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优化方案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二轮复习课件下篇专题一选择题专项指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 25 ℃时,密闭容器中 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 浓度如下表: 物质 初始浓度 /mol· L
-1
X 0.1 0.05
Y 0.2 0.05
Z 0.0 0.1
平衡浓度 /mol· L-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50% B.反应可表示为 X+ 3Y 2Z,25 ℃时其平衡常数为 1 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水银是汞单质,是纯净物,故①错误;HD 是由同种元 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②错误;明矾、生石膏、冰醋酸、 氯化银都是电解质,故③正确;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所以 C 选项正确。
正误判断型
镁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化学 电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图是镁 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 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电池 Mg 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 - - 4e ===4OH C.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导线由碳电极 流向镁电极 D.当电路中通过 0.2 mol 电子时,消耗的 O2 体积为 1.12 L
[解析] 镁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 错误;电池工 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镁电极流向碳电极, C 错误;由于没有说明 O2 所处的状态,所以无法计算 O2 的体 积,D 错误。
[方法规律] 常用的解题方法是逐项分析法。
3.(2015· 浙江五校联考 )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 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 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 氢合金 LaNi5 H6 (LaNi5 H6 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可视为零价),电 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通常表示为 LaNi5 H6 + 6NiO(OH)===LaNi5 + 6Ni(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LaNi5 H6 - 6e - ===LaNi5 + 6H+ C.充电时阳极周围 c(OH- )减小 D.充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
热点辨析型(化学与STSE)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等密切联系。下列有 关化学诠释正确的是( C )
选项
A
B
新闻摘要 化学诠释 澳大利亚科学家成功的利用单个 用浓硫酸或浓氢氧化钠 磷原子在硅晶体上制造出单原子 溶液可腐蚀硅晶体 晶体管 据新闻网报道,我国已于2015年7 月25日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 发射火箭的燃料都是无 ”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 毒无害的物质 导航卫星发射升空
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选择题的结构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其题干和选项都是经
过精心设置的,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较强的迷惑性,根
据化学选择题的特点,其解答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逐项分析法 对选择题的每个选项逐个进行分析,选出正确选项,这是解 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定性分析选择题
[解析]
A中能与硅单质反应的酸只有氢氟酸,硅单质不溶于
浓硫酸。B中火箭常用燃料肼燃烧时对环境有害。C中镉是重 金属,镉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D中甲烷燃烧的产物CO2会加 剧温室效应。 [ 方法规律 ]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掌握绿色化学思想,关注
社会热点,注意特殊物质的特性。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 D ) A.朝鲜第三次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为化学变化 B.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 CO2、 SO2,从而形成 酸雨 C.为防止垃圾污染城市,可采用露天焚烧或深埋的方法进行 处理 D.用高纯度二氧化硅制作的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v′( 正 )>v′( 逆 ) , C 项 正 确 。 题 图 丙 中 T1 先 达 到 平 衡 , 则
T1>T2,D项错误。
[方法规律]
常用的解题方法:逐项分析法、排除法等。分析
此类题要抓住有关概念、反应规律、物质性质,特别是图像特 征 , 分 析 辨 识 图 中 “ 横 坐 标 ”“ 纵 坐 标 ”“ 原 点 ”“ 交 点”“转折点”等的意义, 对“数”“形”“义”“性”综合 思考,从中发掘隐含信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做题时我们 常逐项分析,排除错误,确定正确答案。
选项
新闻摘要 据广西新闻网报道,20自治区食 镉离子能使人体蛋白质变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南 性,失去活性
宁一超市3种海螺镉超标
2015年6月,科学家经过对
D
火星陨石样本的检测发现火 甲烷是新能源之一,燃烧 星表面甲烷浓度较高的地区 或有微生物存在 甲烷对环境无影响
解析: 根据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和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 变化可知:放电时,储氢合金 LaNi5 H6 为该电池的负极(H 元 素化合价由 0→+ 1,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为 LaNi5 H6 - 6e -+ 6OH- ===LaNi5 + 6H2 O; NiO(OH)为电池的正极 (Ni 元素 化合价由+ 3→+ 2,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为 6NiO(OH) + 6e -+ 6H2 O===6Ni(OH)2 + 6OH-。故 A、B 均不正确。充电 时,阳极反应为 6Ni(OH)2 + 6OH - 6e ===6NiO(OH)+ 6H2 O;阴极反应为 LaNi5 + 6H2 O+ 6e === LaNi5 H6 + 6OH ; 由此可知,充电时阳极周围 c(OH- )减小,故 C 正确。充电时 储氢合金作阴极,故 D 不正确。
解析:X 的浓度变化了 0.05 mol· L 1,所以达到化学平衡时,
-
X 的转化率为 0.05 mol· L 1÷ 0.1 mol· L 1×100%=50%,A 正
- -
确;Y 的浓度变化了 0.15 mol· L , Z 的浓度变化了 0.1 mol· L , 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3Y 2Z,平衡常数 K=
源的分析、有机化学等相关的选择题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直选法 解题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 断,直接得出结论。
