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外古诗20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课外古诗20 首
一、《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寺院,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诗人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写,既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之美,又流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二、《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河边专心钓鱼的情景。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有路人向他问路,他远远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路人。

诗中通过对小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和专注认真。

三、《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悬挂在山前。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直下,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

诗人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四、《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西岭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东吴驶来的万里航船。

诗中通过对黄鹂、白鹭、雪山、航船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五、《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滁州西涧的优美景色。

诗人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上面有黄鹂在深林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得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诗中通过对幽草、黄鹂、春潮、野渡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六、《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余晖返照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诗中通过对空山、人语、夕阳、青苔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山林的幽静和空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七、《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将军雪夜追敌的场景。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高飞,单于趁着夜色逃跑。

将军率领轻骑兵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将士们的弓刀。

诗中通过对月黑、雁飞、单于逃遁、将士追敌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八、《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落,路上的行人神情哀伤,好像失魂落魄一样。

诗人向牧童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通过对清明时节的雨景和行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时的惆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独自在异乡为客,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头上插满茱萸,只少了自己一人。

诗中通过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描写和对兄弟们登高情景的想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十、《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树的优美姿态。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

无数条柳枝低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诗中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

十一、《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久别回乡的情景。

诗人年少时离开家乡,年老时才回来。

虽然乡音未改,但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

家乡的儿童见到诗人,都不认识他,笑着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人。

诗中通过对诗人自身变化和儿童反应的描
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十二、《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西北边地的壮丽景色和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

黄河远远地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万仞高山之中。

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曲子呢?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

诗中通过对黄河、孤城、羌笛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边地的荒凉和戍边士兵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十三、《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十四、《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象和诗人对落花的惋惜之情。

春天里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想起夜里的风雨声,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

诗中通过对春天早晨的听觉感受和对风雨过后落花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十五、《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宿建德江时的景色和感受。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日暮时分,新的愁绪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树还低,江水清清,明月似乎与人更亲近。

诗中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

十六、《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友人的情景。

寒冷的雨笼罩着江面,夜晚悄然来到吴地。

天刚亮时送别友人,只看见楚山孤独的影子。

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情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诗中通过对雨景和楚山的描写,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凉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对亲友的深情。

十七、《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景象和诗人对边患未平的感慨。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十八、《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渭城为友人送行的情景。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劝君再饮完一杯酒,因为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旧亲人。

诗中通过对春雨、客舍、柳树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十九、《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白帝城出发,顺流而下的情景。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诗中通过对白帝城的壮丽景色和行船速度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流放途中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二十、《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天门山的雄伟景色。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诗中通过对天门山、长江、青山、孤帆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