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全市价格工作会发言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志们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
长261 和226;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分别增长142和165,扣除物价因素,两项收入增幅均首次超过增幅;
多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和利润、进出口总额、金融存贷款余额等多项指标增速列全省前茅。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物价部门的辛勤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去年全市价格部门围绕大局,紧扣中心,把维护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发挥价格监测、监管、监审、监督检查等职能作用,
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四个明显一价格监测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2011 年,面对价格指数高位徘徊、价格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市县两级物价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稳控物价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价格监测调控能力,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制度,狠抓重点监测和应急监测,运用价格监测数据库的数据信息比对,实时评价和分析资源性、能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及社会反响,为市委、市政府分析经济形势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
特别是在中央和省政府相继出台稳物价、保民生政策措施后,市县两级物价部门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切实加强政府定价项目计划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米袋子、菜篮子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大力扶持我市粮食和蔬菜生产,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应,为保持我市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统计,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9 月份开始逐月回落,12
月当月涨幅下降到4,全年累计涨幅56,初步遏制了价格总水平过快
上涨的势头。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现有的成绩,统计、物价等部门下步要认真研究分析去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涨幅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因素,在力求综合反映我市价格总水平的科学性上下功夫。
二价格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去年,市县两级价格部门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紧贴热点、突出亮点,不断强化价格监管工作。
继续稳定企业减负的各项价费政策,加大对已取消、暂停和降低的涉企收费项目、标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管,从严审核涉企收费项目、标准,加强收费年审,巩固清费减负成果。
大力开展送价格政策法规进企业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规范商贸企业价格行为,营造有序的消费环境。
认真实施商品房明码标价和提价备案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大力开展各类价费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了一批擅自涨价、价格欺
诈、合谋涨价的违法案件,规范了市场价格秩序,净化了价格收费环境。
三价格调节作用明显加强。
面对严峻的价格形势,市县两级价格部门以促发展为己任,积极向上争取有利于我市企业做大做强的价费政策。
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运用差别电价等价格倒逼机制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超前谋划,主动疏导农村公交、出租车等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价格矛盾,适时推出管道天然气、工业用水、定点屠宰收费政策调整,加大集中供热、铁路专用线价费协调,按全省最低标准,择机出台全市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合理调节了一大批事关民生、事关发展的经济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价格问题,进一步发挥了价格调节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可以说,去年是价格部门推出价费政策措施较多的一年,在价格指数高企的背景下,各项价费政策出台顺利,社会反响平稳,实际效果较好,源于价格部门工作认真负责,程序合法,科学地把握了价费政策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这也是根据的实际,坚持价费政策实施迈快步、走小步,妥善化解价格矛盾的成功做法,值得肯定和总结。
四保障民生措施明显见效。
去年,全市价格部门面对价格指数高企,群众基本生活成本加重的实际,
进一步强化民生意识,更加注重保障民生措施的落实。
在有计划合理调节相关领域价格的同时,认真落实低保户对象价格补贴238 万人次1909多万元。
针对看病贵问题,认真落实降低药品价格政策,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并指导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针对上学贵问题,继续严格执行高中阶段计划招生规定,扩大计划内招生比例,改变民办初中收费方式,重新核定初一新生学费标准,取消资助费,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家长一次性支出压力。
针对维权难问题,做好价格举报投诉日常受理,扎实开展价格咨询举报投诉受理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有效处置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急难问题,社会反响较好。
特别是去年按照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要求,继续实施市县联动,深化民生商品价格信息监测公布工作,通过民生商品价格监测信息公布,网上晒价,货比三家,进一步促进了商家合理定价。
据统计,列入公布的民生商品平均让利约5,商家直接让利额达1000 多万元,深受市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这项工作要继续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坚持下去,并不断深化完善,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紧扣大局,服务发展,准确把握今年的价格工作方向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和年初指数高企的价格形势,各级政府和价格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
求,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结合价格部门的职能,紧扣大局,服务发展,准确把握全年的价格工作方向。
具体来说,要在三个致力于上下功夫一是致力于健全价格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价格工作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发展大局。
一要坚持价格为企业服务。
要结合双服务活动,深入开展进村入企调研活动,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形势和当前企业的经营困难,完善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主
动服务协调价费争议,积极稳妥疏导突出的价格矛盾,充分发挥价格
杠杆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困难,增强企
业发展信心。
二要坚持价格为扩大内需服务。
结合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价格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实施强农惠农富农的价格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和农业现代化,强化扩大内需的三农基础。
三要坚持价格为建设两型社会服务。
在兼顾稳定价格总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健全价格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价格政策在促进节能减排、转型升级中的导向作用。
四要坚持价格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配合卫生、教育、养老、殡葬等相关体制改革,积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轻群众负担,维护群众权益。
要继续加强房地产销售明码标价工作监管,配合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关工作。
