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分析
摘要:现阶段高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高校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
各个专业都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臻于丰富,并且技
术本身的迭代速度相对较快,这一方面为现代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育人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动力。

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而言,有着
理论知识抽象化、逻辑性强以及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等的特点,这也就导致常规教
学中出现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以互联网为核心的
科技发展水平也明显提升,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进程也在此背景下不断加快。

1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背景
当前,我国对各层次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要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既
要满足学生群体的知识增长需求,通过也能够通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进一步促
进学生群体的综合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在教师、教学、学生三大主体的互动过
程中,推动教学本身的创新发展。

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是与这一需求
有着天然的相符之处,尤其是实用性、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的计算机教学,更应
当是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受惠者。

如何去运用互联网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对课程只是理解的难度,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查式补缺提供便利,
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去思考的。

2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2.1优化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
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整体内容来看,教材内容占据大量的篇幅,但是教材内
容中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并且知识相关的实践性要求较强,这就导致教师难以
通过常规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展示,影响到学生对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掌握与
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计算机专业教师要能够优化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
应用,提升教学内容展示的直观性,化抽象的教材内容为多媒体课件中的直观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与配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如:在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拓扑结构图的方式,
并综合视频、图片等多媒介要素,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
进行动态的结构性展示,让学生充分掌握各个环节与步骤过程中知识的应用,降
低理论知识教学的刻板化效应,联动课堂理论与实践。

2.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教学实践
从学生计算机学科学习视角出发,学生要想学习好计算机学科,需要加强网
络安全教育,学生以自身计算机能力促进网络病毒的消除,维护网络安全,促进
计算机教学良好实施。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及虚拟技术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在计算机设备中植入计算机病毒软件,根据计算机病毒特性促进计算机病毒
进行传播,教师引领学生分析计算机病毒,认知计算机病毒类型,实施针对性的
方式消除计算机病毒,并在虚拟机中构建一个病毒防御体系,从而达到良好的网
络安全技术教学模式。

教师在网络安全技术教学中,以虚拟机为导向,引领学生
认知、消除病毒,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演示,之后以虚拟机为导向引领学生进
行网络安全的实践,促进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的良好掌握,促进“互联网+”在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良好运用。

2.3确定改革方法
首先,计算机设计的专业课程多,应用范围广泛,一般高校很难将大多数专
业知识融入专业课程。

计算机专业在高校院校中较为普及,各高校一般结合院校
情况与区域发展需求设定专业课程。

1+X证书制度能够帮助高校院校与学生根据
证书选择对应的课程,实现专业的精细化划分。

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与
兴趣爱好选择职业岗位,并根据1+X证书制度中所示证书涉及的知识选择课程,
从而提高校业规划的质量。

学生还可以根据知识框架确定职业发展与深化研究的
方向。

最后,高校学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其课程、实践要求与对应职业
的等级标准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高校学校可以将两者内容进行融合,例如将职业
资格证考试与学科期末考试融合,以资格证成绩代替学科成绩。

一方面能够提高
学生考取资格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根据资格证考取安排专业课程
体系,避免浪费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1+X证书制度的不断推广成熟,
学校与企业的衔接会更加流畅,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平台,引导学生进
企业实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让学校与师生直接
了解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需求,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2.4以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教学生态环境
为促成高校计算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开展
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推动计算机教学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构建信息化教学生态
环境。

首先,教师可收集网络教育资源,设计虚拟学习环境,并借助虚拟融合环
境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需求。

比如,随着电子阅读方式的普及与推广,电子教材即数字教材的常态应用已
成趋势。

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标志性产物,数字教材具有富媒体形态,便
于教师以3D技术、动画、VR、AR、微视频等形式灵活呈现教学内容。

因此,教
师应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汇聚学习数据、优化数字教材版本,推动高校计算机课程
信息化教育形态的打造;其次,要促成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智能化发展,教师可创
造性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融合计算机知识图谱,为
学生整合配置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并营造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

在此基础上,人
工智能技术能支持师生间的密切交流、互动,为学生拓宽个性化的学习渠道,并
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5虚拟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将虚拟技术应用于资源建设,可以扩充资源体量,提升资源质量,帮助高校
计算机教师解决资源困境。

具体来说,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不只是一个口号,也
不只是精神层面的感染,需要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教学问题、管理问题。

这其中,计算机教育资源存储与利用,就是核心问题之一。

利用虚拟技术,高校计算机教
师可以搭建各种“虚拟教育资源库”,专门存储线上教育资源,用于教育教学范
畴,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的存储方式,可以释放大量线下存储空间,起到节
约存储成本的效果。

而且,在“虚拟教育资源库”中,高校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
一些技术性方法,设置“一键排版”功能,清晰划分各个类型的教育资源,例
如:“基础理论版块”“实践应用版块”“典型案例版块”“知识延伸版块”等。

这样一来,当学生需要搜集某一类教育资源时,不必机械化地逐条查阅,而是按
照一定顺序,轻松地“一键搜索”,快速查找所需教育资源。

这是查阅效率的进步,也是查阅方式的变革。

结语
总之,计算机课程在高校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所
需的教学内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情况。

学好计算机课程,不但是人才应聘的需要,同时对于学生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都至关重要,同时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小南.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知识
与技术,2021,17(32):174-175.
[2]佘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
术,2021,17(9):133-134+139.
[3]周平.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
刊),2016(4):12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