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遵循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遵循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登记、核算、报告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会计核算中,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原则。
1.经济实体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企业和个人的财务活动应该与其业务主体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应该与其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个人财务完全分开,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了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
2.货币计量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必须以货币单位进行度量。
这意味着会计记录的所有数额都必须以货币的形式表示,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3.业务周期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企业的财务报表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通常是每个会计年度)编制。
通过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报表编制,可以提供更有意义和可比性的财务信息。
4.历史成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所有的经济事项都必须按购买或发生时的实际成本进行登记和核算。
这意味着在会计核算中不考虑资产或负债的变现价值或未来预期价值,而只关注已经实现的成本。
5.持续经营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假设企业将会继续经营下去。
这意味着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设企业将长期操作并遵守财务义务。
持续经营原则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一个基础假设。
6.权责发生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收入和费用应该在实质上与其发生的权利和责任相关联。
这意味着在会计核算中,收入应该在实际收到货款或服务已经提供之后确认,费用应该在相关费用已经发生之后确认。
除了以上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会计核算准则和规定,如以下几个:7.收入确认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收入应该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确认:(1)已经转让了商品或提供了服务;(2)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3)收入的款项收到或有合理的期望能够收到。
8.费用匹配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相关的费用应该与相关的收入进行匹配。
这意味着在会计核算中,费用应该在与其相关的收入同时确认,以避免出现收入和费用不匹配的情况。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会计核算是指通过收集、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企业的经济交易和信息,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 实体性原则实体性原则指出企业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与所有者的个人财务完全分开。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与个人所有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区别。
2. 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原则指出企业应被视为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在近期内倒闭或停业。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基于持续经营的前提,并披露相关的财务信息。
3. 会计核算成本原则会计核算成本原则指出企业应按成本计量,即将货币金额与企业取得或生产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负债使用相联系,同时也适用于成本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4. 计价稳定原则计价稳定原则指出企业应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即在会计期间内,不应随着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改变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 记账记账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将企业的经济交易记录在会计账簿中,使其得以永久保存和随时查询。
常见的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等。
2. 计算计算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包括各种会计数据的计算,如财务报表的计算、会计科目的计算、财务指标的计算等。
计算的准确性对于会计核算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3. 核对核对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即在进行记账和计算之后,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核对以确保准确性。
核对的方式可以采用逐笔核对、月末核对和年末核对等,以及内部核对和外部核对等。
4. 报表编制报表编制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整理和汇总企业的会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和其他经营报表,以便提供给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参考和决策。
5. 分析与解释分析与解释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财务报表和其他经营报表进行分析和解释,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论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经济 科 苑 lI j
论 企业 会 计核 算 的基 本原则
初 军
( 吉林水工机械厂, 吉林 吉林 12 0 ) 3 0 0
摘 要: 企业会计工作 ,_ 4 以货 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映和监督一 个单位经济 活动 的一 种经济管理 工作 , #- 反 会计 资料是企 业管理决策的重要 依据 。本 文对企业会计核 算的基本原则予 以探析 , 旨在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关键词 : 企业会计; 核算; 原则
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 币计量 4货 当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 , 提 主要解决会计反应和 《 企业会制度》第八条规定: ‘ ‘ 企业的会计核算 以满足 会计信息 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 人民币为记账 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 人民币以外的 2 一 贤 0 . 4 。要求 企 嗽 的会计核算方法前 监督的范围多大? 各项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及收 以 入、 费用、 利润应采用什么计价基础?何时结算损 货币为主的企业, 选定其中 可以 一种货币作为记账 后各期应当保持—致, 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 益、 算账、 报账? 等等。 这就是芷 进行会计核算时必 本位币, 但是编报的财 务会 计 报告应当 这算为人民 更 , 应当将变 更的内容和理由、 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须明确的前提条件 , 即会计核算 的基本前提 ( 或称 币。 在境夕 没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 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在会计报 应 这算为人民币” 这是对货币计量作出的 表附注中 予以说明。 “ 基本假 ’ 从 业 会制度》 ) 。 的规定中可以看出, 报告, 当 主体、 持续经营、 会 规定。企业的经济活动千差万别, 财产物资种类繁 2 可E 5 0 。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 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 计- 分期和货币讨 四 。 