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台阶,再将术侧 迈下台阶,最后健侧迈下台阶
(三)家庭用品的准备 • 楼梯扶手 • 带扶手坐椅 • 坐椅垫 • 脚凳 • 洗手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及椅子
(四)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端坐屈髋<90° •6周内不要开车 •避免激烈运动及摔倒 •平卧屈髋屈膝 •禁二郎腿、两腿交叉 •禁坐矮凳(72cm) •禁髋外旋 •禁从高处跳下
四、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根据身体恢复状况分阶段进行 (一)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1.术后第1-3天,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为主的康复措施
,达到基本消除肢体肿胀,各组肌群能协调舒缩。 方法(术后第1-3天)
• 屈伸踝关节 5-10次/h,每一动作持续3秒 • 转动踝关节 3-4次/d,每次重复5遍 • 健侧伸屈髋膝 一组/2h、30次/组,每次持续10秒。
标准型PFNA
PFNA 临床适应征
加长型PFNA
PFNA手术技术
手术技术
体位
病人仰卧与手术 床,健肢原理固 定,患肢内收10 到15度,内旋位 固定
手术技术
进针点 手术进针点在大转子定 点中中心
二、术前准备
病人要了解一般情况
⑴伤病的预后 ⑶可能出现的问题
⑵手术的方法及预后 ⑷康复的时间
术前健康教育及准备 训练病人深呼吸、咳嗽、 床边训练排二便
• 主钉远端有一定的弹性,易于主 钉插入,并避免应力集中
主钉长度有四种型号
• 标准型 • 短型 • 超短型 • 加长型
240mm 200mm 170mm 300mm 340mm 380mm 420mm
螺旋刀片(helical blade)
• 一个内固定同时完成抗旋转和成角稳定 •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直
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4.伤口引流管护理
伤口引流管的目的是引出组织周围残留积血,以减少 伤口内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
护理时应注意: ①保持引流管通畅。 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50~250 ml/d 色淡红,若引流液≥300 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 ③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切口位置30 cm,以防伤口逆 行感染。 ④24h引流液<50ml时,可拔出引流管。
② 肺栓塞观察和护理措施:DVT继发肺栓塞是该手术最常见的死亡原 因,多发生在术后2~3周,突发胸闷、剧烈胸痛、紫绀、脉速,咯 血,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为肺栓塞。一旦发生,应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 ,大剂量抗凝或溶栓治疗。术后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多咳嗽可以 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
④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术后体温持续 升高,尤其是术后3天后疼痛加剧,应考虑为急性感染。
⑤ 术后其他部位的感染可增加的机会,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都应积极预防和处理。
(2)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
① DVT的观察和护理措施:DVT多发生在术后1~4天,大部分症状较轻 ,少数病人可有疼痛,小腿肿胀、低热,容易被手术创伤性反应或 伤口疼痛所掩盖。常见的护理措施有:术后早期进行踝、膝关节的 主、被动屈伸动作以及早期下地活动;静脉输液宜在上肢为佳,一 般不使用止血药物。
3.术后第8-14天
• 此期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0为目的。 • 方 法(术后第8-14天) • 下地练习 术侧与骨盆平行移动 • 下坐练习 屈髋<90度,高椅子 • 站立练习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 站立抬腿 扶手站立患肢抬高、以上每项3-4次/天 • 站立后伸练习 每天3-4次,每次2-3遍
痛,并可持续72小时甚至更长。有效解 除病人疼痛,可保证睡眠和良好的心里 状态。常使用镇静剂或止痛剂—术后留 置止痛泵。
3.体位护理
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既可固定关节,又 能减轻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同时也便于 肢体活动和肿胀消退。
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术后患
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过度屈曲和伸 直;
5 .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局部感染 感染多发生于术后早期。预防感染的
关键是加强手术前后各个环节的护理。
① 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肥胖、糖尿病、饮酒、类风湿、应用过量激 素、住院时间长的病人易发生感染。术前协助病人积极治疗慢性病 。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
② 合理使用抗生素。 ③ 术后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瘀滞引起感染。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 移动身体
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
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 步行器站立
