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诊断
1临床症状 部分早产儿虽有贫血,但无症状,可称为早产儿生理性贫血; 另一部分早产儿可出现苍白、淡漠、进食困难、体重不增、呼吸暂停、 心率增快,少数病例有下肢、足、阴囊、颜面水肿。 2实验室检查(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降低(2)网织红细胞 计数正常或升高(3)血清铁降低(4)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
5
饮食
纳奶欠佳
睡眠
睡眠可
五方面
自理与保健
无自理能力
排泄
胎便已解,小便不祥
家属的心理社会缺乏 对本病的认识
6
7
8
9
10
暂无
11
新生儿护理常规,一级护理, 病危,禁食,洗胃,吸氧, 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压 饱和度监测
予头孢他啶抗感染,脑蛋白 水解物、神经节苷脂营养脑 细胞,纳洛酮拮抗β-内啡肽, 输新鲜血、血浆等治疗
37
新生儿见于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运钴胺 II缺乏及难治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综合征。后两者极少 见。
38
诊断
1.临床诊断 除皮肤黏膜进行性苍白外,有精神萎靡,吃奶差,多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2.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降低(2)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3)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4)骨髓检查:红细胞系增 生减少或极度低下,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正常
中度
120-90 3-2
重度
90-60 2-1
极重度
<60 <1
26
一般采用病因学和形态学分类。

形态学分类:
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值
分为大细胞性,正细胞性,单纯小细胞性,小细胞低 色素性。
27
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31
输血疗法 铁剂治疗
一般给新鲜全血,如有血容量减少而全血一时不能得到,可给O型 血或血浆、清蛋白、右旋糖酐或生理盐水20ml/kg以维持血容量
剂量为元素铁2~3mg/(kg.d),分3次口服,疗程至少3个月,同时加服 维生素C,应在两次喂奶间服
治疗并发症
积极抗休克,抗心力衰竭,有外科指证时外科止血
42
谢 谢!
红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加(3)血涂片可看出红细胞形态异常(4)总胆红 素及间接胆红素明显增加(5)血红蛋白分析(6)其他:血、尿、脑脊 液培养有助于感染的诊断
36
病因治疗
包括产前防治、避免围生期窒息及产伤和使用易导致溶血的药物、 防治孕母及新生儿感染
对症治疗
1贫血:可提前在妊娠18周行宫内输血;出生到1周内的急性溶血性 贫血须及时输血纠正 2高胆红素血症:对症治疗
32
输血方法 ⑴急性失血有休克表现可以输全血,每次输20ml/kg ; ⑵急性失血无休克表现以及慢性失血以输红细胞为主,每次输10ml/kg ; ⑶输血量计算:
红细胞量(ml)=〔期望Hb值(g/L)—实测Hb值(g/L) ×3×体重(kg)〕÷10
新生儿每kg体重输红细胞10ml可使Hb升高约30g/L。
3、使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补液速度。根据不同的补液调节 4、保暖、吸氧、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5、床边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及设备。
23
新生儿贫血:出生两周内静脉血红蛋白≤130g/L (13g/dl),毛细血管血红蛋白 ≤145g/L(14.5g/dl)。贫血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足月儿生理性贫血在 生后2-3个月发生,早产儿生后3-6周即可出现
治疗
如为先天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早期可用肾上腺激素治疗,无效者考虑 输血
39
早产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与足月儿相似,但贫血发生早且重,在生后4-8周达最低值。 早产儿贫血程度与胎龄及出生体重有直接关系也与营养情况有关。
引起早产儿贫血的原因众多,可能与早产儿红细胞寿命短、生长迅速,血液稀释、红细 胞生成素产生减少、营养物质缺乏与医源性失血有关
30
诊断
3 、实验室检查
急性失血:(1)血红蛋白浓度出生时正常,24小时内迅速下降
(2)红
细胞形态为正色素、大细胞性
(3)血清铁正常
慢性失血(1)血红蛋白浓度出胞
(3)血清铁低
(4)网织红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加
(5)内出血患儿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增高
28
可发生于产前、产时或产后。
29
诊断
1、母亲及产科病史 妊娠期有无感染史,有无阴道流血及病理产科史 2、临床症状 与失血量及失血的速度有关。除皮肤黏膜苍白外,急性失
血常伴心率快、气急、低血压和休克,肝脾不大。慢性失血患儿出生时 苍白与窘迫不成比例,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多有肝脾肿大。内出血患 儿血胆红素量增加,可出现黄疸,甚至发生核黄疸,因出血部位不同, 可有与此器官相应的症状。
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
否认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可循,父母非近亲结婚,母孕期无特殊。其母血 型“AB”型,父血型“O”型
无过敏史
患儿系G1P1孕37+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于本院,Apgar评分 1分钟及5分钟均8分,羊水清,脐带及胎盘、胎膜无异常,未出现黄疸, 生后二小时开奶,纳奶欠佳,无呕吐,胎便已解,小便不祥。该儿自生 后即面色苍白,无抽搐,无皮疹,无发热,无阵发性哭吵,无腹胀,未 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
