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高考选考考试地理试题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高考选考考试地理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48分)
1. (2分)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A . 樵采天然植被
B . 开发利用太阳能
C . 大力发展薪炭林
D . 加大煤炭的开采
2. (2分)(2016·吉林模拟) 河床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会逐渐变成沉积岩,这类沉积岩往往以砂岩为主,砂岩的抗侵蚀能力与其颗粒有关,颗粒越小,抗侵蚀能力越强。
下图为某河床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在经过
多年外力侵蚀作用以后的形状。
读图,下列关于甲、乙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岩层比乙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枯水期
B . 甲岩层比乙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丰水期
C . 乙岩层比甲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丰水期
D . 乙岩层比甲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枯水期
3. (4分) (2017高一下·宜春月考) 读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图示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 (4分) (2018高二上·海珠期末) 百度公司根据LBS大数据(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进行计算分析,在地图上展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和特征。
下图示意2017年春节前第五天离京人群主要去向省区和城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时段()
A . 社会因素促使人员离京
B . 离京人员南方多于北方
C . 离京人员主要返乡就业
D . 离京人员多乘飞机出行
(2)上图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RS和CPS
B . RS和GIS
C . GPS和GIS
D . RS、GPS和GIS
5. (4分)(2017·江苏)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2分)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2分)
A . 晴,西南风
B . 阴,西北风
C . 晴,东南风
D . 阴,东北风
6. (4分) (2019高一上·九台期中)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
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 .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7. (4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 . 火山活动
B . 溶洞塌陷
C . 地壳下陷
D . 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 . “浮石”孔隙源于流水侵蚀
C . “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 . “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8. (4分)下表为我国沿海地区某城市的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小题。
(1)
1982年至2000年,该城市()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总人口增长迅速
B . 人口出生率降低,青少年人口减少
C . 人口死亡率上升,老龄化进程延缓
D . 人口增长率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
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缓和就业紧张状况②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③劳动力数量增加④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9. (4分) (2020高三下·郸城月考) 近年来,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
这一些醉树大量死亡。
左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阿拉斯加“醉树”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中 N 地比 Q 地气温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 N地纬度位置较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气温较高
B . 由于山脉的阻挡作用,冷空气对N地的影响较小
C . N地沿岸有暖流流经,对N地有增温作用
D . Q地常年吹冬季风,气温偏低
(2)推断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醉树”大量死亡的原因是()
A . 全球变暖,降水增加
B . 全球变暖,冻土消融
C . 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增强
D .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10. (4分) (2019高二下·双峰开学考) 下图是“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A . 销售
B . 加工制造
C . 品牌
D . 研发
(2)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
A . 设备、零件
B . 制造加工、销售
C . 传播、销售
D . 研发、品牌
11. (4分) (2017高二下·江苏开学考) 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
下表是2012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问题。
(1)
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降水
B . 地形
C . 风
D . 气温
(2)
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A . 新疆喀纳斯
B . 吉林红叶谷
C . 南京栖霞山
D . 广东石门谷
1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从防洪入手
B . 田纳西河因冬季河水结冰,航运价值不大
C . 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
D . 田纳西河流域防洪设施的建设使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13. (4分) (2017高一下·辽宁期中) 城市建城区内的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要随城市规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下图为某大城市在城郊规划的一居住小区近7年来的区内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动态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信息表明该居住小区()
A . 2009~2010建筑物数量下降
B . 2012~2015年建筑物数量增长而建成区面积下降
C . 2010~2014年建成区面积在不断增长
D . 2014~2015年建筑物数量下降而建成区面积不变
(2)
据图分析可知,该小区建筑物数量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A . 小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B . 降低了建筑物的高度
C . 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降低
D . 造成建成区面积的无序扩张
14. (2分)读下图,完成小题。
图中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 . a、c、d
B . a、e、f
C . c、d、e
D . b、c、d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
15. (20分) (2018高三上·遵义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照要求较高。
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纺织业中开始,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6年瓦特改良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使英国棉纺业快速发展,技术领先,成为世界棉纺中心,到19世纪中期棉布产量占世界近50%,生产模式多为:进口原料(棉花)一加工一出口产品(棉布等)。
19世纪末英国纺织业地位开始下降,二战后开始衰退,同时人地矛盾加剧,政府提高了环保要求。
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
(1)推测英国种植棉花品质较好的区域,并阐述其理由。
(2)从气候条件分析英国使用水力纺纱机的有利条件。
(3)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棉纺业采用“进口一加工一出口”模式的原因。
(4)从产业成本解释二战后英国棉纺业衰退的原因。
16. (15分) (2017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线通道送电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送往京津唐地区,将煤炭输出改为电能输出。
这种能源输送方式与传统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唐地区有哪些有利影响?
(2)图中A地区需大量输入天然气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南线通道中,既建有水电站,又建设了一批坑口火电厂,其目的是什么?
三、加试题 (共2题;共25分)
17. (7分) (2018高一上·梅河口期末)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
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图中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_____,自然带由①→②→③→④→⑤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以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
(3)④地气候特征为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18. (18分) (2016高一上·深圳期中) 图Ⅰ为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图Ⅱ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代表二分二至)、图Ⅲ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戊是________节气,此时在公转图Ⅱ中的位置________(填代号),地球上的光照情况可能是________(填图
Ⅲ中①②③④代号)。
(2)
明年春节是2017年1月28日,当日阳光直射点位于图Ⅰ中________
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戊之间
此刻地球上的光照情况最接近的是________(填图Ⅲ中①②③④代号)
(3)
春节我国正在南极大陆昆仑站(南纬80°25',东经77°06’)的科考队员很想看到美丽的极光,是否能如愿?为什么?
(4)
深圳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________(填图Ⅱ中a、b、c、d代号),地球上的光照情况可能是________(填图Ⅲ中①②③④代号),随后一个月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如何________。
(5)
地球运行到图Ⅲ中的C处时,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48分)
1-1、
2-1、
3-1、
3-2、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1-1、
11-2、
12-1、
13-1、
13-2、
14-1、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35分)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三、加试题 (共2题;共25分)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