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制程田杂株类型成因和防杂保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水稻制程田杂株类型成因和防杂保纯措施
作者:刘爱军
来源:《种子科技》 2009年第10期
杂交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的优劣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调查认清杂交水稻种子杂株类型,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制订和采取防杂保纯的技术措施,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关键。
1 主要杂株类型
根据多年对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田间种植鉴定和大田种子质量的调查,杂交水稻种子杂株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1 大青棵
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表现为比正常植株长势高大或相当。
有的只长茎叶不抽穗结实,有的抽穗不结实。
叶片较为宽大,茎秆较为粗壮,叶色比正常植株浓绿。
1.2不育系植株
植株较正常杂交株矮10~15 cm,穗子包茎不能完全正常抽出,颖壳内柱头发育正常,伸长外露明显,花药白色瘦瘪,必须依靠保持系或恢复系花粉才能受精结实。
1.3保持系植株
成熟期较早,易脱粒。
较正常杂交植株矮10 -15 cm,抽穗正常,颖壳内柱头发育正常,花药黄色饱满,能正常受精结实。
1.4恢复系植株
表现和制种用父本基本一致,与正常杂交稻在植株形态上有一定差异,能正常抽穗结实。
1.5早、迟熟变异株
主要受外来花粉污染而结实,结实率低,比杂交稻植株抽穗早或抽穗晚,植株形态上有一定差异。
1.6其他类型杂株
主要是前茬落粒杂株花粉产生的杂株,比杂交稻植株矮5 cm左右或相当,有抽穗早晚两种类型株,穗型小,谷粒发褐色或暗红、暗黄,粒型长宽比小。
2杂株形成原因
调查研究证明,亲本质量不高、质量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是形成杂株的主要原因。
2.1 亲本种子质量不高
亲本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制种质量,由于选用的父母本双亲或单个纯度不高或有遗传变异现象,产生的杂株与变异株未及时拔除或去杂不彻底,造成抽穗扬花期发生花粉污染。
2.2制种隔离区要求不严
实践证明,如果在粳稻、籼稻种植地区制种田隔离距离不能分别达到500 m、300 m以上的要求,或时间隔离不能满足25天以上的要求,容易产生花粉污染,形成青棵等杂株。
隔离带种植的父本纯度不高,混杂的粳稻植株或其他杂株抽穗扬花对制种田也会造成花粉污染。
2.3 制种田选择不严格
如果选择的制种田块前作种植的是常规粳稻或其他水稻,前作收获的落粒在田间萌发,生长的植株未及时去除,抽穗后花粉传到制种田母本植株上结实产生的后代即为杂株。
2.4制种技术落实不到位
一是制种田安全抽穗扬花期的确定出现误差,母本抽穗扬花后期遇到外来花粉的污染。
二是制种田使用“920”生长调节剂时技术环节把握不当,引发母本后生高位小分蘖抽穗,遇到粳稻花粉污染。
三是制种田去杂不及时、不彻底发生花粉污染。
2.5种子生产后续环节把关不严
主要是在种子收获、脱粒、晾晒、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把关不严,发生了机械混杂。
3 防杂保纯的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杂交水稻种子的杂株类型和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狠抓防杂保纯技术措施的落实是提
高种子质量的关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3.1 选用质量高的亲本种子
亲本是种子的源头,是质量的基础,选用质量高的亲本种子可以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制
种质量。
因此,要坚持做到来源不明的种子不用,无信誉单位生产的种子不用,没有经过严格
质量检验的种子不用,经检验不合格的种子不用。
亲本应该选用纯度达99.9%的原种种子。
选
择制种田应坚持集中连片,排灌方便,自然隔离条件优越,前茬非水稻作物。
3.2严格搞好隔
离条件
严格要求隔离区条件是防止外来水稻花粉侵入、从而减少花粉污染的有效途径,要保证制
种区域的空间或时间隔离符合规定要求。
在水稻抽穗扬花前再次检查田间隔离条件,防止其他
植物混杂,确保种子生产区域没有外来花粉的污染,在安全的情况下抽穗扬花结实。
如采用空
间隔离,应确保杂交水稻制种田空间隔离距离控制在300 m以上,粳稻种植地区应控制在500
m以上。
如采用时间隔离,必须保证隔离时间达到25天以上。
3.3严格落实田间防杂保纯措施
将各项田间防杂保纯措施落到位是确保制种质量的关键。
一是在抽穗扬花以前,对制种田中所有非本品种或非父母本的植株组织清理检查,控制异
品种植株对种子生产田的花粉污染。
二是做好对非本品种或非父母本可见杂株和变异株的去除工作,控制非本品种制种田或非
父本花粉的来源。
三是在抽穗扬花期间,对非本品种或制种田父母本中出现的各类变异株及时拔除。
四是杂交水稻制种田喷好、用好“920”,把握好最后一次用量和喷施技术,控制好母本后发高位小分蘖的成穗,保证制种田在无外来花粉干扰的可靠条件下授粉结实。
五是在田间检查过程中,应重视对隔离带植株的检查,防止隔离带杂株花粉对制种田的侵染。
3.4严格把好种子生产后续环节质量控制
一是坚决做到制种田先收父本后收母本,严格田间验收,确认田间杂株率达到不超过万分
之五的控制标准要求后,由基地集中组织专机收获。
二是收获时严格清理机械,严防机械引发的混杂,做到专机专种。
三是收获后的种子做到专车运输,专机烘干或专场晾晒,专机精选,专库贮藏,严防机械
混杂,确保种子纯度。
四是及时按《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要求扦取样品进行纯度南鉴,同时做好入库种子的
检验、加工、仓储工作。
五是种子销售前做好种子质量的全面检验和包装是否规范的检查。
收稿日期: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