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知能优化演练苏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2021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苏教版选修3

2021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苏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离子键、离子晶体的概念,知道离子晶体类型与其性质的联系。

2.认识晶格能的概念和意义,能根据晶格能的大小,会分析晶体的性质。

一离子晶体1.结合已学知识和教材内容,填写下表:物质名称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物质类别晶体类型金属镁Mg2+、自由电子金属键金属单质金属晶体食盐Na+和Cl-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1)离子晶体的概念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晶体。

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阴离子和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

(2)由于离子间存在着无方向性的静电作用,每个离子周围会尽可能多地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以到达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

所以,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独的分子,其化学式表示的是离子的个数比,而不是分子组成。

2.离子晶体的构造(1)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呈等径圆球密堆积,阳离子有序地填在阴离子的空隙中,每个离子周围等距离地排列着异电性离子,被异电性离子包围。

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叫做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

(2)观察分析表中离子晶体的构造模型,填写下表:晶体构造模型配位数Cl-和Na+配位数都为6 Cl-和Cs+配位数都为8 配位数:F-为4,Ca2+为8 晶胞中微粒数Na+、Cl-都为4 Cs+、Cl-都为1 Ca2+为4、F-为8 阴、阳离子个数比1∶11∶12∶1化学式NaCl CsCl CaF2++12个,每个-距离的Cl-也有12个。

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s+有6个,每个Cl-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l -也有6个。

3.问题讨论(1)在NaCl 和CsCl 两种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都属于AB 型离子晶体,为什么二者的配位数不同、晶体构造不同?答案 离子晶体中离子配位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r +r-数值越大,离子的配位数越高。

(2)根据离子晶体的形成,推测离子晶体具有怎样的特性?答案 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间通过较强的离子键而形成的,所以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难挥发,硬度较大,离子晶体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后能导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第2单元 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 苏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第2单元 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 苏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1.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大致判断离子键的强弱。

(重点)2.了解离子晶体的概念,了解离子晶体的性质。

(重点)3.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晶格能与晶体的关系。

(难点)离子键的形成[基础·初探]1.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使阴、阳离子相互吸引,而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之间,阴、阳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使阴、阳离子相互排斥。

当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阴、阳离子保持一定的平衡核间距,形成稳定的离子键,整个体系达到能量最低状态。

2.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3.特征(1)电子式表示NaCl形成过程为。

( )(2)MgCl2的电子式为Mg2+[∶Cl∶]-2。

( )(3)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

( )(4)NH4Cl的电子式为( )(5)NaOH中只存在离子键。

( )【答案】(1)×(2)×(3)×(4)√(5)×[核心·突破]1.离子键(1)成键微粒: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2)离子键的存在:离子晶体中。

(3)成键的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2.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条件(1)活泼金属(指第ⅠA和ⅡA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ⅥA和ⅦA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3)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盐。

【温馨提醒】1.离子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2.离子晶体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化学键,如NaOH、Na2O2中均含有共价键。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构成的键不一定是离子键,如AlCl3含有共价键。

4.熔化后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等。

[题组·冲关]题组1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征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61480025】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并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才形成离子键C.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D.静电作用只有引力【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且一个离子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故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离子键,如NH4Cl中NH+4与Cl-形成离子键。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苏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苏教版选修3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课前预习问题导入根据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差异,你知道哪些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答:电负性较小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价电子形成阳离子,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当这两种原子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电子得失而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原子间越容易发生电子得失,形成离子键。

知识预览1.离子键的实质离子键的实质是__________,它包括阴、阳离子之间的__________和两种离子的核之间以及它们的电子之间的__________两个方面,当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稳定的离子化合物,它不再显电性。

2.离子键的特征离子键的特征是没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因此,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倾向于形成__________,使每个离子周围尽可能多地排列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从而达到__________的目的。

3.离子晶体(1)概念:阴、阳离子通过__________结合,在空间呈现有规律的排列所形成的晶体叫离子晶体。

如:氯化钠、氯化铯等。

(2)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离子晶体以紧密堆积的方式,阴、阳离子尽可能接近,向空间无限延伸,形成晶体。

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较大,故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____,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____,CaF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F-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

