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细菌BZ-1的鉴定及抗菌特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细菌BZ-1的鉴定及抗菌特性研究
范延辉,王君
(滨州学院生命科学系,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
摘要 [目的]对海洋细菌B Z -1进行分类鉴定,并研究其抗菌特性。
[方法]根据分离菌的培养特性及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等,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峙培养和滤纸片法研究其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
[结果]海洋细菌B Z -1为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致病真菌镰刀菌、紫青霉菌、白色念珠菌、葡萄孢菌都有很好的拮抗作用。
[结论]B Z -1抑菌能力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 海洋细菌;鉴定;拮抗作用
中图分类号 S4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7-07858-02
S tud y on th e Ide n t ific a t ion a n d An t ifun ga l C h a ra c te ris tic s o f BZ -1FAN Y an -h u i e t a l (D epar tm en t o f L ife S cien ces ,B in zh ou U n ive rs ity ,Sh an don g K ey L ab o f E co -en v ironm en ta l S cien ce fo r Y e llow R iv e r D e lta ,B in zh ou ,S h an don g 256603)A b s tra c t [O b je ctive]T h e re sea rcha i m ed to class ify an d iden tifyth e m a r in e bacte r i umB Z -1,an d to stu dy its an tifun g a l ch a racte r istics .[M e th od]T h e s tra in w a s iden tified an d class ified acco rd in g to th e cu ltu re ch a racter is tics ,m o rph o log ica l fea tu res and ph ys io log ica l an d b io ch e m ica l rea ction s o f iso la te s .T h e an tifu n ga l ac tiv ity o f its m e tabo lite s w as stu d ied by u sin g con fron tin g cu ltu re an d filter pape r m e th od .[R e su lt]M a rin e ba cte rium B Z -1w a s c lassified to B ac illu s sub tilis .I t h ad be tte r an tagon istic e ffects on p lan t pa th o gen ic f u n g i Fu sarium sp .,Pen icilliu m purpu rogenu m,M on ili a alb ican and B o try tis c inerea .[C on clu s ion ]B Z -1h ad stron g an tifu n ga l ab ility and it w a s w o r th fu rth e r stu dy an d deve lopm en t .K e y w o rd s M a r in e ba cte ria ;Iden tifica tion;A n tagon is tic e ffect
基金项目 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B ZXYQN LG 200826);
滨州学院博士基金(2008Y03)。
作者简介 范延辉(1980-),男,山东即墨人,硕士,助教,从事微生物
制药研究。
收稿日期 2009-03-20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广普、高效、环保等优点[1],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生物农药将逐步替代化学农药。
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特殊的生活环境、生态系统使其代谢产物具有很多新颖的结构和令人惊喜的生物活性[2-5],是一个寻找新型生物药物的宝库。
笔者近期从山东滨州贝壳堤岛分离到了5株能产生活性物质的微生物,并对其中的B Z-1菌株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海洋细菌B Z -1分离自山东滨州贝壳堤岛,
保藏于滨州学院生命科学系;病原菌尖刀镰刀菌、紫青霉菌、白色念珠菌、葡萄孢菌为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保藏。
1.2 培养基 ①ZoB e ll 培养基:蛋白胨5g ,酵母膏1g ,磷酸铁0.1g ,陈海水1000m l ,pH 值7.6~7.8。
②抑菌活性培养基:葡萄糖4%,蛋白胨1%,pH 值5.6。
③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玉米面1%,豆饼粉0.16%,K 2H PO 40.05%,蛋白胨0.1%,pH 自然。
1.3 菌种的鉴定
1.3.1 形态特征。
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2d ,取菌体染色后,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
1.3.2 培养特征。
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在30℃的条件下,培养2~3d 后观察菌落形状及颜色。
1.3.3 生理生化特征。
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6]
与
第8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7]中的方法进行。
1.3.4 16S rDN A 序列分析。
菌种接种于LB 液体培养基,120r/m in ,37℃振荡培养10h ,离心收集菌体,悬浮后加入溶菌酶和SD S 破壁,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 A ,用正相引物27F(5′-GAGAG TT TGA TC C TGGC TCAG -3′)和反向引物1541R (5′-AAGGAGG TGA TC CAGC C -3′),对16S rRN A 基因进行PCR
扩增,扩增的产物由北京三博公司进行测序。
PC R 条件为:94℃,10m in ;94℃,45s ;55℃,45s ;72℃,90s ;30个循环;72℃,10m in 。
4℃保存。
1.4 菌株的抑菌试验
取一环新鲜培养的B Z-1斜面种子,
接入装有25m l 发酵培养基的250m l 三角瓶中,于30℃120r/m in 振荡培养20h 。
取出后用0.1m o l/L 的H C l 调节pH 值至4.0~5.0,3500r/m in 离心8m in ,弃去沉淀后用管碟法测定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BZ -1形态特征与培养特征 海洋细菌B Z -1菌株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幼培养菌落为透明状,直径2~4m m,表面湿润光滑,边缘不规则;老培养菌落变为肉色或略棕色,不透明,菌落不扩散。
菌体细胞为长杆状,周生鞭毛(图1);芽孢中生
,不膨大。
图1 B Z -1菌体电镜照片(23000×)
F ig.1 E le c tro n ic m ic ro s c o p ic p h o to g ra ph o f s tra in BZ -1(23000×)
2.2 BZ -1生理生化特性 B Z -1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B Z -1接触酶阳性,兼性厌氧,水解淀粉,不利用柠檬酸盐。
B Z -1的生理生化特性、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与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比较相似。
2.3 16S r DNA 序列分析 海洋菌株B Z -1的16S rDN A 基因序列长度为1543bp(图2),在G eneB ank 中的登陆号为
安徽农业科学,J ou rn a l o f A n h u i A g r i .S c i .2009,37(17):7858-7859 责任编辑 张彩丽 责任校对 况玲玲
DQ 309593,B LA S T 程序比较分析发现它同B acillus sub tilis (AB 110598)相似性为99%。
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 A 序列分析结果,B Z -1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 us sub tilis)。
表1 海洋细菌BZ -1的生理生化特性
T a b le 1 Ph y s io lo g ic a l a n d b io c h em ic a l c h a ra c te r is t ic s o f m a r in e b a c te r ia
项目
Item s
结果R esu lts 项目Item s
结果R e su
lts 硝酸盐还原+碳源利用
半乳糖+接触酶+果糖+厌氧生长+甘露糖-淀粉水解+鼠李糖-明胶液化
-棉子糖-柠檬酸盐利用-乳糖
-生长试验3%N aC l
+阿拉伯糖-5%N aC l +木糖-7%N aC l +肌醇+0.1%酚-甘露醇+0.01%N aN 3-乙酸钠+溶菌酶
-丙二酸钠
+
注:+:G row th ;-:N o g row th. N o te :+,G row th ;-,N
og row th.
