物及其物质的量:1mol 放出的热量:57.3kJ/mol
H+(aq)+OH-(aq)=H2O(l);H = -57.3 kJ/mol
注:强酸与弱碱反应,强碱与弱酸、弱酸和弱碱 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小于57.3KJ/mol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 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偏__小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概念辨析
2、若将1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 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分别为△H1、△H2 、△H3 ;则三者的大小 关系为 △H1> △H3 > △H2 。
(4) 数据处理
(5) 重复以上实验两次
[议一议]
你所测得的数据是否为57.3kJ/mol, 若不是,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
2.药品的选用不当引起的误差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 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 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反应原理: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测定方法
本实验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 的变化,计算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并由此 求得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 4、实验药品:
0.50 mol/L的盐酸和0.55 mol/L和的 氢氧化钠溶液
5、实验仪器:简易量热计
6、实验步骤:
(1).组装量热器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 (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 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 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 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 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 上图所示。
E.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 液
谢谢
(2) 药品取用
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3) 酸碱混合
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 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立即盖上 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 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H = - 56.85 KJ/mol
50mL 0.5mol/L 的HCl与50mL 0.5mol/L 的NaOH,相混合,混合前两溶液 的温度均为15 ℃,反应后溶液温度变为 18.4 ℃。试通过计算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 反应方程式。(溶液密度均为1g/mL,水的 比热容为4.18J/g ·℃,溶液用符号”aq” 表示)
3.实验原理
实验时,先测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起始温度,求其平均
温度t1,两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读取混合液温度t2。为了使计
算简便,可以近似地认为:
(1)0.5 mol/L盐酸和0.55 mol/L氢氧化钠的密度都是1 g/cm3, 则:50mL盐酸质量m1=50 g,50mL氢氧化钠质量m2=50 g。近似 认为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C),所以中和反应放出的 热量是:
Q=(m1+m2)×c×(t2-t1)=0.418(t2-t1)kJ。
(2)又因50 mL 0.5 mol/L盐酸中含有0.025 mol的H+,所以跟 0.025 mol的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 mol的水,放出热量 为Q(ΔH=-Q),所以:
中和热ΔH=-0.0Q25=-0.4108.0t22-5 t1kJ/mol。
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 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 而引起误差。
问题探究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 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减少热量损失
问题探究
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 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 能缓缓倒入?
减少热量损失
问题探究
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 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
行实验
变小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
进行实验
变小
④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 不 变
概念辨析
一、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50 mL 0.50 mol/L盐酸 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 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 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 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 值__偏__小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 比,所放出的热量_不__相__等___(填“相等”或“不 相等”),所求中和热相__等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简述理由: _因__为_中__和_热__是_指__在_稀__溶_液__中_酸__跟_碱__发_生__中_和__反_应__生_成__1_m_o_l___ _H_2O_所__放_出__的_热__量_,__与_酸__和_碱__的_用__量_无__关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