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在产前诊断圆锥干畸形中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24期175
投稿邮箱:sjzxyx88@
·医学影像·
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在产前诊断圆锥干畸形中的意义
王博
(竹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200)
0 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一直是我国先天性畸形中发生率最高的缺陷,且近几年我国产科统计学指出先心病胎儿的发生率不断升高[1]。
我国每年约有20万先心病胎儿娩出,且有20%患儿死于该病。
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是一种复杂先心病,在先心病中的发生率为25%,在青紫型先心病中的发生率超过70%,且此类患儿的预后较差[2]。
尽早发现和诊断不但能为孕妇的决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实施,
改善患儿的预后,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3]。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法在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5000例至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孕妇的年龄为20-39岁,平均(28.6±5.3)岁;孕周19-33周,平均(26.5±3.2)周。
1.2 方法。
孕妇保持平卧位或侧卧位,尽可能放松肌肉,避免由于紧张而促进宫缩或导致腹肌紧绷。
若胎儿体位观察效果不佳,叮嘱孕妇多走动直到观察效果理想。
本次研究采用飞利浦公司的EpIQ5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 ,调整至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参数标准。
同时对心脏部位进行局部放大观察,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首先在二维超声扫描下确定心脏位置及心轴方向,然后调整为心脏检查模式,取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切面以及动脉导管弓切面等多各切面来观察胎儿心脏结构有无异常,主要包括房室腔发育状况、大血管发育情况以及连接关系、房室间隔发育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心内、心外畸形。
首先采用节点分析法,对心房、心室以及大动脉进行位置、连接关系的探查,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房室血流分布,房室瓣以及主动脉、肺动脉的血流状况。
对于可疑的胎儿使用连续扫查法进行进一步观察,首先根据体位的不同选取相应的横切面、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观察,然后对主动脉、肺动脉的位置以及左右心室流出道与大动脉之间的关系,室间隔的连续状况、二尖瓣前叶发育情况、肺动脉直径与主动脉直径等方面的状况。
1.3 观察指标。
在产后检查或尸检结果与产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节段检查以及超声节段检查联合连续扫查的
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 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5000例孕妇中有13例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检查证实为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
超声节段检查诊断10例,漏诊1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76.9%;超声节段检查联合连续扫查诊断12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2.3%,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n ,%)
检查方法诊断例数
漏诊例书
误诊例数诊断准确率
超声节段检查101276.9超声节段检查联合连续扫查
121092.3χ2--- 5.635P
---0.000
3 讨论
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出现可导致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右心室双出口等复杂先心病。
因此需要尽早发现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存在,从而为孕妇的选择以及产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出生人口的质量。
超声阶段分析法主要是将心脏分为不同的节段,节段之间主要是由心房、心室以及动脉连接的,通过观察大血管与各节段之间的位置与连接关系,从而判断有无心脏先天性畸形的存在。
有研究指出,超声节段分析法在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其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超声连续扫查是在四腔切面的观察上,根据体位的不同在相应的切面进行连续观察,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可以对主动脉、肺动脉的位置与连接关系进行观察,并进一步的观察主动脉右前壁的发育情况,同时观察室间隔的发育情况。
本次研究观察中,超声节段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6.9%;超声节段检查联合连续扫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2.3%,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
(下转第182页)
摘要:目的 分析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法在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
1月至2018年6月5000例至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均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对于可疑的胎儿使用连续扫查法进行进一步观察。
同时产后检查或尸检结果与产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节段检查以及超声节段检查联合连续扫查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在5000例孕妇中有13例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检查证实为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
超声节段检查诊断10例,漏诊1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76.9%;超声节段检查联合连续扫查诊断12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2.3%,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法在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产前筛查的检出率与诊断率,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关键词: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产前诊断;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
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4.128
本文引用格式:王博.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在产前诊断圆锥干畸形中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175+182.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24