晶体中__________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简称几何因素。

(3)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①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难挥发。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离子键),要克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质熔化和沸腾,就需要较多的能量。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2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课件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2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课件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136 181 195 216
A.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 B.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的离子晶体,阴离子半径越大,晶格 能越小 C.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相同的离子晶体,阳离子半径越小,晶格 能越大 D.金属卤化物晶体中,晶格能越小,氧化性越强
D [由表中数据可知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A 项正 确;由 NaF、NaCl、NaBr、NaI 晶格能的大小即可确定 B 项正确; 由 LiF、NaF、KF 晶格能的大小即可确定 C 项正确;表中晶格能最 小的碘化物,因还原性 F-<Cl-<Br-<I-,可知 D 项错误。]
A.①⑧ C.①④⑦
B.②③⑥ D.②⑤
A [离子晶体熔融态时能导电,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熔点较高、 质硬而脆,固体不导电,故②③④⑤⑦均不符合离子晶体的特点; ⑥中熔点达 3 900 ℃ ,硬度很大应是原子晶体。故只有①⑧符合题 意。]
2.碱金属卤化物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它的晶格能与d10成正比(d0 是晶体中最邻近的导电性离子的核间距)。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③每个 Cs+周围最近的 Cs+ 6 个,每个 Cl-周围最近的 Cl- 6 个。 (3)离子晶体中不同离子周围异电性离子数目的多少主要取决 于 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氯化铯属于离子晶体,分子式为 CsCl 。
(× )
(2)晶体中含有阴离子时一定含有阳离子。
三、典型离子晶体模型
晶体结 构模型
配位数 晶胞微粒数
6 4 个 Na+、4 个 Cl-
8 1 个 Cs+、1 个 Cl-
1.下列性质适合于离子晶体的是( ) ①熔点 1 070 ℃,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②熔点 10.31 ℃,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③能溶于 CS2,熔点 112.8 ℃ ,沸点 444.6 ℃ ④熔点 97.81 ℃,质软,导电,密度 0.97 g·cm-3 ⑤熔点 -218 ℃,难溶于水 ⑥熔点 3900 ℃ ,硬度很大,不导电 ⑦难溶 于水,固体时导电,升温时导电能力减弱 ⑧难溶于水,熔点高, 固体不导电,熔化时导电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学案苏教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学案苏教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化学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 离子键学案苏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学案苏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学案苏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键(1)【学习目标】:化学键的涵义,离子键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原子、离子和离子化合物【复习回顾】: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2、以食盐、氯化氢和金刚石为例,构成它们的微粒是怎样...形成物质的?..在一起..结合怎样证明食盐和氯化氢构成上的区别?【学习新课】:一、化学键:【阅读理解】教材12页第一自然段,【总结记忆】:本段的知识点是什么?二、离子键:1、回答P12【你知道吗?】【阅读理解】教材P12完成下列填空:(一)离子键:1、概念:___________ _______ 叫做离子键2、成键条件:3、成键微粒:_____ _______ __4、成键本质:_________ _____5、成键元素:_______________【练习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所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

某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E。

一个Na+和一个Cl—构成一个氯化钠分子(二)离子化合物:1、概念:2、离子化合物的判断依据:3、包含物质类别:强碱、大多数盐(含铵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练习2】: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H2O B.CaI2C。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课后达标检测课件苏教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课后达标检测课件苏教版选修3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13.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 A、B、C、D 中,A 和 B 的外围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 1 个,并且 A-和 B+ 的电子数相差 8;与 B 位于同一周期的 C 和 D,它们的外围 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 4 和 2,且原子序数相差 2。 A、B 和 D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回 答下列问题: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9.1 mol 气态钠离子和 1 mol 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 1 mol 氯 化钠晶体释放出的能量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 方程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的是( ) A.Na+(g)+Cl-(g)===NaCl(s) ΔH B.Na(s)+12Cl2(g)===NaCl(s) ΔH C.Na(s)===Na(g) ΔH D.Na(g)-e-===Na+(g) ΔH 解析:选 A。根据定义可以得出答案,要注意“1 mol”“气态” 的关键词。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每个 Ni 原子的周围有 6 个 F 原子,故配位数为 6。(2)结合解
析 (1) , 根 据 密 度 公 式 可 知
ρ

m V

(39×4+59×2+19×8) g·mol-1 6.02×1023mol-1×(4002×1 308×10-30) cm3
≈3.4 g·cm-3。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 D.硬度:MgO>CaO>BaO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苏教版选修320171013373.doc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苏教版选修320171013373.doc

