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校组织与管理体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校长负责制
▪ 1、校长负责制 ▪ (1)校长负责制实质上是一长制。 ▪ (2)定义——是由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
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组织保证监督, 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完整的领导体制。 ▪ (3)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校长负责、党 组织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参与。
2、校长负责制的优势
▪ 有利于政党分开,有效防止党对行政的干预 ▪ 有利于调动校长积极性,并给党的工作留下
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机构。
2、学校组织的意义
▪ 为人类提供简约的成长机制; ▪ 为人类提供健康、纯洁的环境; ▪ 为人类提供交往的平台,实现文化认同。
2、学校组织性质的区分:两个不同的角度
(1)作为行政系统的 学校组织:科层制 组织
▪ (2)作为学术系统 的学校组织:松散 结构
3、学校组织的特性
▪ 自主性。 ▪ 多样性。 ▪ 松散性。 ▪ 依附性。 ▪ 有组织性。
三、学校内部组织设置
(一)学校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 党政分开 ▪ 讲求效率 ▪ 权责一致 ▪ 分工协同 ▪ 层次幅度适当 ▪ 因校而异
(二)中小学校组织机构种类及其地位作用
▪ 1、学校的政治组织机构
▪ (1)党的基层组织 ▪ (2)民主党派组织 ▪ 2、学校的群众组织机构 ▪ (1)共青团组织 ▪ (2)少先队组织 ▪ (3)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 ▪ (4)教育工会和教代会组织
▪ “校长由人民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政府负 责,学校一切重大问题校长有权决定”。
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年整风反 右,“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思想指导下,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 的指示》,对校长负责制全盘否定,中学普 遍推行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结果 是党政不分,书记说了算,行政机构和校长 的作用没有发挥。
1、校务委员会制
▪ 解放初期:校务委员会制。
▪ 委员会由思想进步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组 成,在发扬民主,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和对学 校的改造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党也很好地利 了他们对新政府的热情和特殊的身份。
2、校长负责制
▪ 1952年3月,经政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 程(草案)》,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领导学校工作。
5、革命委员会制
▪ 文革时期是混乱的“革命委员会”制度。取 消了校长为首的行政组织,从根本上破坏了 党对学校的领导。
6、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部重新颁 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 定,“全日制中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 分工负责制,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 党支部讨论决定”。1984年教育部《关于普 通中学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的意见》,改 称“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在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部门领 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1961年,教育部于1963年颁布《全日制中学 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 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校长是学校 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 门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工作”,学校党支部 对学校行政工作有保证和监督责任。该体制 对党政有了明确的分工,调动了两方面的积 极性。
四、学校管理体制
1、体制
▪ 一般是组织中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 制度。
▪ 2、学校管理体制 ▪ (1)学校管理体制是确立学校内部管理结构与过程的
组织制度。 ▪ (2)主要指学校的机构设置、领导制度、管理权限的
划分。 ▪ (3)核心是管理权限的划分,即学校管理体制的中心
是领导体制。核心是管理权限的划分。
院长
书记
副院长
副书记
综合管理 办公室
学生管理 办公室
学生会、团委
公共事业 管理
教研室
旅游管理 教研
经济学 教研室
公共关系 教研室
教师支部及 各学生支部
2、组织的功能
▪ (1)聚集功能。 ▪ (2)转换功能。 ▪ (3)释放功能。
二、学校组织及特性
1、学校组织及意义 学校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专门
7、校长负责制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 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校实 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和其他学校实 行校长负责制,“党的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 1995年3月18日通过,9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没有明确学校的管理体制,只是强调 “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3、中校学校的行政组织机构
▪ (1)校务委员会 ▪ (2)行政会议 ▪ (3)校长办公会 ▪ (4)教导处 ▪ (5)总务处 ▪ (6)校办企业管理机构
4、中小学校的业务性组织机构
▪ (1)教学辅导机构 ▪ (2)教研组 ▪ (3)年级组 ▪ (4)班级和班主任 ▪ (5)教育科研组织
(三)我国高校的管理机构
▪ 当前,我国的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1、党委组织
▪ 党委会、党委办公室、纪委(监审处)、组织部、 宣传部(党校)、统战部、团委
▪ 2、行政
▪ 校务委员会、校长办公室、人事、基建、后勤、财 务、学生、国资、科技、教务、教科服务、保卫等
▪ 3、其他
▪ 工会

学校各教学学院设置基本沿袭学校
学 习 纲 要:
一、组织及功能 二、学校组织及特性 三、学校内部组织设置 四、学校管理体制 五、建国以来我国学校领导体制演变 六、校长负责制
一、组织及功能
1、组织 组织的原始意义是将丝麻制成布帛,取
组合编织的意思。 组织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按一定的结构
方式结成的有机体。
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机构
(三)学校管理体制的类型
▪ 1、从宏观上看,学校管理体制有集权制和分 权制之分。(钟摆效应)
▪ 2、从学校微观层面上看,学校管理体制有首 长制(或一长制)和委员会制之别。
五、建国以来我国学校领导体制演变
校务委员会制 校长负责制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革命委员会制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