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18课_战略大决战ppt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林彪
罗荣桓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 (右)等在作战前线
辽 沈 战 役 为 什 么 先 攻 打 锦 州 ?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关门打狗 围锦打援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辽沈战役的意义 是什么?
300 290 万人 万人
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辽沈战役结束后
三大战役 之
自学指导2:(2分钟)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况 意 义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歼敌55万余人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明确指出作战目标是什么? 将革命进行到底, 解放全中国
毛 泽 东 朱 德
立 和 完 整 。
中 国 领 土 主 权 的 独
放 全 国 人 民 , 保 卫
国 民 党 反 动 派 , 解
内 一 切 敢 于 抵 抗 的
全 部 地 歼 灭 中 国 境
决 、 彻 底 、 干 净 、
命令下达后采取的军事行动、时间、战果?
装备
大为改 善
后方
巩固
士气
高涨
280万
上 升
130万
430万
国民党军队
下 降
365万
略占优 势
危机 四伏
低落
背 景 2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 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 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 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 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 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 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
1、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什么?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战略大决战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战 第 略 20 大 课 决 战
明确目标:
• 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 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 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 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 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 放南京 • 教学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渡江战役捍卫 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让我们回到那个炮火连 天的岁月,请几位同学分别 扮演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参谋,
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讲解每次战 役的概况。
从起止时间、领导者、主要参战部队、歼敌人数、 战争经过、作战方针、历史意义方面解说。
三大战役 之
自学指导1:(2分钟)
时 地 间 点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东北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结 况 果
----
奋 勇 前 进 , 坚
自学指导4:渡江战役(2分钟)
• 1、时间( 1949年4月 ); 朱德 ); ); 南京
• 2、指挥者(
)( 毛泽东
• 3、结果:1949年4月,解放(
• 4、意义: 标志着: (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
南京
江阴 江阴
湖口 湖口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中间突破 肢解敌人
猛虎掏心
60万
80万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踊跃参军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农民小车队为前工 担 架 大小车 牲 畜 船 只 筹 粮 挑 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 推出来的。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国共产党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 1.“钟山”指的是哪儿?
南京
• 2.“百万雄师过大江”,大江指的是什么? • 这是哪次战役?
长江 渡江战役
让事实说话(合作 探究)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
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
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呢?

从国民党来看: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搞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温故知新: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我军是处于战略 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战略防御
2、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背 景 1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
部别
人民解放军
总兵力
1946、6—1948、8
1、人民群众踊跃参军,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充足的兵源。
2 2、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请结合课文,以具体史实说明。 3、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3、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
三大战役 之
三大战役(P110“练一练”):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起止时间
1948年9—11月
共计歼敌人 数
历史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 力基本上被消灭;
1948年11月—1949年1 月
歼灭和改编 敌人150多万 大大加速了人民 1948年11月—1949年1 人。 解放战争在全国 月 的胜利。
渡江战役的意义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
人 民 解 放 军 占 领 南 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猜一猜
自学指导3:(2分钟)

地 概 结

点 况 果
参战部队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北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争取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
天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