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开支两万背后的消费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年开支两万”背后的消费争议
作者:周俊生《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30日 02版)从社会生活和个人选择上讲,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美德仍然是应该提倡的,量力而行的消费准则也永不过时,所谓“生存质量”正是在适度消费这个平衡点的基础上的。
这几天,一篇关于一对上海夫妇全年只花2万元的帖子在微信圈刷屏。
据称,在去年全年,这一对上海夫妇在家里“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开支仅为2万元。
从其晒出的账单来看,他们的家庭支出能够如此低廉,主要在于他们没有孩子,也不需要租房,基本不外出,也不参加任何交际活动。
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一年的支出控制在2万元是可以做到的。
从这对上海夫妇叙述的生活内容来看,他们基本上是宅在家里,其生活方式可以说是“绿色”到了家,但却是大多数人所不能做到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消费活动不断提高的历史,这对上海夫妇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这不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也肯定谈不上“生存质量”四个字。
中国曾经经历过时间较长的计划经济时代,那个时候的经济是一种短缺经济,不仅人们的收入普遍较低,而且市场能够供应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很紧张,消费活动几乎无从谈起,如果在当时的取景框内看这对上海夫妇的生活,恐怕不足为怪。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和发达,市场供应日趋丰
富,给了人们的消费活动丰富的选择性,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家也因此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有意味的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这就是过度消费。
一些年轻人尽管收入不高,但却已加入了高消费的队伍,购买奢侈品已经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求,这使得他们的经济压力一直很沉重。
信用卡和网购的发达,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年轻一代消费者感受不到大把钱币付出时所产生的紧张,而每一次网上海淘后却恨不得要“剁手”。
与这对上海夫妇的情况相反,网上更常见的是一些白领晒出自己的收支情况,感叹入不敷出。
但细细查看他们的消费项目,其实有不少并非是生活必需,完全是可以省下来的。
中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政府一直期望内需成为拉动经济的一个引擎,因此在想方设法鼓励消费。
对国家来说,产生这种期待是合理的,甚至可以利用减税等财政政策来促进消费。
如何在支持、鼓励消费和弘扬勤俭美德之间寻求平衡点,倡导合理的消费观,是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今天的中国,早已从以往的短缺经济演变成了过剩经济,对于普通的城市家庭来说,家庭消费的大件已基本满足,消费的内在驱动力不足,这也正是那对上海夫妇能够以2万元维持基本生活的一个现实基础。
从国家层面讲,要真正让消费保持长盛不衰的动力,还是需要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自主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从社会生活和个人选择上讲,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美德仍然是应该提
倡的,量力而行的消费准则也永不过时,所谓“生存质量”正是在适度消费这个平衡点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