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高三文综第三次模拟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1—2012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24.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5.近年,不少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

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26.‘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
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的原因不包括
A.举制度盛行B.的兴起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商品经济的发展
27.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
大全》规定“不得强化训练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B.立法的完整性
.立法的出发点D.打击犯罪的效果
28.上海师范大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运动的“民主与”思想
29.在中国最早公开报道以袁世凯为民国大总统消息的是革命派的刊物——《民立报》。

1911年10月21日,该报在“欧洲关于中国革命之电报”栏内报道:“《每日镜》(DyMrrr)、《伦敦晚报》(LdEvrgN)及其他各报宣言孙逸仙已选袁世凯为第一总统。


《民立报》的立场是认为
A.袁世凯利用中外舆论达成其篡权日的
B.英美两国推动了“南北议和”
.国内外舆论认为袁世凯是总统的合适人选
D.民主选举已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30.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

但在1962一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农村的“左”倾错误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强化训练本完成
31.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设计者将画面
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周的会面、参观长城以
及观看歌舞演出。

在设计者看
A.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
B.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中美是可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
D.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
3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各项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强调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33.右为《英国中央财政支表(单位:百万)》。

这一时期英国中央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耗资巨大
B.议会改革导致行政开支过大
.与法国争霸使开支猛增
D.政府投资研,推动工业革命
34.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报道,r日前的一份专家小组报告指出,欧盟对中国输欧螺丝和螺栓采取一刀切同别关税的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规则。

这说明
A.世界贸易自由的目标已经实现B.公正合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欧盟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D.世贸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35.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

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

”这是因为
A.历史是人文,具有不确定性B.历史家阐释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D.历史认识总是越越接近历史真实
40.(37分)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这句话。

阅读材料,结合所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材料二(西班牙所属)美洲年均金银出口额,1500-1545年为300万皮亚斯特(计量单位),1600-1700年为1600万皮亚斯特,……
300年间增长了11倍。

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亿公斤白银。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材料三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

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
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

在“现代经济之父”凯恩斯眼中,强化训练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

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

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据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材料四当然,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

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强化训练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据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1)反映了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什么变?结合材料二及所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的原因。

(12分)
(2)19世纪上半期,英镑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

简要说明英镑确立霸主地位的原因。

(8分)
(3)20世纪40年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样确立的?结合材料三和所知识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

(7分)
(4)材料四中说“美元可以强化训练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由。

(10分)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曾就读于哈佛大,辍后到费城一家钢铁厂做工。

仅6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工人升任总工程师。

他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动作和工作时间的细致研究,制定出了单位时间内的定额原;又通过铁铲试验,从确定铰铲的最佳重量和最佳规格入手,确定最佳效果,制定了作业标准原;
为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还实行了计件工资制。

二三十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大亨亨利·福特(1863—1947)……
首创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

……
站在传送带两旁的工人在这个劳动日中都保持很高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了很高的劳动效率。

……泰勒制和福特制产生后,迅速风行欧美。

材料二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IBM公司的宗旨是尊重人、信任人。

为实现这一宗旨,该公司通过各种办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

公司总裁办公室的大门敞开,不管是低级管人员或是一般职工都可进去与他商讨问题或提出意见,并允许雇员搞各种实验为公司做贡献。

惠普公司废除“老板”和“工人”的称呼,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并为雇员提供各种奖励升迁的机会,从而激励雇员的荣誉心和责任感。

——以上材料均选自《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前半期西方国家企业管改革的强化训练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代西方企业管改革进行了哪些创新性调整?(5分)
45.(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中国,故号称专制君主国也,於此而欲易以共和立宪制,则必先以革命。

然革命绝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

……
波氏曰:共和国者,於人民之上别无独立之国权者也,故调和各种利害之责任,不得不还求於人民自己手中。

惟彼盎格鲁萨逊人
种,富於自治性质,常肯裁抑党见以伸公益,以故能行之而绰绰有余。

若夫百年卵翼於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其在此等之国,破此权衡也最易。

——渠启超《开明专制论》1906年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苏皖等老区,继续“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在乡、区、县、边区四级政权建设中,除汉奸、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及精神病患者外,不分阶级、党派、民族、职业、财产、性别、宗教信仰和文程度的限制,实行平等、普遍、自由和直接选举原则,采用直接投票、投豆豆到碗、送票箱到家门等形式,选举时,选民穿上节日盛装,妇妥头戴鲜花,有的骑毛驴翻过几座大山选出自己拥护的人。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1840—1949)》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及其由。

(4分)
(2)归纳材料二中解放区政权建设的特点。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

(11分)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
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
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

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

……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5分)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知识举例说明这一观点。

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0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

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合下列图片与所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简述图一和图二人物分别对想中的统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图三人物在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上有何特点?(10分)
(2)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图四人物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