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给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政给水工程建设覆盖面积日渐扩大,市政给水设计慢慢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切实满足城市正
常运营期间的给水要求,需要着重分析现有设计规划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设计
规划方案。

本文针对以上背景,提出市政给水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列出给水设
计与规划实施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市政给水;设计规划;常见问题
前言:市政给水工程的运行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大众生产生活质量。

良好运行
的市政给水工程能够切实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实现
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故需要分析当前给水工程设计和规划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不断优化给水工程方案。

在给水工程设计和规划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原则,切实
提升给水工程运行期间的经济效益。

1、市政给水工程设计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政给水工程运行水平已然成为大众关注重点。

为确保市政给水工程能够始终处于高效节能运行状态,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给水
工程设计工作颁布了明文规定,要求设计人员结合工程所在地区城市发展要求,
选择适宜输水手段,对给水管网进行严格规划以及灵活分区。

给水工程在实际运营期间需要选择适宜水源,建立取水构筑物及供水管道,
从根本上保障供水期间的水质,为各领域提供生产用水。

在给水管网建设过程中,应当着重节约施工成本,注意提升施工期间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市政给水设计工作需要具备科学性与系统性特征,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依照
城市具体水资源情况、给水需求,经济发展速度、气候环境特征等诸多因素,对
给水方案进行科学设计,确保给水工程能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满足实际发展条件。

2、市政给水工程设计规划常见问题
2.1管道设计不合理
某些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环节没有被高度重视,致使管道设计环节不合理。

如在管道输水过程中没有结合所在地区地形条件选择适宜的输水方式,导致输水
效果不佳,水资源供给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在管区划分时也没有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管网规模不合理,导致在给水管道
运行期间出现水资源输配不合理问题。

2.2管材选择不当
给水管材选择不当也会对工程实际运行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如在管材选择过
程中为片面节约投资,没有严格审查管材质量,导致给水管道在长时间运行后出
现腐蚀现象,进而引发管道泄漏甚至坍塌等问题。

3、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3.1选择适宜的市政给水输水方式
水资源供应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地区生产能力。

现阶段城镇建设规模日渐扩大,各领域生产建设期间的用水需求更高,为切实解决水资源紧缺与城市经济发展之
间的矛盾问题,还需要高质量实施市政给水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

市政给水工程的输水工作十分重要,需要确保输水方式最佳。

不同区域内水
资源储量差异性较大,在水资源利用环节应当遵照不同地区特征对水资源进行严
格管控与合理调配。

输水是水资源调度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区域之间的地势等条
件不同,需要选择适宜的输水方式,增强输水水平,推动市政给水设计行业高质
稳定发展。

为使市政给水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具体设计要求
选择实际的输水方式。

首先对工程所在区域地质环境与用水特征进行细致分析,
依照分析结果灵活选择输水方式。

不同地区适用的输水手段存在较大差距。

如山
区输水方式,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可以选择压力式输水技术手段,确保输水路径
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缩减。

3.2注重市政给水管网分区设计
市政给水管网设计工作需要着重解决供水问题,脱离用水紧张的困境。

管网
分区设计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工程给水效果。

切实保障管线铺设环节的合理性,严
格规划管网所在区域,保障给水工程设计质量,最大限度解决工程实际建设成本。

考虑给水管网铺设环节的复杂性,防止管线存在相互交叉问题。

注重将同类管线
安装在统一管槽内,以控制管线铺设成本,避免在铺设期间出现大量开挖浪费情况,对其他市政管道的运行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管网分区工作也应考虑管径设计
要求,对分区管径的参数进行合理管控,最大限度控制投资成本,保障管道综合
设计水平。

在给水管网分区设计过程中,需要保护现有给水管网,并在保障管网能够充
分发挥应用功能的同时,对供水系统进行分区管理。

配合使用分区供水、独立管
理手段,提高管网规划与管理效率。

3.2.1规划管网规模
在用户水压处于设计标准范围内的情况下,需要保障管网水压均衡。

为从根
本上降低给水管网运行期间的事故发生概率,控制实际漏水量,确保市政供水始
终处于低压环境下。

合理设置地区内地形与地形标高值,使分区设计方案的技术
可行性能够得到严格把控。

分析管道水头的损失量、人口密度值、进水位置以及
生产用水要求,设置管网流量,记录下流量与漏失量值,为后续管道建设与运维
工作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3.2.2规划区域方案
在市政管网分区方案决定后,还需要经由工程各参建单位,对管网分区全过
程进行逐步的校验与计算,从根本上提升分区规划水平。

做好市政给水管道改造
工作、研究供水设施运行水平,防止在给水管网运行期间出现无法正常运行问题。

着重使用动态规划方式,提升管道整体规划水平。

将给水管道节点埋深作为
状态变量,借助坡度决策方式进行全方位节点搜索。

通过采用标准管径,合理控
制计算深度,增加管网储存量以及时间间隔。

状态变量主要指管径,通过流速以
及充满度决策,提升管道分区合理性。

标准管径目标较为有限,因此在存储以及
计算过程中借助动态规划方式,能够切实提升计算精准度,借助计算机优化排水
管网坡度设计方案。

通过建立起管网数学模型,对管网系统各管段的最佳管径以
及坡度值进行精准计算。

3.3应用先进节水技术
要求市政给水管网的设计工作与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避免水资源在具体传输期间出现浪费问题。

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与节水
理念,确保水资源应用效率。

在使用新型节水设备期间,应选择环保、节水功能
的设备与节水材料。

推广具备良好节能水平的节水产品,实现节能增效目标。

使用叠压供水方式。

与普通供水方式相比,叠压供水方式的的优势极为显著。

一方面,叠压供水手段节省了蓄水池建设成本,使水厂与用户的供水龙头能够更
好连接在一起,形成严密封闭环境,避免在水资源供应及传输过程中出现二次污
染问题。

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叠压供水工作也可以配合使
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自然资源,满足城市热水供应要求,使
水资源可更好实现自然循环目标。

总结:总而言之,市政给水系统设计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后续市政工程供水能力。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统筹兼顾原则,结合城市建设目标及要求,分析
不同给水方式应用期间的技术可行性。

加强市政给水工程设计管控力度,并能动
态优化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绪贵.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20(24):42-43.
[2]熊振杰.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建
设,2020(08):82-83.
[3]吴海涛.刍议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问题[J].中华建
设,2020(06):66-67.
[4]吴兴江.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1):10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