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学子塞上论剑青年才俊鹿城争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行业关注
Industry Focus
CHINA CONCRETE 2017.08 NO.98
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于2017年7月24日至26日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行。

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的18位青年教师,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的28名研究生,以及部分国内院校的教授和专家、往届优秀青年教师、中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评委组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杭美艳主持开幕式,她介绍了会议的背景和目的,期望会议的举行可以为建筑材料行业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为混凝土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斌到会表示祝贺,他强调了会议对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介绍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在对外开放、生态建设和特色学科发展方面的新思路。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理事长宋少民介绍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和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在上述发展阶段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当前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的两大重要赛事—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研究生论坛。

他对中国建筑材料青年教师寄予希望:“教师要有情怀,有追求,不可唯利是图。

在三尺讲台上获得尊严和学生的爱戴是教师终生的追求。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科学精神的养成很重要,他认为:“质疑是科学的精髓,培育科学精神,就是要养成批判和辩证思维的习惯。

”他提倡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充分利用前沿科学技术,勇于亮相大舞台,获得大成就。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秘书长师海霞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她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趋势,强调了技术创新对建筑行业的重要性,指出了行业发展的关注点和新领域,希望行业各参与单位同心协力,共促繁荣。

建材学子塞上论剑 青年才俊鹿城争锋
韩建国1 宋少民2 杭美艳3 高春彦3 郝润霞3 李 娟3 董 伟3
(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4;2.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 102616;
3.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包头 014010

25
行业关注
Industry Focus
总98期 2017.08 混凝土世界
三尺讲台展风采
来自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的18位青年教师参加了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他们的授课内容涵盖了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水化、水泥-减水剂相容性分析、矿物掺和料的特性和应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气硬性胶凝材料性能和测试、混凝土外加剂和新拌工作性等六大方面。

授课课件的内容设计和讲授过程,一方面关注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包括原子架构、水化动力学、颗粒的形貌效应、减水剂与水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流变学理论、配合比设计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另一方面,向学生展示和传输了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如水泥水化动力学的研究新进展、基于CT技术的硬化体孔结构表征方法、自密实混凝土的千米盘管试验及其在中国尊工程的应用。

东南大学的冯攀老师,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课件和授课语言均为英文),通过图文并茂且紧贴国际研究前沿的课件,熟练、专业的讲授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全方位讲授了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水化特性。

同济大学的吴凯老师,以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差异演示为切入点,从石膏的晶体架构、石膏晶型随煅烧温度的转变规律、以及不同晶型石膏的水化速率和硬化体强度的角度,全面讲授了石膏这种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优化设计思路。

同时,以石膏硬化体的CT二维切片和三维重建结构,向学生传输了新型测试技术在材料性能表征方面的优势。

南宁学院的杨燕英老师,以当前已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为启发点,从材料性能、物质传输和环境影响的角度,讲授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向学生传输了高强不等于高耐久,以及综合环境作用、施工方式、结构形式和荷载形态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

青年教师在授课中表现出的授课技能、语言驾驭能力、双语能力、学术功底、科研能力和教书育人责任感,说明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在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新荷初露尖尖角
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等高校的28名研究生展示了各自的论坛报告。

研究生论坛报告涵盖再生材料性能和优化方法、新拌混凝土流变性能和可泵性评价、新型混凝土膨胀剂性能和优化方法、新型胶凝材料水化机理和改性、多孔介质中离子的传输行为、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和全谱分析定量方法、耐久性影响因素的机理研究和应对策略等主题。

北京建筑大学的王福晋和北京科技大学的赵力,分别论述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方向和低熟料一体化胶凝材料的研究成果,展示了研究生根据当前工程应用或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研究重点、提炼研究对象、应用新的研究手段和采取新的研究视角的能力。

沈阳建筑大学李天如的论坛报告PPT制作精致,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试验结果呈现清晰,
讲述语言自信大
廉慧珍
覃维祖
韩建国
宋少民
牛建刚
梁文泉
师海霞杭美艳
26
行业关注
Industry Focus
CHINA CONCRETE 2017.08 NO.98
方,表现出研究生对研究内容的投入、自信和精心准备。

研究生在会议上表现出的科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试验结果探究和反思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一方面说明研究生团体以及背后的指导教师(教师个人、课题组或研究团队)在提出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方面的进步,以及新生研究力量个体科研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反映了研究生(以及背后的课题组或研究团队)在科研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领域重大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意识。

同时,论坛报告的展示过程反映出研究生对报告准备精心、逻辑清楚、语言清晰,达到了提升研究生成果报告和技术交流能力的目的。

但也有个别研究生的报告,存在背景篇幅长而自身研究成果表述少、科研意识不足、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挖掘归纳不足等问题。

评委组老师在研究生论坛报告评定的过程中,对研究生的文献调研能力、研究方法、科研意识、数据分析和表述方式、PPT架构方法和报告语言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评委们基于青年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授课逻辑、理论实践结合情况、对相关领域进展的了解程度、板书、教学育人理念,以及研究生报告过程中的专业基础水平、试验和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现场问答能力,分别针对讲课比赛和论坛报告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诲人不倦传师道
围绕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科学思维方法、教书育人职责、理论与实践关系提升等四个方面,会议组织了四个学术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覃维祖结合自身经历畅谈了教育理念和科研方法,强调在科研和工作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基于中国的材料状况和施工方法,进行科学思考并付诸实践,推动工程质量的进步。

武汉大学副教授梁文泉就《建筑材料》课程教授的艺术和方法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风趣、幽默、睿智,展示了授课艺术,显示出优秀教师所
具有的文化底蕴和教学理念,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从哲学、思辨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强调了“教与学”和“教与研”的相辅相成,敦促青年教师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提醒青年教师谨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古训,不断提升学术思辨能力和知识水平。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李飞就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2017年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的最终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统计的角度指出了影响大流态混凝土的材料因素,为相同性能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技术方向。

会议的成功举行,达到了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提供展示、交流和提升平台的目的,被认为“使与会者达到了登高望远的目的”。

同时,会议成果聚焦了我国建筑材料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和关注点。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秘书长韩建国主持。

他对青年教师对三尺讲台的热爱、对教育责任的热情、对学术传承和知识发展的贡献表示赞赏;对研究生在论坛报告中表现出的思辨能力、科研方案设计能力和演讲能力表示肯定;对内蒙古科技大学领导层面的支持、技术团队的配合和会务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对评委组的评判工作和精彩点评致以诚挚的谢意。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牛建刚对会议的成果和特色表示肯定和赞赏。

最后,廉慧珍指挥老中青三代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