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优质
《体积与容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完美、经典)
1.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得出实验结论,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成就感,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核心素养打下了基础。为学生日后的学习问题奠定了实验基础。
2.通过简单的游戏,使学生明白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都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每件小事都蕴含着各种道理和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不规则物体的大小如何判断?
1.提问:老师手里的两个鸡蛋,谁大谁小?猜中了奖励。
2.奖励完鸡蛋,老师便无材料进行试验判断大小,顺势将试验推回到学生当中。
1.学生通过肉眼的判断来猜测鸡蛋的大小。
2.为了更准确和充分的说明鸡蛋的大小,利用自己所带的道具进行试验。
让学生明确,当物体不能通过测量来判断大小的情况下,应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进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开发,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学以致用。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因为体积和容积是两个相关联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清“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在学生感知体积的概念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直接感知体积,这是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体积概念时,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分别把两个物体放入两个水面高度相同的杯中,通过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接着通过对比、动手实验的教学,理解容积的概念。
5.通过观察老师实验,体验和感知不同的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不同的,理解容积的大小。
6.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感知生活中的容积意义,举例一下学生感兴趣和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理解容积。;例如:天气越来越热了,同学们都喜欢买可乐喝,老师手里有两种规格的饮料,你会选择哪瓶。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问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通过这个课题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六年级下册的数学,人教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103页至104页,包括不规则物体的定义、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不规则物体的定义,掌握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不规则物体模型、水、量筒、细沙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准备相同的不规则物体模型、水、量筒、细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规则物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不规则物体的定义,介绍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如“排水法”和“细沙法”。
3. 演示:教师进行示范实验,利用排水法和细沙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操作,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6. 应用:出示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不规则物体的定义2. 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细沙法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长为10cm,宽为8cm,高为5cm。
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体积为500cm³。
2. 答案:第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10cm × 8cm × 5cm = 400cm³第二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500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从讲解中理解什么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了解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3、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3、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4、实际应用题解答;5、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具:纸、笔、线、直尺、水平仪、量杯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不规则物体体积。
简要讲解不规则物体是指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规则,无法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比较多。
要求学生猜测所在的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2)学生根据猜测的结果,讲解其体积大小与真实体积的误差,导入今天的学习——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教学过程(1)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叫学生手工制作一个不规则物体,用线、直尺、水平仪等工具,对不规则物体的每条边进行距离测量,根据已知的距离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测量方法,并根据所设计的方法计算出其所制作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断改进、验证方法,最终得出精确的体积值。
(3)实际应用题解答提供一些实际应用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从中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3、巩固和扩展根据所学的知识,组织小班活动。
小组合作,制作不规则物体,测量体积,评价每组的制作水平。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制作不规则物体,并用测量方法和求体积的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理解计算体积的方法,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
第三单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2)以实际操作为例,如测量石头的体积,引导学生掌握排水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强化重点知识;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如计算一个不规则的泥土堆的体积,让学生掌握近似计算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不规则物体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空间观念,提高对物体体积的认识,能理解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排水法等实践操作,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3.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对近似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合理估算的能力;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有的小组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解决中,而有的小组则显得有些被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考虑在下次课堂中采用更多元的教学方法,如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排水法求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排水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排水法求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运用排水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1. 排水法求物体体积的原理。
2.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测量和计算物体体积。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实验器材:量筒、水、不规则物体、细线、计时器等。
2.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 预习排水法求物体体积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好实验记录本。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不规则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其体积。
环节二:探究排水法求物体体积的方法1.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讨论排水法求物体体积的原理。
环节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实验器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了排水法求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求解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排水法准确地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学生能够理解排水法求体积的原理,并能够解释其实际应用。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切割法、填充法等。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探讨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的实物,感受体积的含义。
2. 容积的概念:通过观察容器、水杯等实物的容积,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
3.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积和容积的知识。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实物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自主发现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积和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体积和容积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3. 评价指标:正确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物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容器、水杯等。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 了解不规则物体的特点和定义。
2. 掌握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本方法。
3. 发展学生的观察、测量和计算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技巧。
教学资源:1. 不规则物体模型(例如,一块不规则形状的泡沫或塑料模型)。
2. 测量工具(例如,尺子、量杯、天平)。
3. 白板、彩色粉笔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个不规则物体模型,并引导他们讨论其特点和定义。
解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指其占据的三维空间。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提醒他们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定体积。
主体活动: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不规则物体模型和测量工具。
4. 引导学生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或估算。
5. 指导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提醒他们使用适当的公式或方法,如长方体体积公式或水位法。
6. 鼓励学生讨论各组之间的测量结果差异,并思考可能的原因。