压疮。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21
P5:潜在并发症:心衰 目标: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心衰,出现心衰及时 处理。
22
1、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定期对病人进行评估。使用监护 仪和专人守护,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汇报。
2、仔细观察贫血改善情况,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发绀、肝脏增大等, 警惕心衰。出现心衰时按心衰护理。
12
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 知识缺乏 身长发育的改变 有感染的危险
13
P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目标:患儿的活动耐力逐步提高
14
1、遵医嘱予氧气吸入,调节氧流量及氧浓度。 2、患儿取侧卧位,头肩部抬高20-30℃,减轻心脏负荷。 3、对烦躁易激动患儿要耐心安抚,避免激惹,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集
41
输血疗法
不仅根据血红蛋白值,应同时考虑婴儿的胎龄、生后日龄、临床情况、 采取血标本的血量等各种因素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疗法
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率,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但尚存 争议
铁剂治疗
生后2周开始补充铁剂,不能迟于生后2个月。剂量: wt1500~2500g,2mg/(kg.d);1000~1500g,3mg/(kg.d),<1000g,4mg/(kg.d),补铁应持续 12~15个月
新生儿贫血的护理查房
强化儿科的专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熟悉新生儿贫血的相关知识。 掌握输血疗法的相关知识 掌握早产儿贫血的相关知识
2
床号:新06 姓名:钱小燕之子 性别:男 年龄:15小时 住院号:13-11142 职业:无
3
入院时间及方式:2013-04-03 10:30,家属抱入病房 主诉:面色苍白十五小时 诊断:新生儿重度贫血 现病史:患儿因“面色苍白十五小时”于2013-04-03 10:30抱入病房,足
新生儿生理性贫血:足月儿生后6~12周Hb降至95~110g/L,早产儿生后4~8周Hb 降至65~90g/L,新生儿能耐受而无症状。这种贫血呈自限性,一般不需治疗。
24
产前出血 主要是经胎盘失血,包括胎儿-胎盘出血、胎-母输血及双胎间输血。由 于出血隐匿,出血量多少不等,出血速度可急可缓,因此临床表现各 不相同。
食、大小便的情况。 3、尽快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新鲜血、血浆等补充营养物质。 4、保证营养供给
17
P3:知识缺乏:与患儿家属不了解疾病知识及新生儿贫血 的相关知识有关 目标:患儿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18
1、热情主动地与家长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及 需要询问的问题,并耐心解答。
2、向患儿家长讲诉疾病的治疗过程。 3、向家长讲诉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4、向家长讲解特殊检查的目的和重要性。
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 红细胞外在因素:(1)免疫因素,如新生儿溶血病等(2)
非免疫因素,如感染、维生素E缺乏等
35
诊断
1.家族史 家中其他成员有无贫血,不能解释的黄疸及肝脾大 2.临床诊断 除皮肤黏膜苍白外,尚有黄疸、肝脾肿大及水肿等症状,严
重者有核黄疸 3.实验室检查(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降低(2)网织
19
P4:感染 :与患儿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目标:入院三天内体温恢复正常、无新感染发生
20
1、患儿入暖箱,进行保护性隔离。监测体温q2h,观察脉搏、呼吸,如 有异常及时汇报。
2、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在18~22℃,湿度在50% ~60 %。
3、每日开窗通风Bid,每次15~30min。 4、生理盐水口腔护理Bid,观察口腔气味、黏膜及舌苔的情况。 5、协助温水擦浴,更换衣裤,注意保暖,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发生
33
⑷如有休克或病情危急来不及配血者,应先输5%白 蛋白20ml/kg 补充血容量,然后再输红细胞;
⑸贫血伴有心衰者,可在输血同时以快速利尿剂静注; ⑹输血同时给氧气吸入,以减少组织缺氧所带来的损
害。
34
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或红细胞外在因素引起 红细胞内在因素:(1)红细胞膜缺陷(2)红细胞酶缺乏(3)
产时失血 多由于分娩时产科意外情况、胎盘及脐带畸形而引起,分胎盘异常,脐 带异常
生后失血 生后失血以脐部、胃肠道和内出血多见,近年来由于医院性诊断性取 血而引起失血也有所增加
25
贫血的分度:根据外周血红蛋白含量将贫血分为轻、
中 、重、 极重4度。
血红蛋白量(g/L) 红细胞(x1012/L)
轻度
144-120 4-3
月,新生儿貌,反应尚可,哭声响,面色苍白,面部稍浮肿,口周苍白, 未见吐沫,脐部包扎中、干燥无渗出,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 存在,拥抱反射未引出。 查体:T 不升,P 135次/分,R 42次/分,BP 65/47,Wt 3100g, 身高50cm,血糖 3.9mmol/L
4
既往 史 家族 史 过敏史 个人史
中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细、快,静脉输液使用留置套管针,减少刺 激,以降低耗氧量。 4、及时评估患儿活动耐力的情况。
15
P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 收不良、
丢失过多或消耗过多有关
目标: 一周内体重增加0.5Kg
16
1、评估患儿营养不良的程度。 2、观察患儿神志、皮肤、毛发、皮下脂肪的厚度、体重、肌张力、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