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2It'sShowTime文化背景资料新版冀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美国,小课题称为project。
在美国教学材料中,有很多project。
学生非常有兴趣地完成这些小课题。
在完成小课题时,学生往往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会一些探索方法,这就是长作业。
在我国,小课题的研究,也受到极大的重视,成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
尤其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本学期,我们就小课题-长作业进行了研究,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小课题长作业”的教学方法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小课题”学习的特点:
1、主题性。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比较大研究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备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去选择小的专题开展研究。
2、过程性。
学生进行小课题学习,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很重要。
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3、自主性。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4、形象性。
小课题的呈现主要通过实物或具体模型,内容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物。
5、趣味性。
小课题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
这种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中,感知和体验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初步了解一些规律,学会利用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6、对小课题的评估主要不是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小课题”教学的方式。
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即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完成这一作业(这一段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伸。
画图软件、电子演示文稿等教学单元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可布置综合性应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制作有明确主题的电子作品。
“文字处理”单元可用“我眼中的网络世界”、“未来城市”“美丽的迎春校园”等题目完成习作,输入文字,编辑排版,排印文稿或上交电子文稿。
“动画自己做”单元可以“小红帽”、“星空大战”等为主题创作动画,构思动画主要情节,完成不同场景的动画。
“电子文稿”单元可结合语文学科、数学学科图形课、科学学科、社会学科等设置主题,从网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完成电子演示文稿。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小课题长作业”教学方法的步骤。
“小课题和长作业”的实施,教者不能一放到底,应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序展开。
一般过程为:1、学生知晓主题,搜集相关信息,确定自己的专题。
2、小组合作交流创作技巧。
3、个人独立创作电子作品。
4、师生评析作品。
5、学生修改作品,上交作品。
教师可用展览作品、奖励学具等方式激励学生。
如画图软件的学习单元可设置三至四节综合应用课。
(1)模仿较复杂的作品。
分解元素,合理选择所要使用的画图工具,思考绘画的先后顺序、绘画对象的大小、色彩等画图策略。
(2)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创作画图作品。
分两节课完成。
第一节课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校园,课中分小组讨论交流:“在画图软件中画哪些景物比较好?画这些景物要用哪些画图工具?这些景物怎样组合在一起?”然后各自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过程中可请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第二节课,继续对作品进行加工修饰,上交作品到教师机。
老师组织学生赏析作品,从中选出几幅优秀作品,分析其精彩之处;也可以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然后学生再一次修改作品,上交作品。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小课题长作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小课题长作业”能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在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老师向
学生推荐方案,学生可以从中做出有较强自主性的选择,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思想。
此外,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明确确立学习目标、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等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突出表现为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调整、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2、“小课题长作业”能促进学生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可以使理解更加正确、丰富和全面。
首先,活动体现的是学生活动分小组管理,分工合作。
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群体中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相互合作中可以通过自身影响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个体,重新建构认知生成知识;其次,在活动中老师强调每个学生都记录活动过程,有效地解决了群体中不利于合作的各种冲突,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个人责任,进行有效沟通。
第三,在活动中老师举办交流展览,并在全班总结总体情况,培养了群体中个体合作精神和群体竞争意识。
3、“小课题长作业”能促进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传统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强调对结果的机械记忆,忽视对过程的探究。
而“小课题长作业”活动由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和促成学生产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与求知欲,设置疑问,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点拨思路障碍或疏漏之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要让信息技术学习更有价值,教者就应更多的关注学生,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不能仅停留在练习的层面上、满足于基本技能的掌握,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适时适地,学以致用,加强“小课题和长作业”,提高学生学科整合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