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五种文言句式和六类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褒禅山记》)
……,……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乃…… ……则…… ……即…… ……皆…… ……固…… ……诚……
……耳
……为……
……是……
……非…… (否定判断)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④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⑤固.不如也。(《鸿门宴》)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⑦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①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句中有否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定副词“不、弗、未、毋”或否定 ②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宾 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等) 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句中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何以战?
前 出现疑问代词“何、谁、孰、恶、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不然,籍何以至此?
答案:(3)(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礼记·檀弓》记载:“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 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 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今译】伯鱼的母亲去世了,已经满了周年,可是他还在哭泣。 孔子听 见了就问道:“是谁在哭呀?”他的弟子回答说:“是 鲤。”孔子嘻了一声说:“那太过分了。”伯鱼听到这话以后, 就除掉丧服不再哭了。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承前省略谓语)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 传》)(蒙后省略谓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 门宴》)(省略动词宾语)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省略介词宾语)
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
形式
……于……
……见…… ……见……于……
……为…… ……为……所……
例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并序》)
答案: (3)如今的形势是人家好像是切肉的刀和案板,我们好像是鱼肉。 (4)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 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 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

……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动词+以+状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形容词+于+状语
青于.蓝(《劝学》)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夫晋,何厌之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答案: (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我 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看见 明白知晓的。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非我也,兵也 D.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解析:B B项是肯定判断,ACD项都是否定判断。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一)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 见文言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形式 ……者,……也
……者也 ……也 ……者,……
例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为天下笑者,何也 B.而君幸于赵王 C.以其无礼于晋 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解析:C “以其无礼于晋”是状语后置句。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既自以心为形役
答案: (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 (2)(武帝)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 奴使者。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 省略主语
例句
①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承前省 略主语) ②(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省略主语)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对话省略主语)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省略谓语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省略兼语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为所…… ……被……
无标志(或省略了“于”的引进,或 主语后用其他动词表主语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①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②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
序》) 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③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④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学案3 掌握五种文言句式和六类词类活用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一、掌握五种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句式,一般不单 独设题,但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如果忽略了文言句式,往往会在文意理解、句意把握、语句翻译中出现偏差甚 至错误,导致失分。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特例: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 或同一类别。这种特例有三种形式。
形式
例句
用判断句表示比喻的手法。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把带“也”的 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 说明原因。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 纳谏》) ②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阿房宫赋》)
答案: (3)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4)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某些倒装句 有下面几种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形式
例句
主谓倒置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解析:C
C项,为正常语序,没有倒装。 A项,定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B.不吾知其亦已兮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解析:D D项,为状语后置句。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置 安、焉、胡、奚、曷”等)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以“之”或“是”为标志,以加重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语气。(“之”“是”无实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定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1)(张衡)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 去应召。 (2)这不正是当年周瑜围困曹操的地方吗?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四)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
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文言文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 省略。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 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 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参看下表: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较复杂的内容。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②“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应用体验】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B.汝是大家子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客有吹洞箫者
解析:D “客有吹洞箫者”是定语后置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马说》)
后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置 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于+状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解析:A A项,是“为……所……”表被动,其他三项都是“为”表被动。
︱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