巩固练习:7. 提供一些类似的不规则物体图片,并要求学生根据已学方法计算其体积。
8.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和讨论他们的计算结果,并解释他们的思路和策略。
总结:9. 回顾整个活动,强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重要性。
10. 鼓励学生总结和分享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不规则物体模型,并计算其体积。
12. 引导学生思考不规则物体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建筑设计、容器设计等,并讨论其体积计算的重要性和挑战。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技巧。
- 检查学生的测量记录表格和计算结果。
- 评估学生在巩固练习中的计算准确性和解释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研究更复杂的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如球体、锥体等。
- 引导学生应用体积计算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食品包装设计、材料成本估算等。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体积和容积单位》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体积和容积单位》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体积和容积单位》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体积和容积的计量单位。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是,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片来进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也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量单位,了解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实践操作。
2.准备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3.准备体积和容积的计量单位,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如箱子、桶、杯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呈现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尺子、量筒等工具,测量和计算一些实物的体积和容积。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4.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概念。
2.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定义。
2. 常用的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填充法、切割法。
3. 实际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
2. 准备测量工具(尺子、量筒等)。
3. 准备计算工具(计算器、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不规则物体,引发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概念。
3. 讲解计算方法:介绍排水法、填充法、切割法。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测量结果,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8. 板书设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 定义: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2. 计算方法:(1)排水法(2)填充法(3)切割法3. 选择方法的原则:根据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理学专家或工程师来校讲解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3. 开展校园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反思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时间安排、难度把握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探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介绍不规则物体的定义及其与规则物体的区别。
探讨如何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物体的体积,包括排水法和测量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不规则物体的定义及其与规则物体的区别。
2. 学会使用排水法和测量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能够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1. 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排水法和测量法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不规则物体模型(如石块、土豆等)。
2. 规则容器(如水桶、量杯等)。
3. 秤、尺子等测量工具。
4. 白板、白板笔、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规则物体的概念及其与规则物体的区别。
2. 新课导入:介绍排水法和测量法,并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物体的体积。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排水法和测量法的过程,并学会数据处理。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包括关键知识点、公式、注意事项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提高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问题。
3. 拓展题:探讨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的其他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不规则物体与规则物体的区别,以及如何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物体的体积。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
《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在于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可能会受表面积概念影响,认为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积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出体积概念的真正内涵。
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加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再辅以直观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设计:一、课前活动师:请大家起立,原地做几个简单的舒展运动:头部运动、扩胸运劈、下蹲、压腿。
(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生:地方太小了,活动起来不太方便。
生:感觉很开心,老师怕我们太累了起来活动一下。
生:感觉老师非常关心我们,让我们学习的同时不忘强健体魄。
[设计意图:课前几个轻松的活动,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抓住学生的视线使其集中精力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从活动受影响、动作不能舒展中体验课桌椅和人体都占有空间,初步感受物体都占有空间。
]学生的反应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也有些感动,有点自责,我们设计活动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能否服务于教学,不过,从这一刻起,我要开始关注他们——与我们面对面的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再不能眼里、心里仅仅装着教材和知识。
六年级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优质
2dm 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二、教学目标1. 在自主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过程中,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转化、推理和等积变形思想。
三、重点难点1. 重点:正确、灵活地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问题。
2. 难点:渗透等积变形的思想。
四、教具学具圆柱形容器、石块、多媒体课件、底部圆柱形的饮料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先来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出示复习题1. 圆柱的体积=( ),要注意和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区分开。
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8cm ,它的体积是多少?3.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1.5 3dm ,底面积是6.3 它的高是多少?看来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来进行计算同学们已经掌握熟练了,相信你们有能力帮我解决一个新的难题。
出示石块和矿泉水瓶,我想知道这个石块的体积和这个瓶子的容积,你有办法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探求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1).阅读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获得启发。
(2).出示问题: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是6cm ,把一石块放入容器中的水里(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3cm ,求石块的体积。
学生先独立思考,老师通过实物演示和课件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白:石块的体积就是上升的水柱的体积。
(3).学生独立解决,教师收集资源,适时点拨完成有困难的学生。
(4).检测练习: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cm ,把一块完全浸在这个容器的水中的铁块取出后,水面下降2cm,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解决,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及做法。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不规则物体和体积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不规则物体,使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其体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不规则物体体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不规则物体的模型或图片。
2. 计量尺。
3. 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关于体积的知识,包括常见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 提出问题:什么是不规则物体?为何会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问题?提出概念:1. 解释不规则物体的概念:不规则物体是指形状、大小、表面都不规则的物体,无法使用简单的公式计算其体积。
2. 解释体积的定义:体积是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在三维空间中所占的体积大小。
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1. 展示一个不规则物体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和特点。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鼓励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体积计算方法来提出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使用方法计算体积:1. 提供计量尺给学生,让他们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各个尺寸,并记录下来。
2. 强调测量时要准确、精细,可以使用不同的单位如厘米或毫米,以便后续计算。
运用体积计算公式:1. 教师介绍两种适用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a. 水位法:将不规则物体放入一个容器中,测量容器中的水位差,用差值来计算体积。
b. 切片法:将不规则物体切成一系列平面形状的片,测量每个片的面积和厚度,然后将每个片的体积相加得到总体积。