离子键离子晶体【学习目标】加深对离子键的认识,了解离子晶体的性质的一般特点。

理解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与性质的关系。

掌握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了解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活动】活动一:知识回顾——学会判断离子键、离子化合物,掌握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1.什么是离子键?阅读P38图3-1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并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离子键有何特征?根据元素的性质推断哪些原子之间可形成离子键?2.什么是离子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哪些?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 MgCl2 NH4Cl Na2S活动二:自主学习——认识离子晶体1.什么是离子晶体?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什么?微粒间的作用力是什么?2.离子晶体物理性质上有哪些特点?如何解释?3.阅读教材及表3-2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晶格能?晶格能与离子键的强弱有何关系?晶格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与离子晶体的熔点等物理性质有何关系?活动三:探究学习——离子晶体中离子排布规律及空间构型1.动手操作:观察氯化钠与氯化铯晶体结构尝试搭建氯化钠与氯化铯晶体的模型2.观察晶体结构回答问题⑴观察NaCl晶体结构回答下列问题:在 NaCl 晶体中,与Na +直接相邻Cl-的有个 , 与Cl一直接相邻Na +有个, Na+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距离相等的 Na +共有个。

均摊法计算:一个NaC l 晶胞中含有个 Na 十、个 Cl-⑵观察CsCl晶体结构回答下列问题:在 CsCl晶体中,与Cs +直接相邻Cl-的有个 , 与Cl-直接相邻Cs+有个,, Cs+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s +共有个。

均摊法计算:一个CsCl 晶胞中含有个 Cs 十、个 Cl-交流与讨论:1.氯化钠、氯化钙晶体我们通常写为NaCl、CaCl2,是不是说明晶体中存在组成为NaCl、CaCl2的分子?请分析说明。

2.什么是配位数?NaCl与CsCl的配位数各位多少?两者类型相同,配位数却不同,为什么?【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B. 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 R 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M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R2B . M 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比 R 元素的原子半径大C . M 与 R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一定溶于水D. M 与 R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熔融时能导电3.NaCl的晶胞如图所示,每个 NaCl 晶胞中含有 Na 十和 Cl 一的数目分别是()A . 14 , 1 3B . l , 1C . 4 , 4D . 6 , 64.能说明某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A. 一定溶于水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 有较高的熔点D.固态不导电,熔融时能导电5.已知 X 、Y 、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 .ZXY3B . ZX2Y 6C . ZX 4Y8D . ZX8Y126.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 1 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B 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C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D 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能力提升】7.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 aCl>NaBr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 D.硬度:MgO>CaO>BaO8.氧化钙在2 973 K时熔化,而NaCl在1 074 K时熔化,二者的离子间距和晶体结构都类似,有关它们熔点差别较大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钙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多B.氧化钙晶格能比氯化钠的晶格能大C.两种晶体的结构类型不同D.氧化钙、氯化钠的离子间距类似的情况下,晶格能主要由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决定9.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苏教版选修30115214.docx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苏教版选修30115214.docx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离子键、离子晶体的概念,知道离子晶体类型与其性质的联系。

2.认识晶格能的概念和意义,能根据晶格能的大小,会分析晶体的性质。

一、离子键的形成1.形成过程2.特征(1)没有方向性: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被看成是球形对称的,因此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

(2)没有饱和性:在离子化合物中,每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带异性电荷离子数目的多少,取决于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

只要空间条件允许,阳离子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阴离子排列在其周围,阴离子也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阳离子排列在其周围,以达到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

(1)离子键的存在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如Na2O2)、氢化物(如NaH和NH4H)等。

(2)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

这种静电作用不仅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3)成键条件:成键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差别很大,电负性差值大于1.7。

例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键的是( )A.1s22s22p2B.1s22s22p5C.1s22s22p63s2D.1s22s22p63s1答案 A解析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为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A为C元素,B为F元素,C为Mg元素,D为Na元素,则只有A项碳元素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不易形成离子键。

例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含离子键C.形成离子键时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答案 D解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但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含离子键,如铵盐,B项正确;离子键无饱和性,体现在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但也不是任意的,因为这个数目还要受两种离子的半径比(即空间条件是否允许)和个数比的影响,D项错误。

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知能优化演练苏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知能优化演练苏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知能优化演练苏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知能优化演练苏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知能优化演练苏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1.下列对于NaCl的正确叙述是()A.NaCl是氯化钠晶体的分子式B.氯化钠晶体中一个钠离子吸引一个氯离子C.NaCl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D.Na+和Cl-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都是3s23p6解析:选C。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且“NaCl”也只表示出一个晶胞中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而不能表示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因此“NaCl”只是氯化钠晶体的化学式。

氯化钠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晶体,可见1个钠离子吸引6个氯离子。

Na+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Cl-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是3s23p6。