图2 B Z -1菌株16S rD NA 全序列F ig.2 16S rD NA s e qu e n c e o f s tra in B Z -1
2.4 BZ -1的抗真菌活性 试验表明B Z-1对使大豆连作产生障碍的紫青霉、引起根腐的镰刀霉、引起庆霉病的葡萄孢
菌、引起稻瘟病的稻瘟霉及白念珠菌都有抑制作用。
其中,B Z -1对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见图3。
图3 BZ -1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F ig.3 T h e in h ib it io n o f BZ -1on Fu sari um so lan i
3 结论与讨论
我国海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我国科学家们已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到了多种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
该研究通过系统的细菌学鉴定和16S rDN A 序列分析,将海洋细菌B Z-1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acillus sub-tilis)。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B Z -1产生的活性物质对致病真菌镰刀菌、紫青霉菌、白色念珠菌、葡萄孢菌都有很好的拮抗作用,有潜在的开发应用研究价值。
对于其活性物质的性质、结构等问题正在研究中,将另行报道。
参考文献
[1]罗敏,林永贤,杨玉旺,等.生物农药———21世纪农药的生力军[J].河
北工业科技,2003,20(5):54-59.
[2]李晶,杨谦.生防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1):106-111,132.[3]L ISA R.A m a r in e fu n gu s p rodu c in g in su lico lid[J].J N a t P rod,1997,60(5):
811.[4]M IC CH IH IR O SU G AN O.A n ti-P A F b y Phom a sp.iso la ted from C h ino e ce te s
op ilio [J].J A mC h emS o c ,1991,13(10):5463-5466.[5]王书锦,胡江春,薛德林,等.中国黄、渤海、辽宁近海地区海洋微生物
资源的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1):1-5.[6]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RE 布坎南,N E 吉本斯.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 ].8版.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4.
(上接第7857页)
[8]U S E P A.E x po su re m od e l lib ra ry an d in te g ra ted m ode l ev a lu a tion sy s tem [R ].
E P A /600/C-92/002,1996.
[9]李亚澜.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研究[D ].成
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10]贾海峰,程声通,杜文涛.G IS 与地表水水质模型W A S P 5的集成[J].清
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8):125-128.
[11]郝月,杨翔华,郝佳德,等.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3):32-34.
[12]魏桃员,张素琴,邵林广,等.一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5):1-2,39,114.[13]H U A N G B,J IAN G B.A V T O P :a fu ll in teg ra tio n o f T O P M O D E L in to G IS [J].
E n v i ronm en ta l M o de llin g &S o ftw a re ,2002,17:261-268.[14]林远声,列璞怡.降解纤维素的真菌分离、筛选及其酶活测定[J ].中山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S 1):82-85.[15]叶姜瑜.一种纤维素分解鉴别培养基[J].微生物学通报,1997,24(4):
251.
[16]李振红,陆贻通.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
(3):133-135,153.
[17]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纤维素酶组.纤维分解菌与伴生菌的分
离鉴定及其协同作用[J ].微生物学报,1978,18(2):147-152.
[18]孙先锋,张志杰,崔红军,等.造纸黑液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的分离和降
解特性研究[J].环境工程,2002,20(3):78-81.[19]陈文新.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20]吉海平,王风斌,陈金山.浅谈微生物在秸秆生物学转化中的应用[J].
微生物工程进展,1997,17(2):56-59.[21]钟桂芳,杨雪鹏,时国庆.产纤维素酶牛瘤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研究
[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9):907-910.[22]ZH AN GL X,SO N GJ H,L IUHP.S tu d ie s onth e iso la t iono f e n do ph y tic ba cte -r iafromtom a to p la n ts a n d th e ir g row th -p rom o tin g ac tiv i tie s[J].A g r icu l tu ra l
S cien ce &T e ch n o log y ,2008,9(5):1-3,69.
[23]吴丹,邓泽元,范亚苇,等.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
件优化[J ].食品科学,2008,29(6):218-221.
9
58737卷17期 范延辉等 海洋细菌B Z -1的鉴定及抗菌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