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20·惠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童,始建于南宋,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

古镇村落至今保留着规模宏大的古民居建筑,童姓祖先按“回”字九宫八封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溪水挨户环流。

近年来,前童镇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继承和发扬木雕、根雕等传统文化技艺,吸引了众多文创工作室,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古镇村民的热情欢迎中,国际友人们“打卡”了职思其居、明经堂等历史遗迹,品尝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前童三宝”——老豆腐、空心豆腐、豆腐干。

美味的特色小吃、明清建筑的古朴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古镇老街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传统婚礼热闹开启。

来自摩洛哥的安娜对中国传统文化,她和丈夫一起穿上了大红戏服,了一场经典中式婚礼。

“起轿,出发!”随着媒婆的司仪声,整支婚礼队伍地从老街出发,轿中的安娜笑靥如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入住情有独钟体会轰轰烈烈
B . 入驻一见钟情体验轰轰烈烈
C . 入驻情有独钟体验浩浩荡荡
D . 入住一见钟情体会浩浩荡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 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 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总之,古镇的历史遗存可谓丰富多彩
B . 吸引不少老外注意的,还有沿街的非遗工作室
C . 除了古镇的历史遗存,沿街的非遗工作室也吸引了不少老外的注意
D . 古镇的历史遗存固然吸引了不少老外的注意,沿街的非遗工作室更为引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8高一下·阜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

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

“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

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B . 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C . 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D . 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B .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C . 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D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B . 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C . 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就使得山水诗中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样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D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3. (9分) (2018高二上·毕节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从读纸质书到读电子书,再到如今的“听书”(即有声阅读),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带给读者别样的乐趣。

其中,有声阅读不仅解放了人们的眼睛,还能满足大众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需要,而且也符合未来数字产品发展的方向。

用耳朵代替眼睛,正在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

有声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的新增长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声阅读呈现上升趋势。

拿目前全球最大、增长率最快的有声图书市场美国来说,早在三年前,其市场的有声读物就达25亿美元的市场份额,那时已有约35%的美国人每年至少收听一部有声读物。

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在我国的不断普及,有声阅读已具备了充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市场前景广阔。

有声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掀起一场阅读新革命。

这种阅读潮流不仅给商家带来福音,更是为“书香社会”添砖加瓦。

目前,我国有不少专门的听书网站,现有的大型网站,大部分都提供“有声阅读”,此外,听书频道或客户端下载等不断向大众开放,例如“懒人听书软件”可以随时下载,操作简单,快速实用。

有声阅读不仅有小说、评书、相声等娱乐内容,更有科学技术、人文哲学等更多领域的听书素材。

(摘编自《广州日报》2018年5月)
材料二:
图1:2012-2017中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
图2:2017年5月主要听书APP用户人均启动次数
(摘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市场环境尚未成熟,且发展极不平衡。

传统出版机构力量偏弱,新兴移动电台和听书APP“跑马圈地”,甚至恶性竞争,亟需进行引导与扶持。

随着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新趋势。

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方式,因而也应当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广对象。

倡导有声阅读,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全民阅读率的有效手段。

读者的有声阅读习惯是有声阅读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将有声阅读纳入全民阅读推广工程,引导全社会形成有声阅读的氛围,使之扩展为全民阅读的形式之一。

良性竞争和公平秩序的市场环境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要稳定有声阅读的市场秩序,保障有声书产业健康长期地发展,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强版权管理的力度,健全监督机制。

同时,有声阅读的发展既给传统的电子音像出版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也带来了技术变革的机遇。

我国相当一部分传统音像出版企业拥有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自带多媒体基因,与电台、移动电台、有声阅读平台有天然的联系,应主动转型升级,实现跨媒体经营,以加快推进
传统音像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摘编自蔡翔、王睿《2018年中国有声阅读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2—2017年,国内有声阅读的同比增长率经历了“增长稳定——增长下滑”的过程,但国内有声阅读市场规模仍在逐年稳步地持续扩大。

B . 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6亿元,其中借助音频媒介开展的综合类知识付费服务贡献了约10亿元的收入规模,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