3.排除法(筛选淘汰法) 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审视每个选项,将与题目 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排除,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 案。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 答组合型选择题。 4.特例反驳法 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且迷惑性 很强的选项时,若直接运用所学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 非,这时可以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知识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进 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选项,从而快速得出正确答案。列举 特例或反例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从正面 获取答案有困难的一类选择题,如有关物质的性质、分类、 组成和结构等试题。
一、解答选择题的注意点 1.每个选项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其正确与否。 2.对有疑问的选项可先避开,先找出正确或不正确的选项。 3.反证法。 4.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化学用语、基本规律、解题所涉及的基 本公式等(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列出,不可凭空想象)。 5.注意选项的相关性与排斥性。 6.认真审题:看清题干要求 (正确与不正确、分子式与结构 式、最大与最小等),找出题中的“陷阱”。 7.每个选择题平均耗时应不超过2分钟(基础差的考生可适当 延长时间)。
解析: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为原子核的裂变,而化学变化是指 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A 项错误;酸雨是指 pH 小于 5.6 的降水,CO2 不是形成酸雨的原因,B 项错误; 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深埋垃圾也会导致地下水污 染,故应回收利用可回收的垃圾,其他垃圾也应集中进行无 害化处理,C 项错误;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强碱反应, 致使光导纤维“断路”,D 项正确。
-1
-1
c2Z 0.12 = B 正确;平衡常数与浓度、压 3 3=1 600, cX· c Y 0.05×0.05 强无关,只与温度有关,C 错误、D 正确。
大小比较型
A.由图甲推断,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 mol· L- 1 B.由图甲推断,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80 C.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 图乙表示 D.压强为0.50 MPa时,若不同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 关系如图丙,则T2>T1 [解析] 由题图甲计算可得 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03 mol· L-1,A 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800 , A 、 B 项均错误。达到平衡 后,缩小容器容积, v( 正 ) 、 v( 逆 ) 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7 -9
[方法规律] 解这类题一定要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用逐 项分析法或特例反驳法解答。
2.下列有关物质归类中,正确的是( C )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只有①③ C.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 D.只有④
- - - -
图表数据型
(2015· 浙江杭州高三模拟)已知反应:2SO2 (g)+O2 (g) 2SO3 (g) ΔH<0。某温度下,将 2 mol SO2 和 1 mol O2 置于 10 L 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 SO2 的平衡转化率 (α) 与体系总压强 (p)的关系如图甲所 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占有很大的比例,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物质性质、实验
等为素材,考查能否准确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常见的出题形式为“正误型”选择题,常见的出题内容为化 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材料等的联系、NA与微粒的 关系、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元素及其 化合物知识、平衡图像分析、物质的提纯与除杂、可充电电
概念辨析型 下列各组物质或概念之间,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D )
选项
A B C D
X
硫酸 胶体 电解质 置换反应
Y
含氧酸 分散系 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Z
酸 混合物 纯净物 离子反应
[解析]
由图知 X、Y、Z 三者是包含的关系。酸按是否含氧元
素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H2 SO4 是含氧酸,故 A 项符合;分散 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质 )分散在另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 剂 )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 10 ~ 10 m 之间的分散系,故 B 项符合;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是纯净物,故 C 项符合;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 不一定是离子反应,故 D 项不符合。
选择题是所有客观性试题中最为灵活的一种,由于它具有以 下特点:答案唯一,评分统一客观——保证高考的公平性;
题小,知识覆盖面广,利于稳定全卷的难度——提高了高考
内容的代表性和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测量各 个层次的能力。因此,选择题成为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高 考选择题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侧重于双基考查,分值比 较重(每题6分),且是单选题,容易得分,所以要想高考得高分, 必须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5.具体法 在解化学选择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题目给出的 条件很抽象、很陌生,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如果将抽象、 难以下手的问题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原理、技巧大胆地创设 一些具体情境,即用具体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把抽象问题具 体化,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守恒法 守恒法就是以化学反应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 (如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求解题 的突破口,列出相应的守恒关系式进行解题。比如根据溶液 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 总数相等求解。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开繁琐的过程,提高解题 的速度,又可以避开多步计算,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是高中 化学解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