• 术后15-21天 此期由助行器过渡到扶腋杖
方法(15-21天) 助行器→双侧腋杖 • 站立稳步后,可扶助行器
待重心稳定,改用腋杖 3-4次/天、5-20分钟/次
术后第21天以后 • 第三周扶双腋杖 • 第六周扶单腋杖 • 第九周弃拐行走
(二)出院康复训练 以站立及行走练习为主
1.由助行器改为双腋拐行走
方法: • 双拐前移1足距离
↓ • 重心越过双拐连线
↓ • 健侧前移越过双拐连线
20-30cm如此交替进行
2.继续站立抬腿及后伸练习 • 方法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扶手患肢向前抬起(屈髋屈膝)及向后抬起 3.上下楼练习 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1天可以练习 • 方法:
拉力螺钉 封帽螺钉
长度
:170MM :200MM :240MM
长度
:300MM :340MM :380MM :400MM
主 钉
横 锁 螺 钉
直径 5.0MM
长度
25MM-85MM 5MM一个规格
长度
80MM——105MM 5MM一个规格
直径
:9.4MM :10MM :11MM
PFNA 临床适应征
谢谢各位的聆听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股骨粗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折PFNA的学习
PFNA概念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PFNA
1.设计特点 2.临床适应症 3.手术技术简介
设计理念
• 主钉设计经PFN20多万例的论证 与髓腔解剖形态达到最佳匹配
• 主钉6。外展角,便于自大转子顶 点置入空心主钉,置入方便
径(4.5-9mm)通过打入填压松质骨,可提 高螺旋刀片的锚合力,尤为适合骨质疏松 患者
• 螺旋刀片和骨质紧密贴合,增强了稳定性 ,抗旋转、抗骨折端吸收后塌陷及内翻畸 形的能力增强
螺旋刀片helical blade
• 仅从外侧切口即可完成螺旋刀片的置入操作, 简易方便
• 仅用一枚刀片,适合股骨颈细小的患者 • 使用自动锁定,防止螺旋刀片及股骨头旋转 • 生物力学证明螺旋刀片可显著提高抗拔出力
病人要树立康复的信心
信心 恒心 小心
三、术后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的 监测
术后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体位护理
并发症的预 防及护理
引流管护理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变化,注意有
无心肺功能异常、休克、失血及髋关节 脱位等症状,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处 理。
2.疼痛护理 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感到切口疼
屈伸踝关节
转动踝关节
伸屈髋膝
2.术后第4-7天
• 此期病人已可进食,体力渐恢复
• 训练以增强肌力、恢复髋关节活动为目的
方法(术后第4-7天)
每天3-4次,每次10遍重复练习
• 伸髋、膝 • 臂部收缩 • 髋外展 • 股四头肌收缩 • 直腿抬高 • 髋后伸
臀
髋
部
外
收
展
缩
伸髋、膝
股四头肌收缩
髋后伸 直腿抬高
(三)家庭用品的准备 • 楼梯扶手 • 带扶手坐椅 • 坐椅垫 • 脚凳 • 洗手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及椅子
(四)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端坐屈髋<90° •6周内不要开车 •避免激烈运动及摔倒 •平卧屈髋屈膝 •禁二郎腿、两腿交叉 •禁坐矮凳(72cm) •禁髋外旋 •禁从高处跳下
四、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根据身体恢复状况分阶段进行 (一)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1.术后第1-3天,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为主的康复措施
,达到基本消除肢体肿胀,各组肌群能协调舒缩。 方法(术后第1-3天)
• 屈伸踝关节 5-10次/h,每一动作持续3秒 • 转动踝关节 3-4次/d,每次重复5遍 • 健侧伸屈髋膝 一组/2h、30次/组,每次持续10秒。
标准型PFNA
PFNA 临床适应征
加长型PFNA
PFNA手术技术
手术技术
体位
病人仰卧与手术 床,健肢原理固 定,患肢内收10 到15度,内旋位 固定
手术技术
进针点 手术进针点在大转子定 点中中心
二、术前准备
病人要了解一般情况
⑴伤病的预后 ⑶可能出现的问题
⑵手术的方法及预后 ⑷康复的时间
术前健康教育及准备 训练病人深呼吸、咳嗽、 床边训练排二便
• 主钉远端有一定的弹性,易于主 钉插入,并避免应力集中
主钉长度有四种型号
• 标准型 • 短型 • 超短型 • 加长型
240mm 200mm 170mm 300mm 340mm 380mm 420mm
螺旋刀片(helical blade)
• 一个内固定同时完成抗旋转和成角稳定 •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直
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4.伤口引流管护理
伤口引流管的目的是引出组织周围残留积血,以减少 伤口内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
护理时应注意: ①保持引流管通畅。 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50~250 ml/d 色淡红,若引流液≥300 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 ③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切口位置30 cm,以防伤口逆 行感染。 ④24h引流液<50ml时,可拔出引流管。
② 肺栓塞观察和护理措施:DVT继发肺栓塞是该手术最常见的死亡原 因,多发生在术后2~3周,突发胸闷、剧烈胸痛、紫绀、脉速,咯 血,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为肺栓塞。一旦发生,应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 ,大剂量抗凝或溶栓治疗。术后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多咳嗽可以 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