C . 2017年5月,懒人听书、氧气听书、酷我听书等听书APP用户人均启动次数分别为4.5次、4.4次和3.7次,占据前三名;其余APP用户人均启动次数较少。

D . 在主要听书APP中,懒人听书是有声阅读市场的王者,酷听听书与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氧气听书则与之比肩,或许有望超越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阅读方式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为人们所接受的有声阅读方式的出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B . 有声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的新增长点。

以美国为例,早在三年前,那时已有约35%的美国人每年要收听一部有声读物。

C . 我国现有的一些网站和不断向大众开放的听书频道或客户端下载,以及多样化的有声阅读素材等,让商家和读者两败俱伤。

D . 随着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的新趋势。

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方式,因而必须倡导有声阅读。

(3)面对有声阅读产业的现状,如何让它进一步健康稳定地发展?请简要概括说明。

4. (12分) (2019高三下·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受伤的骨头
任林举
当了大半辈子乡镇书记,担了大半辈子土、抬了大半辈子石头的吴金印,到后来才发现,骨头有时是能够发出声音的。

年轻时,他经常挑着两桶水走在山路上,或担着两箩头土走在乱石滩上。

那时,他健步如飞,体态轻盈,身体和意志从来没有须臾的游离。

扁担和肩膀的相接处不断传来均匀的吱呀声,他认定那是扁担的呻吟或者对所承重量的抱怨。

肩上的皮肉有时红肿、有时酸痛,无非是和扁担一样,以自己的方式提一些不必理会的抗议,但这些都与骨头没有太大的关系。

骨头一直保持着沉默。

然而,当上海瑞金医院的医生们对着灯光屏讨论吴金印刚刚拍出的骨片时,每个人都惊愕不已。

他们断定,吴金印的骨骼曾经出现过多处断裂。

也就是说,他的骨头曾经在过去的某些时间里发出过可怕的脆响或闷响。

医生们分析,他的骨头如果不是发生了癌变,就一定受过大伤,或多次在外力的冲击、重压下发生折断——肩胛骨和几处肋骨最为明显。

对此,吴金印也感到有些迷茫。

是啊,自以为坚不可摧的骨头,从哪个时间开始,竟然违背了自己的意志,也发出令人担忧的变化和声音呢?30岁?40岁?还是50岁?他躺在病床上,在记忆中那些密如荆条的疼痛里搜寻,搜寻着一个与断裂有关的声音。

是从县里开会后连夜往乡里赶,途中坠下山崖的那次吗?那时,他刚去山区不久,村庄与村庄之间还没有像样的路。

人们行走的羊肠小路,不是在河滩匍匐,就是在山间高悬。

虽然在这样的山路上摸黑行走,随时都得提心吊胆,但不管怎么“提”怎么“吊”,也保不准突然来一个“万一”。

当那个突然的“万一”来临时,吴金印还是在失足的瞬间失去了清晰的意识,只觉得眼前一黑,倏忽一下,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就宣告完成,一切都是片刻的事情。

当他再次攀着荆条和树枝重回小路时,他已不再记得曾经有过什么声音,山石滚落的声音、树木折断的声音、肌肉撕裂的声音抑或骨头断裂的声音……空空的山谷里,一片寂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拖着绵软无力的身子,走回了住处。

无处不在的疼痛让他躺了两天,第三天他咬咬牙,爬起来,照样下田劳动。

他相信,只要骨头依然保持着沉默,他就不会倒下。

是在小店河造桥时,抬石头跌倒的那次吧?吴金印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块十分独特的石头,牛犊般大小,和所有的障碍一样,挑衅般横卧在那里,与行人的目光对峙着。

石头的质地细密坚硬,似乎可以让每道遇到它的目光都发出铮铮鸣响。

他走到巨石旁边时,群众也跟他走到了巨石旁边。

于是,四副绳套、四条木杠、八个人就把千斤的重量放在了肩上。

吴金印负重走在右侧的最前面,在人们的呼喊声中,以自己的步幅和频率引领着这个负重群体的节奏
这一次,重力仿佛穿过薄薄的肌肉直接作用在骨骼上,他都能感到骨头的弯曲和颤抖,但隐隐的疼痛却不是来自骨骼,而是来自骨骼里面的肺腑。