因此,A、B、D都不正确.2.下列对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熔点:Li<Na〈KB.导电性:Ag>Cu>Al〉FeC.密度:Na>Mg〉AlD.空间利用率:钾型<镁型<铜型解析:选B.按Li、Na、K的顺序,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A项错;按Na、Mg、Al 的顺序,密度逐渐增大,C项错;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空间利用率:简单立方为52%,钾型为68%,镁型和铜型均为74%,D项错;常用的金属导体中,导电性最好的是银,其次是铜,再次是铝、铁,B项正确.3.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决定于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晶格能的大小,据所学知识判断KCl、NaCl、CaO、BaO四种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是( )A.KCl>NaCl>BaO〉CaOB.NaCl>KCl〉CaO〉BaOC.CaO〉BaO>KCl〉NaClD.CaO>BaO>NaCl>KCl答案:D4.萤石(CaF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2+被8个F-所包围,则每个F-周围最近距离的Ca2+数目为( )A.2 B.4C.6 D.8解析:选B。

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作业苏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作业苏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作业苏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作业苏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作业苏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基础达标]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CaC2B.N2H4C.Na2S2D.NH4NO3答案: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B.阳离子的半径越大则可同时吸引的阴离子越多C.通常阴、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电荷越大,该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越大D.拆开1 mol离子键所需的能量叫该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解析:选D。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是指1 mol的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一般说来,阴、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电荷越大,该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的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越大,阳离子表面就有可能接触到更多阴离子,即吸引的阴离子越多。

因此,D选项不正确。

3.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离子晶体的化学式为()A.abc B.abc3C.ab2c3D.ab3c解析:选D。

根据所给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可以看出,位于晶胞的体心位置有一个a离子;晶胞的每个棱上都有一个b离子,因此,一个晶胞中有12×0.25=3个b离子;晶胞的每个顶点位置都有一个c离子,因此,一个晶胞中有8×0.125=1个c离子。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离子晶体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离子晶体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2021学年)

江苏省盐城市高中化学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离子晶体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盐城市高中化学专题 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离子键离子晶体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盐城市高中化学专题 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 离子键离子晶体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3.2离子键离子晶体VIIA)形成的化合物.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3、铵根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离子)形成的盐。

二、离子晶体1、晶格能(符号为U):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例:NaCl(s) Na+(g) + Cl-(g) U= 786KJ﹒mol—1晶格能 U 越大,表明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越牢固.一般而言,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 破坏离子键时吸收的能量就越多,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2、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离子的电荷数和离子半径(1)离子电荷数的影响:电荷高,晶格能大,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2)离子半径的影响:半径大, 导致离子间距大, 晶格能小,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低、硬度小。

【小结2】离子电荷数越大,核间距(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牢,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三、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1、氯化钠型晶胞:起来,并在右上角注明负电荷数。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电子式组成,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

NaCl晶胞:3.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之比不是1∶1的是 A。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2 离子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2 离子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第2课时离子晶体【复习巩固】1.什么是离子键?作用力的实质是什么?2.什么是晶格能?影响因素有哪些?3.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的关系怎样?[练习]1.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

KBr CCl4 N2 CaO NaOH2.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哪些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KCl HCl Na2SO4 HNO3 NH4Cl O2 Na2O2【过渡】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常温下以晶体的形式存在。

【板书】离子晶体1. 定义: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思考】离子晶体能否导电,主要的物理共性有哪些?2. 特点:(1)、晶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导电,不存在单个分子(2)、硬度较高,密度较大,难压缩,难挥发,熔沸点较高【思考】判断下列每组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影响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因素有哪些?(1)NaF NaCl NaBr NaI(2)MgO Na2O3. 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影响因素:离子所带的电荷(Q)和离子半径(r)Q越大、r越小,则晶格能(U)越大,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思考】:哪些物质属于离子晶体?4. 物质的类别:强碱、部分金属氧化物、绝大部分盐类属于离子晶体。

【过渡】离子晶体也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板书】二、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讲解】离子晶体有多种晶体结构类型,其中氯化钠型和氯化铯型是两种最常见的离子晶体结构类型。

首先看NaCl的晶胞:组成具有代表性, 对称性(轴, 面, 中心)也与晶体相同, 所以乙为NaCl的晶胞【思考】:1.每个Na+同时吸引个 Cl-,每个Cl-同时吸引个Na+,而Na+数目与Cl-数目之为化学式为2.根据氯化钠的结构模型确定晶胞,并分析其构成。