182投稿邮箱:sjzxyx88@
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病患率高达76.5%,且年龄每增加19岁,共病增加10%[3]。
本调查观察到40岁以上人群多重慢病患病率为24.1%,65岁及以上老人多重慢病患病率为27.6%。
由于深圳为典型性移民城市,人口组成特别,老年人多为候鸟型外来人口,身体相对健康,生活多能自理,且能进行轻中度体力活动,因此在深圳进行的多重慢病调查发现65岁以上老人多重慢病患病率与其他研究相比低。
现有医疗主要为专科诊疗模式,多重慢病患者往往需要前往多个专科就诊,多种慢性病共病导致疾病症状不典型,诊断复杂,医疗决策困难,造成多重用药、治疗不连续以及过度医疗等医源性问题。
共病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发生不良事件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功能状态进行性下降,生活品质变差。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社区健康管理的开展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降低医疗费用以及提高生存质量[4]。
基层社区医疗是病人的首个医护接触点,是应对慢性病的重要战场,以方便获得的形式为病人提供全面、持续和协调的护理,并以病人为中心,配合其家庭及社区的环境,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慢性病防控的关键是危险因素的控制,WHO 已经确定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健康饮食,缺少身体运动,烟草的使用和有害饮酒。
社区医务工作人员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软性手段可有效提高慢性病的知晓
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4 结论
深圳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70.6%,以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为主,且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情况占34.1%,常见的患病共病组合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主。
居民共病现象普遍,需要基层社区医疗针对社区环境和患者特点开展健康干预,提升多重慢病的健康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Boyd C M,Leff B,Wolff J L,et rmin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prevalence of coexisting conditions among adul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 Am Geriatr Soc,2011,59(5):797-805.
[2] Wolff J L,Starfield B,Anderson G.Prevalence, expenditures,
and complications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J].Arch Intern Med,2002,162(20):2269-2276.
[3] Fortin M,Bravo G,Hudon C,et al.Prevalence of multimorbidity
among adults seen in family practice[J].Ann Fam Med,2005,3(3):223-228.
[4] Wang H H X,Wang J J,Wong S Y S,et al.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health centres for strengthening primary care in China: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British Medical Bulletin,2015,116(1):139.
(上接第180页)
排空假腔或人工血管移植术。
介入及外科手术目的是预防主动脉破例、心脏压塞、并矫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改善低灌注,以减少死亡率,并需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未接受治疗的AD 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其中25%的患者在夹层起病后24小时内死亡,超过50%的患者在其后1周内死亡,发病1个月和1年时的死亡率甚至可以超过75%和90%[2]。
3 结论
老年患者定期体检,且年青人群也建议定期体检筛查高
危因素及早期防治疾病;胸腹痛患者高危人群需排除此疾病,年青者也不容忽视;胸腹痛患者的辅助检查中血D —二聚体、主动脉造影等相关辅助检查协助诊断AD 有诊断价值,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医院资源协助诊治;基层医疗机构因辅助检查设施受限,高度疑似病例应严格内科救治的同时尽快护送转上级医院诊治,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不但要积极诊治此疾病,而且需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及预后,让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AD 初步治疗的原则是有效镇痛、控制心率和血压,减轻主动脉剪应力,降低主动脉破例的风险[5]。
预防AD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地控制血压,几乎所有患者都应终身接
受降压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130 mmHg [2]。
建议医疗机构设置急性AD 急诊绿色通道,使拟诊患者能够快速完全确诊、多学科会诊以及急诊手术等一系列医疗照护,缩短其入院至接受有效治疗的时间[5]。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3:336-339.
[2]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8-381.[3]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
协会.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J].中国急救医学,2018,(1):1-13.
[4]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D-二聚体检测”急
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8):827-836.
[5]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动脉
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11):641-654.
[6]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
层外科手术麻醉中国专家临床路径管理共识(2017)[J].麻醉安全与质控,2018,(1):1-6.
(上接第175页)
说明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法在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产前筛查的检出率与诊断率,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聂志伟,石琳,张军连,等.超声节段分析联合连续扫描
法诊断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6,42(22):2438-2441.
[2] 龙湘党,王莉萍,赵康,等.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
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4(9):685-687.[3] 叶彩宏,朱向明,李国杰,等.产前超声多切面并节段分析
法筛查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应用价值[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4):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