至于,骨头们有没有像绳索、木杠一样发出细微的嘶嘶声,吴金印并没有留意。

汹涌的汗水和人们的呼喊打断了他对自身的聆听。

此时,他要做的正是忽略和忘记,他的意识里只有距离,离开起
点和到达终点的距离。

突然,他感觉双脚一软,大地倏然倾斜。

那一瞬间,他已分不清传递、集中到自己身上的重量是众人肩上的重量、石头的重量,还是大地的重量;他也分不清那些混乱而沉闷的声音是人们扑倒的声音、石头落地的声音,还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声音。

十万颗金星在眼前迸射,旋即熄灭。

巨大的黑暗,显影为一段记忆的空白。

当吴金印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只感觉到了右侧脚踝的剧痛。

大面积的肿胀和瘀青,让他和围观的人们只看到和相信了那处“皮肉”之伤……
医生的推断基于专业和科学,看来已不容置疑,但吴金印身上的多处骨伤,究竟缘何来、发生于何时何地,他本人也已经无法在记忆的地图上准确定位。

再认真审视一下那奇怪的骨像吧!在两块光滑的骨头之间,那些粗糙的、疙疙瘩瘩的隆起物,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存在?除了物质成分,是否含有大比例的精神要素?
一个人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才能结出这样的骨像?那些从生命深处、从骨髓里渗出的东西,除了在断骨的衔接处固化为更加坚硬的骨,是否还有一些渗透到血液之中?或许,那些都是骨头们在漫长的进程里,与他头脑中的观念、意志以及外部形形色色的压力与各种重负争论、对话所积攒下的话语吧!
(选自《此念此心》,《人民文学》2017年第7期,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段连用三个“大半辈子”,简洁地概述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特点,下文的“30岁、40岁、50岁”正与此呼应。

B . 年轻时“体态轻盈,身体和意志从来没有须臾的游离”,意味着现在他的身体和意志相游离,失去了意志力。

C . 文中借吴金印回忆而描述的他两次受伤的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一件是夜间发生的,一件是白天发生的。

D . 那些从生命深处、从骨髓里渗出的一些渗透到血液之中的东西是指吴金印头脑中的观念、意志等精神要素。

E . 医生们的“惊愕、断定、分析、推断”,从侧面角度来写主人公受伤的次数之多和程度之深,更能突出人物。

(2)首段写“骨头有时是能够发出声音的”,从全文看骨头会发出哪些声音?
(3)文章将现实的病情与往昔受伤之事结合起来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4)题目“受伤的骨头”如换成“受伤的人”好不好?为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20·陕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

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

年十八,举进士。

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

”补隰城尉。

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

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

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

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

今我有玄龄,犹禹也。

”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

太子即位,为中书令。

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户。

进尚书左仆射,更封魏。

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

”魏徵曰:“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

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

”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

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

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

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

薨,年七十一,谥曰文昭。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

(《新唐书·房玄龄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B . 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C . 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D . 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国器,本指国家的宝器,如钟鼎之类,也指国家所需的器材,又代指国家政权。

B . 中书令,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唐朝中书令为首席宰相,在三省长官中位居第一。

C . 食邑,也叫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为食禄的田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

D . 谥,指人死后,后人给他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评价的文字,有褒谥与恶谥之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房玄龄文思机敏,善写文章。

他在秦王王府任职十年,各种军事文书和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而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

B . 房玄龄心忧天下,尽心为国。

他年纪轻轻就心忧天下,被吏部侍郎高孝基称赞胜过当时许多年轻人;他尽心竭力治理国事,审议法令,也务为宽平。

C . 房玄龄位居宰相,深受皇恩。

他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晚年多病的房玄龄留守京城时,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

D . 房玄龄为人孝顺,谨于治家。

他衣不解带地服侍生病的父亲百天,待父亲去世后,又五天滴水不进,还收集古今家诫并写在屏风之上,以告诫子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②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宋)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慨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女都随郭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