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
1.诵读诗歌,结合注释把握重点 字词,疏通诗意。 2.找出诗句中的地名,说说诗人 的行踪。 3.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 “入”“流”的妙处。 4.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展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准字音和停顿。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展
4.找出诗句中的地名,说说诗人的行踪。 • 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 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展
5.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
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 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评
赏析本诗的“意境”与“情感”美 •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清朗秀美。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对故土故人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山月与人万里相随,明月可 亲而不可近,月是思乡思友之情的象征。
评 找找李白写月的诗歌体会李 白 的 明 月 情 结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 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展
6.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 念之情。(思君不见下渝州)
评
知人论世,联系背景 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
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当时李白“仗 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 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 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 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
展
2.翻译诗句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 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了,多么思念啊!
展
3.意境描绘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 着晶亮月影。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 舍去向渝州。
D.《峨眉山月歌》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是离开家乡,而不是要回到家乡。
检
5.下面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峨眉山月贯穿了整个诗境,全诗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首句又点 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 B.“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画面 ,也点明秋夜行船。 C.诗中连用四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峨眉山、平羌江、 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四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离开 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谢谢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导 齐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
思
1.诵读诗歌,结合注释把握重点 字词,疏通诗意。 2.找出诗句中的地名,说说诗人 的行踪。 3.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 “入”“流”的妙处。 4.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检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 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 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检
3.下面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峨眉山头,映在江中,一路 伴随诗人远行。 B.三四句写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江行见月,如 见蜀地故人。 C.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地名连用的空间转换,表达了诗 人多种情感。 D.本诗为离别而作,寓情于景,通过景物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和孤
独D寂“寞离之愁情别。绪和孤独寂寞”表述不当。
检
4.下面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是诗人依次经 过的地点,这些地点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 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 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诗人夜间乘船出发,离 开清溪直奔三峡,思君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D.诗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念之情,这也更能衬托出诗人 即将回到故乡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