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1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4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贻来牟机器 磨坊 (朱其昂) 上海发昌机器厂 (方举赞)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陈启源)
7、特点:
先天不足:
(1)资金少; (2)规模小;
出(现3)这技个术特力点量的薄根弱;本原因:产生于 半(殖4)民行地业半、封地建域社分布会不的平中衡国(主要为
轻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后天畸形: (5)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的压制,举步维艰,不能独立发展。
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
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
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D
1.途径:1)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 2)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企业
2.兴起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 3.兴起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推动
4.地点: 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
5.行业: 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等 6.代表企业:
1)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2)广东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请结 合所学知 识,分析 中国民族 工业的特 点? (注意: 产生的特 殊土壤)
D 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下册)》
鸦片战争让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瓦解传统的 自然经济。
教材P31资料卡片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
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 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 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洋布取代土布,使“织”与“耕”分离……
(劳动力、市场)
④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
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
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
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
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洋务企业创办(P31 知识链接: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外国侵略) 目的:用西方先进技术巩固清朝封建统治 口号:“自强”、“求富” 概况(实践):(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
工业;(3)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 代海军;(4)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选派留学生
甲午业中规日模战呢争?爆发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后)
2.发展原因: 1)外国入侵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直因) 3)实业救国热潮兴起和人民掀起收回利 权运动的推动 3.代表人物、企业:
•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 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 家、政治家、教育家, 主张“实业救国”。他 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 370多所学校,为我国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 了宝贵贡献,被称为 “状元实业家”。代表 企业:大生纱厂等。
——【清】郑观应(1842─1921) :《盛世危言》卷七
根据材料,归纳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破产,手 工业者失业、生活窘迫。
迫于生计,手工业者失业后会如何谋生?
进入工厂打工,用打工赚到的钱购买自己 的生活必需品。
他们的选择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初步发展 (原因、企业家)
影响(经济、政治、思想——给中国社会带
来了一股新气息)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 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 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新中国 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一)洋务企业创办(P31 知识链接:洋务运动)
结果: 失败,未能实现自强、求富 失败的根本原因:
只改变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影响: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②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问题:归纳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的时间、原因、表现、 特点及影响。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下列早期企业中,不属于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企业的是
A.继昌隆缫丝 厂
B.发昌机器厂
C.轮船招商局 D.贻来牟机器磨坊
C
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 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 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 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新阶级
戊戌变法
新的政治理想
辛亥革命
(2)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长起来 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课堂小结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劳动力、商品市场)
中国近 代民族 工业的
兴起
背景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利润刺激) 洋务运动(技术诱导)
兴起概况(时间、地点、主要途径、主要企业)
特点 (轻工业为主、沿海、资金少、双重压迫)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经济—自然经济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 (二)新经济成分的出现: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新近 经代 济工 成业 分
B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 ,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 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A
教材P31知识链接: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在
后 到 一 战
18荣荣95宗德— 敬生万54元9家以江(上苏资)无本锡10
保兴面粉厂
120288万 15%
1913年 万元以上)
元
爆 发
表现 厂矿数量增加、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
棉纺织业发展突出。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气息 新生产方式
新经济 (1)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方式
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单元导语: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2.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 4.国民党统治前期:短暂发展 5.国民党统治后期:遭到巨大打击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广义:中国人投资兴办的运 用资本主义机器化方式进行 生产的工业。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 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 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 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D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 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8、影响( 经、政、思) (1)经济: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抵制 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 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
(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3)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 对民族工业是困境还是 契机?他们能否扩大企
“自强”的口号下,清王朝开始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 技术,创办军事工业企业,……70年代,又在“求富” 的口号下,以“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 的形式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企业,……洋务派创办了 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如何推动民族 工业的兴起?
▲1865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
②鸦中片国战农争产后品,日洋益纱、商洋品布化先后涌入中国东南 (沿中海国市被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业和
金列融强业大,量贸收易购中中心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洋纱取代土纱,使家庭棉纺织业“纺”与 “织③”自分然离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狭义:私人资本(民间资本) 投资兴办的运用资本主义机 器化方式进行生产的工业, 又叫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大机器生产
注意区别:民国时期指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到 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鸦片战争后20余年,……外国资本主义为了 把封建中国变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 地,不能不在输入商品的同时,也输进新式生产 工具、生产技术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这种 情况使得中国封建经济在六七十年代之交,加速 了自身的分解。
荣
P33知识链接:
宗 荣氏兄弟:是中国最大的民 敬
族资本家。创办面粉、纺
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
代表有保兴面粉厂等 生 大王”的美称。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创办人
地址
企业
甲 时间张謇 工矿江企业苏总南数通 大资本生总纱额厂发展速
午
度
战 1894年 约50家(资本1 35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