量 项 多, 这些实物的 计量单位千差万别, 有重量 、 、 长度 1 会计主体 . 】 容积、 件等, 台、 无法在量 进行比较 , 不便于实物 致、 相互可比。 企业会制度》 第五条规定 : “ 会计核算应当以 管理和 寸 因此, 量。 选择合理、 实用又简化的计 2 及时挂 则。 6 - 源 要求企业的会{ 核算应当及 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时进行, 不得提前或延后。 二 二 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 , 一 记录和反映企 量单位, 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这就规定了 会计核 用。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 以货币作为统一 2 - 7明晰 0 。要 确认了 的财务会计 报告应当清晰明了, 便于理解和利用。 算必须以会计主体为前提, 会计 主 又 体 称会计实 计量单位。这—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 2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 - 8 核算应 体、 会计个体, 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 以货币为主要的、 统—计量单位, 同其他三项基本 定单位。 会计主 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 前提・起 , 为各项 P 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当以 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初已经实现的收入 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 这—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在我国境内具有 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 不论款项是否收 《 就 付, 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是不属于当 凡 在于: — 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 有者 广泛的流通性,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晰 及职工个 人 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二是将该主体的 规定了我国境内各单位的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 期 的收入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 也不应当 活动区别开来。 从而界 账本位币,企业会计制度》 《 的规定是与《 中华人 民 期的收入和费用。 定了 从事会计 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 同 致的。 同时, 考虑到随着 2 配E原则。 9 要求企业在会} 1 荡算时, 收入与 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 十 主体的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 其成本、 费用应当相互配 比, 同在会计期 问内的各 赞用 应 整体活动和成果有关。应当注意的是 , 会计主体与 多 , 对外贸易和合作发展迅速, 人民币以外的其他 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 , 当在该会计期 常会计 核算中明显增多 , 有的 间内确认。 法律主体( 法人) 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 法人可作为会 币种在—些单位的日 计主体, 但会计主 体不—定是法 ^ 、 。 占 据了支付的主导地位, 如果要求这些单位平时的 ZO I 历史成本原则。 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 1 2持续经 营 每笔外币核算业务都折算为人民币计算, 不仅影响 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 。 — 其后, 侉 各项财产如果 会制度》 第六条规定 : ‘ ‘ A计核算应当以 其经济业务往来, 也会加大其工作量。因此,企业 发生减值 , 当 《 应 按照制度规定计提相应 的减值准 企业持续、 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持 会计制度》 规定,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 备。除法律、 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 另有 峻 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 规定 者 , 外 企业—律不得 自 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续经营做出的规定。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 主的企业 , 见的未来, 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 目 币。 但是。 为了便于会i詹息使用者阅读和使用 , 十 也 21 l 划分收益发生支出 和资本 睦 支出 原则。 要 税务等部门的工作 , 企业编报的财务会 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 标持续经营下去。即 在可预 见 的未来, 该 十 主体 便于工商、 不会破产清算 , 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 , 所负有 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外设立的中国企业 本性支出的界限。 在境 月皮出的效益仅 及于本年度( 或 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个营业周期) 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的,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 项基本前提 , 具有相互依 22 . 谨慎陛 1 原则。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 应 1 会计分期 3 《 会制度》 企业 第七条规定: “ 会计核算应当划 存、 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 当遵循港赜隘 0 要求, 的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分会计期间, 分期结算账 目 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 r 负债或费用, 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会计期问分为年度、 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 时间长度, 迩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 23 . 重要性原则。 1 要求企业的会} 1 应当遵 学簿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 起讫 日 期确定。 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 段。 没有会计主体, 就不会有持续经营 ; 没有持续经 循重要陛原则的要求, 期。 本制度所称的期末和定期 , 是指月末 、 季末、 半 营 , 就不会有会计分期; 没有货币计量, 就不会有现 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 采用不同的 核算方法。 对资产、 负债、 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并进而影响财务 年末和 隶。『 ’ 这 十 湖 所作出的规定。 会i 根据 代会计。 会 f报告使用眷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 会f 十 { 事 持续经营 , 题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持续不断地 2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经营下去。为了 及时获得会i 占 , 十 息 充分发挥会计 f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必须 项 ,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 并 的反映和监督职能 , 应当合理地划分会 计 期间, 即 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俭 业会计制度》第十一 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 准确的披露; 对于次 辱项 , 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 进i 1 予 分期 。 所谓会计分期, ^ 就是将企业的经营 条, 对企业在会汁陔算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作出 要的会计 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 可适 活动人为划分或 若于个 相等的时间间断, 以便确认 了规定。 