每个晶胞中有 Na+,有个Cl-3.在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有个4.在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所围成的空间结构为体5.已知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2×1023mol-1,则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Na+的核间距离最接近下面四个数据中的哪一个.( )A.3.0×10-8cmB.3.5×10-8cmC.4.0×10-8cmD.5.0×10-8cm组成和对称性均有代表性. 看空心圆点, 除了立方体的顶点的8个, 无其它, 称为简单立方晶胞. 配位数为8【思考】:1.每个Cs+同时吸引个 Cl-,每个Cl-同时吸引个Cs+,而Cs+数目与Cl-数目之为化学式为2.根据氯化的结构模型确定晶胞,并分析其构成。

新教材2023版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生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新教材2023版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学生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课程目标1.加深对离子键的认识,了解几种典型的离子晶体。

2.能判断离子键的强弱,能用晶格能大小来解释一些现象。

3.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图说考点基础知识[新知预习]一、离子键的形成1.形成过程2.离子键的两个特征二、离子晶体3.离子的配位数一种离子周围所环绕的带________的离子数目为该离子的配位数。

氯化钠氯化铯[即时性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 )(2)离子晶体熔沸点一般比较高。

( )(3)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弱,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低。

( )(4)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 )(5)只有非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 )(6)离子晶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导电。

( )(7)离子晶体均易溶于水。

( )(8)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了离子键。

( )2.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A.具有较高的熔点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可溶于水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3.下列关于离子键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故离子键无方向性B.因为离子键无方向性,所以阴、阳离子的排列是没有规律的C.因为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所以每个Na+周围吸引一个Cl-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所以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4.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5.MgO、Rb2O、CaO、BaO四种离子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MgO>Rb2O>BaO>CaOB.MgO>CaO>BaO>Rb2OC.CaO>BaO>MgO>Rb2OD.CaO>BaO>Rb2O>MgO6.同类晶体的熔、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组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1.下列对于NaCl 的正确叙述是( )
A .NaCl 是氯化钠晶体的分子式
B .氯化钠晶体中一个钠离子吸引一个氯离子
C .NaCl 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D .Na +和Cl -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都是3s 23p 6
解析:选C 。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且“NaCl”也只表示出一个晶胞中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而不能表示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因此“NaCl”只是氯化钠晶体的化学式。

氯化钠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晶体,可见1个钠离子吸引6个氯离子。

Na +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
布为2s 22p 6,Cl -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是3s 23p 6。

因此,A 、B 、D 都不正确。

2.下列对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熔点:Li<Na<K
B .导电性:Ag>Cu>Al>Fe
C .密度:Na>Mg>Al
D .空间利用率:钾型<镁型<铜型
解析:选B 。

按Li 、Na 、K 的顺序,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A 项错;按Na 、Mg 、Al 的顺序,密度逐渐增大,C 项错;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空间利用率:简单立方为52%,钾型为68%,镁型和铜型均为74%,D 项错;常用的金属导体中,导电性最好的是银,其次是铜,再次是铝、铁,B 项正确。

3.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决定于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晶格能的大小,据所学知识判断KCl 、NaCl 、CaO 、BaO 四种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是( )
A .KCl>NaCl>BaO>CaO
B .NaCl>KCl>CaO>BaO
C .CaO>BaO>KCl>NaCl
D .CaO>BaO>NaCl>KCl
答案:D
4.萤石(CaF 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 2+被8个F -所包围,则每个F -周围最
近距离的Ca 2+数目为( )
A .2
B .4
C .6
D .8
解析:选B 。

设每个F -周围最近距离的Ca 2+数目为x ,CaF 2中n Ca 2+ n F - =12=x 8
,x =4。

5.下表是NaCl 和
(1)手进行分析。

(2)实验证明,干燥的NaCl 晶体不导电,熔融的NaCl 或NaCl 溶液却可以导电,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1)离子键是存在于阴、阳离子之间的一种静电作用。

其强弱与阴、阳离子的半径和离子电荷数有关。

一般来说,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高,离子键就越强,晶体熔沸点就越高。

从库仑定律可直接看出这一关系(F =k q 1q 2r )。

对于NaCl 和CsCl ,由于阴、阳
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而r(Na+)<r(Cs+),所以F(NaCl)>F(CsCl),故熔沸点为NaCl>CsCl。

(2)电流是由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NaCl晶体中虽有带电的Na+、Cl-存在,但由于较强的离子键将阴、阳离子紧密结合而不能自由移动,故固态不能导电,而当晶体受热熔化时,由于温度升高,离子运动加快,克服了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力,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熔融NaCl能导电。

当NaCl晶体溶于水时,受水分子的影响,离子间作用力减弱,电离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所以,NaCl水溶液也能导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