④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术后体温持续 升高,尤其是术后3天后疼痛加剧,应考虑为急性感染。
⑤ 术后其他部位的感染可增加的机会,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都应积极预防和处理。
(2)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
① DVT的观察和护理措施:DVT多发生在术后1~4天,大部分症状较轻 ,少数病人可有疼痛,小腿肿胀、低热,容易被手术创伤性反应或 伤口疼痛所掩盖。常见的护理措施有:术后早期进行踝、膝关节的 主、被动屈伸动作以及早期下地活动;静脉输液宜在上肢为佳,一 般不使用止血药物。
3.术后第8-14天
• 此期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0为目的。 • 方 法(术后第8-14天) • 下地练习 术侧与骨盆平行移动 • 下坐练习 屈髋<90度,高椅子 • 站立练习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 站立抬腿 扶手站立患肢抬高、以上每项3-4次/天 • 站立后伸练习 每天3-4次,每次2-3遍
痛,并可持续72小时甚至更长。有效解 除病人疼痛,可保证睡眠和良好的心里 状态。常使用镇静剂或止痛剂—术后留 置止痛泵。
3.体位护理
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既可固定关节,又 能减轻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同时也便于 肢体活动和肿胀消退。
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术后患
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过度屈曲和伸 直;
5 .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局部感染 感染多发生于术后早期。预防感染的
关键是加强手术前后各个环节的护理。
① 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肥胖、糖尿病、饮酒、类风湿、应用过量激 素、住院时间长的病人易发生感染。术前协助病人积极治疗慢性病 。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
② 合理使用抗生素。 ③ 术后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瘀滞引起感染。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 移动身体
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
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 步行器站立
• 术后15-21天 此期由助行器过渡到扶腋杖
方法(15-21天) 助行器→双侧腋杖 • 站立稳步后,可扶助行器
待重心稳定,改用腋杖 3-4次/天、5-20分钟/次
术后第21天以后 • 第三周扶双腋杖 • 第六周扶单腋杖 • 第九周弃拐行走
(二)出院康复训练 以站立及行走练习为主
1.由助行器改为双腋拐行走
方法: • 双拐前移1足距离
↓ • 重心越过双拐连线
↓ • 健侧前移越过双拐连线
20-30cm如此交替进行
2.继续站立抬腿及后伸练习 • 方法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扶手患肢向前抬起(屈髋屈膝)及向后抬起 3.上下楼练习 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1天可以练习 • 方法:
拉力螺钉 封帽螺钉
长度
:170MM :200MM :240MM
长度
:300MM :340MM :380MM :400MM
主 钉
横 锁 螺 钉
直径 5.0MM
长度
25MM-85MM 5MM一个规格
长度
80MM——105MM 5MM一个规格
直径
:9.4MM :10MM :11MM
PFNA 临床适应征
谢谢各位的聆听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股骨粗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折PFNA的学习
PFNA概念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PFNA
1.设计特点 2.临床适应症 3.手术技术简介
设计理念
• 主钉设计经PFN20多万例的论证 与髓腔解剖形态达到最佳匹配
• 主钉6。外展角,便于自大转子顶 点置入空心主钉,置入方便
径(4.5-9mm)通过打入填压松质骨,可提 高螺旋刀片的锚合力,尤为适合骨质疏松 患者
• 螺旋刀片和骨质紧密贴合,增强了稳定性 ,抗旋转、抗骨折端吸收后塌陷及内翻畸 形的能力增强
螺旋刀片helical blade
• 仅从外侧切口即可完成螺旋刀片的置入操作, 简易方便
• 仅用一枚刀片,适合股骨颈细小的患者 • 使用自动锁定,防止螺旋刀片及股骨头旋转 • 生物力学证明螺旋刀片可显著提高抗拔出力
病人要树立康复的信心
信心 恒心 小心
三、术后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的 监测
术后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体位护理
并发症的预 防及护理
引流管护理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变化,注意有
无心肺功能异常、休克、失血及髋关节 脱位等症状,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处 理。
2.疼痛护理 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感到切口疼
屈伸踝关节
转动踝关节
伸屈髋膝
2.术后第4-7天
• 此期病人已可进食,体力渐恢复
• 训练以增强肌力、恢复髋关节活动为目的
方法(术后第4-7天)
每天3-4次,每次10遍重复练习
• 伸髋、膝 • 臂部收缩 • 髋外展 • 股四头肌收缩 • 直腿抬高 • 髋后伸
臀
髋
部
外
收
展
缩
伸髋、膝
股四头肌收缩
髋后伸 直腿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