某个会计 期间的收入、 费用、 利润, 确认某个会计期 2 客观陛 . 1 原则。 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 当简化处理。 参考文献 末的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和编制会计报 这一 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 表。 进行会计核算 , 如实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贾青霞. 1 】 浅析企业会计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时代 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 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 0 7 1 范围, 为权责发生制 、 可比性原则 、 一赞陛原则 、 相 2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 商 ̄2 0 (n 关注原则、 E性 配 原则、 及时陛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 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i 会}核算, 亍 . f 而不应当仅仅 】 张淑艳. } 重要 生 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分拥 J } 商 业经济, 1. 2 0. 0 5 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及谨慎 陡 原则等奠定了理论 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汁核算的 依据。 2 3相关 则 要求 扛 啪 会 、1 应 原 十言窟 与实 务 的基础
会计核算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实物原则:指会计记录应反映实物和事实的原则,即收付款、出入货物等应有实物和事实来支持。
2、双重记账原则:指把账务记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记录在付款方,另一部分记录在收款方,以便核算平衡,使会计记账工作简便和准确。
3、科目分类原则:指根据传统的会计凭证,把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关联的各项费用和收入分类记账,使账目的记账和核算方便快捷。
4、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根据历史成本记录财产和发生的经济活动。
5、货币计价原则:指货币是会计报表中记载全部经济数据的唯一度量衡,企业要根据各项会计记录采用货币记账方法。
6、完整原则:指应全面而准确的记载企业的经济数据和活动的原则,即会计信息的记载应充分,在内容上应全面精细。
7、�定期原则: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根据固定的会计计量单位,记载某一类型的经济活动,以便掌握企业经营成果的原则。
8、公正原则:指会计信息应按照客观事实表现真实、全面而公正的原则,不可按照主观想象和断定,扭曲虚假记载经济活动。
9、专款专用原则:指企业收到以特定用途命名的资金,其使用应严格履行所批准的用途,不得挪作他用,严禁直接或间接转入企业的其他账户存款。
10、简易原则:指记账活动要求轻松、快捷、简便,会计人员在记账记录上不必做过多的叙述,但要使用适当的会计术语和经济数据。
11、削减原则: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会计账户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有利润余额大于成本余额,应尽量消减有利余额,而有成本余额大于利润余额,则应尽量增加成本余额,达到“累计削减原则”的要求。
12、摊销原则:指在一定时期内,比较长的经济效益摊销为短期间,便于向外部用户反映企业持续盈利情况,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按照国家会计准则记载会计数据时应采用摊销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会计核算是指企业或个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对财务交易进行记录、计算、分类和汇总,以便生成财务报表和提供财务信息的过程。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可靠的基础,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 业务实体原则:企业应当按照独立个体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即将企业视为与业主或其他企业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个人与企业的经济活动要彻底分开核算。
2. 会计货币主义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将所有经济事项折算成货币金额进行计量和记录。
3. 会计业务发生时机原则:企业应该按照会计业务发生的实际时间记录和计量经济事项,而不是按照收付款的时间进行会计核算。
4. 公允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业绩,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真实性。
5. 持续性假设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基于企业的持续存在性假设,即企业将继续经营下去的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 记账:企业应根据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将各种经济事项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范进行记录,包括借方和贷方的金额以及相应的科目。
2. 分类:企业应将各项经济事项按照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分别列示在合适的科目下,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计算:企业应根据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对各项经济事项进行计算,包括基础计算、比率计算、比较计算等,以便生成会计报表和相关的统计数据。
4. 核算:企业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已经记录和计算的经济事项进行核对和审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报表:企业应按照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规定,根据记录、分类、计算、核算的结果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通过以上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企业可以准确记录和反映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财务业绩,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不容忽视。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规范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
2.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慎重处理不确定性事项,做出正确的会计估计。
3.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为基础,即经济业务活动发生时应当确认相应的权益变动。
4.会计分期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按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形成会计报表和会计报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1.会计账簿制度: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和使用的会计账簿,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以记录和保管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各项数据。
2.会计核算办法:规定了企业应当采用的会计核算办法,包括权责发生制、借贷记账法、货币计量等,并详细说明了各项业务的核算处理方法。
3.会计核算程序:规定了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包括业务的登记、分类、账务的处理、会计凭证的制作、财务报表的编制等。
三、会计核算的会计要素和核算科目1.会计要素:规定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费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核算科目:规定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各项科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科目,以及它们的编码、内容和核算规则。
