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之不同标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之
不同标准》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28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4-8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有大人和孩子、有男有女)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
2.小组讨论。

[说出自己是按什么分类的,又是怎样记录分类结果的?]
汇报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8人,小孩 4人。

按性别男和女分:男 6人,女 6人。

[可以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统计表中。

突出统计表的简洁性。

]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完成做一做: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请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2.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先逐步整理完成第(1)小题,然后填在(2)题的表格中。

]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3.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学生自选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

(①按照行进的方式分为飞行的和爬行的;②按繁殖方式分为胎生的和卵生的等)]
4.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
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5.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
[引导学生理解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统计表中数据所表达的意思:①说说图中呈现的是什么统计结果。

②问学生:小乌龟这一项上涂了3个圆圈,表示什么?是学生真正理解象形统计图的含义。

]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

(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反思: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是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学生自选标准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认识和理解了简单的统计表,并学会了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最终学生感受到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到了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