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缓冲(IC、钻石、场互补对管)大比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正好休闲无事,做了几款缓冲电路进行现场PK,电源均为松下伺服稳压+-15V供电,先上电路
图:
1、运放缓冲,手头只有NE5534DD、大SNE553
2、NE5532DD、op275、LF35
3、4558D
(1)正相缓冲
(2)反相缓冲
2、钻石缓冲
3、场互补对管缓冲
实物图,其中钻石缓冲和场互补对管缓冲均为搭棚焊接,把相应的脚焊到一个8P的IC座上以方便
PK:
对比时我是把缓冲接入到音源输出、音量电位器之前的位置,先说IC缓冲,手头上这几种运放,表现最好的是NE5534DD,此IC的动态很大,低频是以上几种运放中最猛烈的,可能是单运放的缘故,其余几种双运放各有特色,不能说那个赢了那个,其中5532DD整体比较均衡,但中频薄了点。
op275
中频很温暖但两端延伸差点。
大S5532有点刻意的加厚中低频,低频有点肥大,对中低频单薄的系统应该表现不错。
LF353说不出什么优点好像也没有太大的缺点,比较平淡型。
4558D和5532DD的音色取向大致相同,动态稍逊于5532DD。
正相缓冲和反相缓冲的输入阻抗不一样,就是觉得正相缓冲听着感觉好那么一点,其他的差异我听不出来,甚至叫另一个人去帮我换正相和反相缓冲的话,我盲听也分辨不出来是正的还是反的。
接着是拿运放中表现最好的5534DD和另两个分立缓冲对比,钻石缓冲的低频收得有点快,人声的质感不错,高频的延伸和细致优于5534DD,但觉得高频有点飞的感觉(有人提出用BC556等管替代东芝的2240/970就好了,我没有试),以我个人在这两者中选择的话,我会选钻石缓冲。
最后出场的是由K170/J74这对场管组成的缓冲,一开声就令我大吃一惊,比喻感觉前面的是人间凡品,这个犹如不食人间烟火那种,节奏放慢了但不失连贯性,听《童丽》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呵呵,想起了早期马兰士的CD都喜欢用这个缓冲做输出的(好像马兰士的场管缓冲静态调得比较大,10mA左右?),输出阻抗比起前面的几种是最高的,但驱动后面的10K电位器是不会有影响的,低频的力度不及5534DD,但能量还是比较充裕的,而且富有弹性,高频很柔和,但这个缓冲也并不是完美的,中频好像披了一层纱(是美化还是朦胧?马兰士声?)。
一共折腾了三天,以上这堆缓冲中我最喜欢的就是K170/J74,其实没有完美的东西,只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当兜了一圈之后,焊了一个双刀开关,缓冲和直通之间进行PK,这时的结果很残酷,首先要淘汰运放缓冲,加入运放缓冲后,人声的泛音、弦乐的堂音均受严重的损失,整个音色都变得干巴巴的,(我个人分析是深度大环路负反馈导致,当然不能就此否定运放,运放做放大电路应该是合适的,但做缓冲时施加100%的深度大环路负反馈),其他几种双运放做的缓冲和直通对比真的要被甩几条街了。
其次是钻石缓冲,人声的泛音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比运放的缓冲好得多,虽然钻石缓冲不是大环路负反馈,但两级的深度电流负反馈也使音色受到劣化,低频紧,高频上扬,也成为淘汰品了,最后是我认为最好的缓冲K170/J74和直通对比,中低频不及直通的丰富,人声的泛音、弦乐的堂音得到很大程度的保留,但质感仍和直通的有差距,中高频处的泛音比直通的差距大了,高频倒好像有点柔化了,和直通对比仍然还是要出局的。
我这是额外增加上去的电路,缓冲落败于直通也说得过去的,而不能作为定论说缓冲都是不好的,有的必须做阻抗变换的地方还是要用到缓冲的,某种元件必须用于合适的电路中,不可能拿个10000μF的电解做耦合电容有同样的道理。
5、6楼提出的用胆缓冲,由于胆的放大倍数较低,是较浅的负反馈,应该会比较好,有时间可以试试吧!
有些人是不相信IC缓冲会损失泛音,还提出让我拿那堆缓冲去测什么信噪比、失真度之类的,还说什么布局合理能出什么神奇音色之云,但我最后是没有拿过去,觉得这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论指标,IC接成缓冲后的指标会差到哪里?要说不公平的是分立缓冲还是搭棚焊接的,其他都是同条件下的比较,以上缓冲中指标最落后的要数K170/J74了,但听感有时却与这个不成比例关系,胆缓冲的话指标就更不用测了,比IC缓冲要差好几个级别。
听感关过不了的话,神马指标都是浮云了,其实搭个缓冲电路是很简单的,有兴趣的都可以自己动手搭几个来比较下!
樓主也可以參考
wensan的
Diamond Buffer 探密
樓主也可以參考
wensan的
Diamond Buffer 探密
waocj 发表于 2011-4-12 23:51
幸好电路都简单,这个花了约20分钟改好2个声道的,多了一级射随输出,起码输出阻抗、失真等指标肯定会提高的,试听对比由2240/970组成的钻石缓冲好(是否输入管K170/J74的作用?),低频放宽了点,但中频泛音仍觉得少了,中高频的清晰度则比单级K170/J74缓冲好点,到了高频,又觉得没有单级K170/J74缓冲那么柔和耐听了。
如果一定要在这两个之间选择,我还是会选单级K170/J74缓冲。
这些听感都带有我个人的主观因素,希望大家也试试,多提供实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