四、会计核算的会计报告和财务报表1.会计报告:规定了企业应当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和提供各种会计报告,如财务状况报告、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以满足内部和外部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2.财务报表:规定了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和报送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五、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和审计1.内部控制: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核算业务的授权、记录、核对、保管等程序,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审计:规定了企业应当接受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审计,以验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准确的评价。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以下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会计实体主义原则:该原则要求将企业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与企业的所有者和其他相关方分开处理。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收入和支出应该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财务状况和事务分离开来。
2.会计核算周期原则:该原则要求将企业的财务活动分成一段特定的时间周期来核算,通常是一年。
这样可以方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3.全面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包括所有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等方面的信息,无论其金额大小。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根据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处理,而不仅仅根据其表面形式。
这样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谨慎原则:会计核算应该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即在不确定性下会计人员应该以较低的价值、较高的负债和较低的收入来估计。
这样可以避免财务信息的夸大和不准确。
6.成本原则:企业的资产应该按照其成本计量,即购买或生产资产时付出的现金或具有现金等价物价值应作为资产的初始成本。
随后,这些资产应根据会计政策和原则进行折旧或摊销。
7.时间匹配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应该在同一期间内进行匹配。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8.报告实体概念:该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该是报告给内外部用户的报告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样可以保证会计信息对用户有用,能够满足他们的决策和评估需要。
这些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石,根据这些原则会计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会计活动和操作,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
它们也是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基础,帮助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并促进与内外部用户的交流和理解。
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是指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会计实体、持续经营、一致性、会计期间、收入实现、费用匹配、货币计量、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可衡量性、真实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13个基本原则。
1.会计实体原则:要求企业法人或经济组织将自身与所有者区分开来,企业的交易和经济业务应该独立于所有者的交易和经济活动。
2.持续经营原则:要求企业通过持续运营的方式编制财务报表,假设企业将来将继续运营,而不考虑企业破产或停业的可能。
3.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上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以便财务报表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4.会计期间原则:要求企业将经营活动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划分为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以便进行定期报告和经营分析。
5.收入实现原则:要求企业仅在收入实现时才能确认收入,收入实现通常是指企业已经完成了与收入相关的服务或商品的交付。
6.费用匹配原则:要求企业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将费用与收入进行匹配,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7.货币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将经济活动以货币单位表示,以便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8.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将资产和负债以其历史成本进行核算,即以购置时的实际成本记录,而不是根据市场价值或估计值进行调整。
9.权责发生原则:要求企业在实际发生交易或事项时确认相应的收入和费用,而不是根据实际收款或付款的时间。
10.可衡量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上的信息必须是可衡量的,即能够以合理的准确性核算和度量。
11.真实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不能隐瞒或误导信息。
12.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对争议或不确定性时,应该采取保守的方法对潜在风险和损失进行计量和报告。
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处理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即重要的是考虑业务交易的实际影响,而不是仅仅遵循法律形式。
这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和传承的,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保护企业根据真实情况做出正确决策,并为外部用户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重要参考。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 实体性原则:会计核算应以企业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将企业与其所有者的个人财务相分离。
这意味着企业应独立核算,不受个人财务的影响。
2. 持续经营原则:会计核算应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即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
3. 会计平等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会计平等原则,即企业应按照公允原则对待所有的经济主体。
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交易,都应按照公允原则进行核算和报告。
4. 成本原则:会计核算应按照成本原则进行,即企业的资产应按照其购置成本计量,不应超过其实际购置成本。
同时,企业的负债应按照其发生时的金额计量。
5. 货币计量原则:会计核算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转化为货币金额。
这样可以方便比较和分析不同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核算的规范1.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2. 会计政策:企业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它应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3. 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企业内部对会计核算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
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组织结构、流程和职责,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会计记录:会计核算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原始凭证的录入、分类账的填制和总账的汇总等。
这些记录应准确、完整,以便后续的核算和报告。