2.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其中一种方法计算给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扩展活动:1. 让学生组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不规则物体的模型或图片。
2. 让小组成员通过合作讨论,使用所学方法计算并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鼓励学生提出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形状的水果或蔬菜的体积。
总结:1. 教师总结体积计算的主要思想和方法,强调不规则物体的特点和计算注意事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体积和容积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和容积,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对于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和容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PPT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体积和容积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不同形状的容器、水等,用于直观演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鱼缸、箱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有大小不同的空间。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4篇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转化”的数学,探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橡皮泥、梨、量杯、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某邮政运货车,车厢是长方体。
从里面量长3米,宽2米,高2米,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谈话导入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橡皮泥、梨、石头等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2、出示大屏幕设法求出下面两种物体的体积橡皮泥梨师:我们一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师:大家想怎么解决呢?同桌两人讨论一下,一会儿我找人说。
生: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求出体积。
师:把不规则的、可以变形的物品捏成规则的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求出体积。
很好,思路很清晰。
那梨呢,把梨也能削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吗?显然不可能,那怎么办呢?生:可以用排水法。
师:说一说你的思路。
生:先在杯子里放一些水,记住它的刻度,再把梨放入杯子里,也记下刻度,两次刻度的就是梨的体积。
师:他说的大家听明白了吗?师: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师: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用排水法只能求出沉入水中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1、出示大屏幕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没有量杯,只有长方体容器,能求出珊瑚石的体积吗?分析:题中告诉我们水的体积了吗?能求出来吗?知道总体积吗?怎样求?你会解答吗?2、练习九第8题读题,分析:这道题怎么做?3、把一个苹果浸没在一个枝头为1.2分米的正方体水箱中,此时水箱刚好满了,拿出苹果,水面高度为0.9分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5设计说明1.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1.5《体积和容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5《体积和容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体积和容积》这一章节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1.5《体积和容积》。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体积和容积的定义、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体积和容积的单位、以及体积和容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了解它们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体积和容积的单位,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是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它们单位的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教具,如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尺子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学具,如学生的计算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如桶、瓶子、箱子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概念讲解:接着,我通过讲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的意义。
我强调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空间的大小。
3. 计算方法讲解:然后,我讲解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我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体积的计算公式是长×宽×高,而容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面积×高。
5. 例题讲解:然后,我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我让学生观察例题中的图形,理解题目要求,并找出解题的关键。
6. 随堂练习:接着,我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我在黑板上列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应用拓展:我让学生思考体积和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如:不同大小的箱子、瓶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吗?它们的大小是如何表示的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体积和容积的已有认知,教师适时总结,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强调体积和容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认识,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重点在于运用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解决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计算问题。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2.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精神,使他们具备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节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根据上述教学目标设计的《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学过程: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体积和容积的认识》(第)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体积和容积的认识》(第)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体积和容积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以及能够应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然而,学生对于体积和容积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能够应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应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活动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体积和容积的模型、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体积和容积的模型、实物等。
3.教学课件准备: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装满水的杯子、填满沙子的瓶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dm 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二、教学目标
1. 在自主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过程中,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转化、推理和等积变形思想。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正确、灵活地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问题。
2. 难点:渗透等积变形的思想。
四、教具学具
圆柱形容器、石块、多媒体课件、底部圆柱形的饮料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先来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出示复习题
1. 圆柱的体积=( ),要注意和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区分开。
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8cm ,它的体积是多少?
3.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1.5 3dm ,底面积是6.3 它的高是多少?
看来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来进行计算同学们已经掌握熟练
了,相信你们有能力帮我解决一个新的难题。
出示石块和矿泉水瓶,我想知道这个石块的体积和这个瓶子的容积,你有办法吗?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探求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1).阅读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获得启发。
(2).出示问题: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是6cm ,把一石块放入容器中的水里(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3cm ,求石块的体积。
学生先独立思考,老师通过实物演示和课件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白:石块的体积就是上升的水柱的体积。
(3).学生独立解决,教师收集资源,适时点拨完成有困难的学生。
(4).检测练习: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cm ,把一块完全浸在这个容器的水中的铁块取出后,水面下降2cm,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决,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及做法。
3. 探求饮料瓶的容积
(1)出示问题:一个内直径是8cm 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cm,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思考:瓶子的容积包括哪些部分?对于不规则的部分怎么办?
(3)学生利用手里的饮料瓶进行小组合作。
(4)学生分享想法:倒置前后,不仅瓶子里的水的体积不变,瓶子里的空气的体积也不变,饮料瓶的体积就等于水的体积加上瓶内空气的体积。
瓶子倒置后,原来不规则的部分就变成了规则的圆柱,只要把倒置前水的体积和倒置后空气的体积加起来就是瓶子的容积。
这样就把不规则的饮料瓶转化成了两个规则的圆柱。
(5)学生结合实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6)指名板演,全班订正。
(7)检测练习: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侯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 ,内直径是6cm ,小明喝了多少水?
学生独立解决,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及做法。
(三)拓展提高
把一块体积为157 的
铁块完全浸没在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里,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
为10cm ,那么水面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积)
V=sh
石块 转化 圆柱
瓶子 转化 两个圆柱体积之和
3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