5. 财务报告: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是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财务报表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核算和报告,使管理者能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定和步骤。
下面将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实体性原则:实体性原则是指将企业与企业所有者视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独立核算和报告。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应该以企业的角度,而不是企业所有者的角度进行反映。
2.成本原则:成本原则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其购置成本入账,而不是按照市场价值入账。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3.会计期间原则:会计期间原则要求企业将经济活动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一个会计期间,以便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及时、准确的反映。
4.会计持续性原则:会计持续性原则是指企业应当假定其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持续经营原则编制,即不考虑企业倒闭、破产等情况。
5.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统一的会计准则和计量方法,以保证不同企业和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之间具有可比性。
6.价值规定原则:价值规定原则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应当以其初始发生时的交易价值进行确定,即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记账。
7.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尽可能地体现经济实质,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合规。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记账:记账是指将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记录和分类,按照会计凭证的形式将其实质和经济业务进行记录。
记账的方法一般采用借贷记账法,即以借方和贷方进行分录。
2.核算:核算是指按照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分类、计量和计算。
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
3.报告:报告是指将核算得出的财务报表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于向业务管理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1)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及方法企业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它旨在记录和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确保会计记录准确、反映真实性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要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这意味着会计记录应反映实际的交易和经济活动,不得编造或隐瞒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要完整地记录企业的经济业务。
这意味着会计记录应包括所有经济活动,不能遗漏任何重要的交易或事件。
(3)周期性原则:会计核算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
通常使用的时间周期是一年,即会计年度。
这样可以方便比较和分析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一致性原则:会计核算要保持一贯的计量和处理方法。
这意味着一旦选择了一种会计政策或处理方法,应在后续会计期间中保持的一致,方便业绩的比较和分析。
(5)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要保守地处理和估计财务事项。
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倾向于对企业利益的风险进行保守评估,避免夸大企业的财务状况或业绩。
2.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1)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也称作“复式记账法”。
它是根据每一个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给出的数额和方向,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
(2)实物计量法:实物计量法是以物质的实物或数量进行会计核算和计量。
它通常应用于对固定资产、存货和原材料等进行计量和折旧的情况。
(3)货币计量法:货币计量法是以货币金额进行会计核算和计量。
它主要用于计量货币资金、应收应付款项、利润等财务指标。
(4)成本计量法:成本计量法主要应用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它要求企业资产要按照其获取成本计量,包括购买成本、生产成本和结算价值。
(5)公允价值计量法:公允价值计量法是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权威性信息进行会计核算和计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进行计量和确认的情况。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它旨在记录、分析和汇总企业的财务信息。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主体性、会计周期性、计量性、持续性和实体独立性。
1. 会计主体性会计主体性原则要求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核算。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财务状况是分开的,企业有自己独立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分开记录,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 会计周期性会计周期性原则要求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按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核算和报告。
常用的会计周期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
按照会计周期进行核算可以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便于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和评估。
3. 计量性计量性原则要求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计量和记录。
货币是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能够方便地度量和比较不同的经济资源。
通过将经济活动转化为货币金额,可以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
4. 持续性持续性原则认为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发生破产或重大变故。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如果存在企业可能破产的情况,会计师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披露和处理。
5. 实体独立性实体独立性原则要求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企业拥有者的个人财务信息分开记录。
企业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进行核算,与企业拥有者及其他关联方的财务活动相互独立。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会计主体性、会计周期性、计量性、持续性和实体独立性。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为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严格遵守这些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和报告。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经济持续发展。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是指对于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的过程。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几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 会计主体性原则会计主体性原则要求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与个人和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进行分离。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报表应该单独编制,以反映企业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会计主体性原则是构建整个会计体系的基石。
2. 具体业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业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强调业务的实质,而非仅仅看重交易的形式。
这意味着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根据业务的经济实质来确定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处理方法,而不只是依据交易的法律形式。
3. 成本核算原则成本核算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使用成本作为衡量企业资源获取和使用的基础。
具体来说,企业应按照历史成本来计量资产,并以成本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和计提相关准备。
成本核算原则反映了企业资源的实际价值。
4.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会计处理应以业务实际发生的时间为准,而非按照现金的收付时间。
这意味着当企业与其他个体发生经济业务时,应根据业务发生的权益变动来确认会计科目和计量金额,无论现金是否已经交付。
5. 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原则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假设企业将继续运营下去。
这意味着财务报表应按照持续经营的前提进行编制,包括使用成本核算、计提准备和确认损益等。
只有在确实出现破产、清算或停业等情况下,才能修改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6. 会计期间原则会计期间原则要求企业将其经济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以方便会计核算的进行和比较。
这意味着企业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编制财务报表,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
7. 对称性原则对称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的借贷双方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
这意味着每一笔会计分录中,应同时存在借方和贷方,并且借贷双方金额应该相等。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全面性原则:会计核算应该全面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要求会计人员要将企业的所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都纳入核算范围,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全面。
2.实体性原则:会计核算应该把一个单位与其他单位相区分开来,将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个人或其他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区别开来。
这个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要将个人或其他单位的财务事项与企业的财务事项严格分开,避免混淆。
3.会计等值原则:会计核算应该使用货币等值的方式来衡量和计量经济活动。
这个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要按照货币等值的原则,将所有的经济交易和事项都用货币单位来表达和计量,以便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比较。
4.会计周期性原则:会计核算应该按照一定的周期来进行,使得财务报表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编制和发布。
一般来说,会计周期一般是一年,根据需要也可以是半年、季度或其他时间段。
5.成本原则:会计核算应该以成本作为核算的基础,即以购入成本或生产成本作为资产和费用的核算依据。
这个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要按照购入成本或生产成本来计量和登记资产和费用,使得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成本和盈利情况。
6.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该及时地进行,使得财务报表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编制和发布。
这个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核算工作,确保财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遵守这些原则,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比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基本规则和原则,其基本原则是指导企业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基本准则和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谨慎性、权责发生制和货币计量原则。
真实性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真实性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不得进行虚假记载或隐瞒真实情况。
真实性的要求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其能够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完整性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完整性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包括企业全部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不能有遗漏或遗失。
完整性的要求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完备性,使其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一致性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一致性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一致性的要求是为了保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连续性,使其能够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可比较的财务信息。
谨慎性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谨慎性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对不确定性进行合理的估计和处理,不得过分乐观或悲观。
谨慎性的要求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确认收入和费用,而不是实际收付款的时间。
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货币计量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货币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便于会计信息的记录、汇总和报告。
货币计量原则的要求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统一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是指导企业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基本准则和原则。
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谨慎性、权责发生制和货币计量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是指对经济交易和业务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分析、归纳和报告的过程。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以下是我国会计核算的12项一般原则:1.实体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根据实体的法律组织形式和实际运营状况进行,与业主个人的经济事务要分开核算。
2.持续经营原则:假定企业将会持续经营,即使面临短期经营困难,也应当对其进行持续经营的核算。
3.会计等值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货币单位进行计量,所有交易和业务活动都必须用货币表示,并以货币等值进行核算。
4.成本原则: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应当以其成本作为基础。
5.独立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保持独立性,不能因为企业主、管理者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个人利益而影响会计核算结果。
6.会计期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通常是按年度进行。
7.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谨慎的态度对待,面对不确定性情况时,应当更加保守地进行核算。
8.业务实质优先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根据交易和业务活动的实际经济性质进行,而不仅仅是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
9.主体或客体的独立性原则:不同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易和业务活动应当互相独立地进行会计核算。
10.信息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确保提供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可比和可理解的信息,以满足各方对企业信息的需求。
11.会计政策的连贯性原则: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保持会计政策的连贯性,除非有合理的理由,否则不应当随意更改会计政策。
12.确认和计量的一致性原则:企业对同一交易和业务活动应当在确认时采用一致的方法,在计量上也应当采用一致的方法。
以上是我国会计核算的12项一般原则,这些原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定,有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为各方提供了准确的企业财务信息。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流程企业会计核算是指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处理,以形成企业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进行企业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
首先,企业会计核算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
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不得作虚假记载或隐瞒真实情况。
2. 连续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连续的时间段为基础,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编制,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3. 独立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独立于其他部门或个人,避免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发生利益冲突。
会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的立场,根据自身职责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4. 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谨慎对待,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和后果。
在进行估计和确认时,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免夸大或低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其次,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凭证: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需要进行凭证的记载,包括收据、发票、银行对账单等。
会计人员需要及时收集相关凭证,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2. 记账:会计人员根据收集到的凭证,按照一定的科目和账务处理方法进行记账。
记账包括将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分类并记录在相应的账簿中,包括总账、明细账等。
3. 登记账簿:在记账的基础上,会计人员需要将记账的信息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
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以及其他辅助账簿,用于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分类和整理。
4.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登记在账簿中的信息,会计人员需要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5. 审核和分析:编制财务报表后,需要进行审核和分析,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会计人员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核对和调整,根据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的交易或事项及证明交易或事项发⽣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证明交易或事项发⽣的合法凭证)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原则。
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以满⾜会计信息使⽤者的需要。
(四)⼀贯性原则。
会计核算⽅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五)可⽐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法进⾏,会计指标应当⼝径⼀致、相互可⽐。
(六)及时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不得提前或延后。
(七)明晰性原则。
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
(⼋)权责发⽣制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和已经发⽣或应当负担的费⽤,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和费⽤;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和费⽤,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和费⽤。
(九)配⽐原则。
会计核算时,收⼊与其成本、费⽤应当相互配⽐,同⼀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历史成本原则。
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减值,应当按国家统⼀的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除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统⼀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律不得⾃⾏调整其账⾯价值。
(⼗⼀)划分收益性⽀出与资本性⽀出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出与资本性⽀出的界限。
凡⽀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出;凡⽀出的效益及于⼏个会计年度(或⼏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出。
(⼗⼆)谨慎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核算要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可比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所以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可比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4、一致性原则。
它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也就是说,同一会计信息不仅要求在企业之间可以比较,而且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也要保持一致性.一致性与可比性一样,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
如果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原因和变化的情况及其对会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
在会计核算中,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往往会导致不同会计期间成本、收入等指标口径的不一致,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最终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价值。
坚持一贯性原则,不仅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而且可以制约和防止企业通过变更会计方法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和利润等会计指标的行为.5、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它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办法是在符合会计政策的前提下应当考虑企业风险,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谨慎性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实行谨慎性原则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扩大企业的财务决策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6、相关性原则.它是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要求并有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当局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饭店财务内控制度规范文本
***饭店会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加强本企业的会计工作,维护本企业及其投资人等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
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的补充规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
况,制定本企业的会计制度。
第二章会计核算原则
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
四、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月、季、年)。
五、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做到记录准确,内容完整,方
法正确,手续齐备,符合时限。
六、本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记帐。
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
款项是否在本期收回,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帐;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七、企业收入和费用的计算应当相互配合。
同一会计期间所取得的收入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成
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帐。
八、企业的财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核算。
除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财产的帐面价
值。
九、企业应当划分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
支出的效益及于一个以上(不含一个)会计
年度的,应当作为资本支出;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的,应当作为收益支出。
十、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果有必要变更,一般应当
自新的会计年度开始时变更,并在变更年度的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三章记帐与帐簿
十一、本企业采用借贷复式记帐法。
十二、本企业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十三、本企业的记帐文字为中文。
十四、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都应当取得或者填制原始凭证。
各种原始凭证必须内容真实、完整,手续齐备,数字准确。
原始凭证经审核无误,才能据以填制记帐凭证。
十五、本企业设置日记帐、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三种主要帐簿以及各种必要的辅助性帐簿。
各种帐簿应当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或者凭证汇总表等登记,做到登记及时,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摘要清楚。
各种帐簿中的记录,如需更正,必须严格按照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进行。
第四章流动资产
十六、本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招待存款、有价证券,应收和预付款项以及存货等。
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分别核算;应收款项,按照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应收短期贷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分别核算;预付款项,按照预付货款(预付定金)、预交所得税和待摊费用等分别核算;存货按照商品、原材料、物料用品、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分别核算。
对于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应当在年度资产负债表长期投资类下单列项目反映。
十七、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有多种货币的还应按不同的货币分别设帐登记。
十八、有价证券包括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股票和债券,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登记入帐。
实际支付的款项含有已宣告发放的股利或者应计利息的,应将这部分股利或者利息金额作为暂付款项,通过其他应收款帐户核算。
有价证券的股利或者利息收入,以及有价证券售出或到期时所收到的款项与其帐面成本
和已登记入帐的应收股利或者应计利息之间的差额,应当作为投资损益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者营业外收入。
十九、应收和预付款项按照不同货币分别设帐登记。
企业计提坏帐准备,可于年度终了按照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应收款项,计提不超过3%的坏帐准备。
坏帐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应收款项的减项单独反映。
年末应当计提的坏帐准备数额如果高于已提坏帐准备的帐面余额,可以按其差额补提足额;如果低于已提坏帐准备的帐面余额,应当按其差额相应调减坏帐准备的帐面余额。
企业的坏帐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实际发生的坏帐应当与坏帐准备先行冲抵。
已经确认的坏帐,以后如果收回,应当相应调增坏帐准备或者冲减管理费用。
对于坏帐的确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二十、存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登记入帐。
购入的存货,以买价加运输、装卸、保险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应缴纳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购入的商品以买价和应缴纳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自制、自产或者自行开采的存货,以制造、生产或者开采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加加工、运输、装卸和保险等费用以及应缴纳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盘盈的存货,按照原实际成本或者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入帐。
二十一、存货的核算,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制。
领用或者发出的商品、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采用先进先出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低值易耗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物在领用后采用一次摊销法,企业于投入生产经营时一次大量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可以作为其他资产核算。
二十二、存货需定期盘点,每月盘点一次。
盘存数如果与帐面记录不符,应当于查明原因后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一般在年终结帐前处理完毕。
盘盈的存货,一般应当相应冲减有关费用;盘亏或者毁损的存货,在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的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应当相应计入有关费用;其中,由于非常原因造成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