二是致力于完善价格调控监管长效机制,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目前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影响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因素仍未根本消除,价格总水平将面临长期性上涨压力的趋势。
为此,我们必须把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 致力于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断完善价格调控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要加强近年来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经验的总结,把经验转化为制
度, 指导价格调控监管实践。
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实施价格调控监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要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消费领域价格问题的监管,坚决打击价格欺诈、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优化消费环境。
三要加强部门协作,借用经济、法律、行政、舆论引导等手段, 强化监管效果。
四要加强运用扶持生产、促进流通、市场监管、公开信息、困难补贴等措施,不断完善价格调控监管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价格总水平
基本稳定。
三是致力于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和创新。
价格工作与保持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稳定价格总水平密切相关。
今年经济运行仍将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价格工作必须致力于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一要注重提高价格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研,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意见建议,增强价格政策措施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二要注重运用综合性思维和可操作性,善于从生产、流通、消费多角度研究问题,尤其是要关注生猪、柑桔、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和钢材、水泥、基
础化工等工业品价格变化和产销形势,及时提出一些综合性措施,化解价格矛盾,深度推进价格工作。
三要注重创新性和实效性,在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和反价格垄断的方法手段、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等方面要有新思路、要有新举措、要有新实效。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力争价格工作再上新台阶价格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价格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年工作目标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把各项价格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做好价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和支持价格工作,切实加强对价格工作的领导。
要尽可能增加对价格工作的投入,及时解决价格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特别是各级政府要把价格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价格部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政府的分管领导要认真研究物价问题,经常听取价格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掌握价格运行和价格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价格调控、改革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支持价格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当前,各县市、区要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做好稳定价格队伍工作,特别是根据履职要求,合理设置内设机构,配足配强价格工作人员。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价格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
各级价格部门要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要大力支持、配合价格部门的工作,做到在价格管理、价格改革上相互衔接,在体制改革与价格改革上相互配套,共同推进价格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当前不少价格矛盾、价格问题的症结不是价格工作自身造成的,
而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引发的,所以解决价格问题,还需要统筹安排、合力推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预期社会效果。
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价格工作联系和协调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分管领导主导、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价格工作格局。
三转变作风,提升效能。
价格部门既是经济管理部门又是行政执法部门,既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
价格部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价格部门自身形象,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因此,各级价格部门更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活动要求,在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上狠下功夫,建立健全价格工作责任制和定期督促检查制度,强化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政为民意识,自觉将各项服务承诺付诸于实际行动,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规范行为、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上来,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上来,努力为社会提供及时、优质和高效的价格服务,以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工作效能,开创价格工作新局面。
本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重症肺炎
【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 在人类总 死亡率中排第 5~6 位。
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 明显受累的表现 ,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 亦可发 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 pi tai acquired pn eumo nia, HAP )。
在HAP 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 te nsive care unit ,ICU )内获得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和健康护 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 更为常见。
免疫抑制宿主发 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 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 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
始的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 综合治疗中获益。
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 患者。
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 广义上的肺间质 ) 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 肺炎。
简单地讲 ,是住院 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 ①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WBC > 10
99 X 10 / L 或 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 ICU 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 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 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 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 ③PaO25d 、机械通气>4d )和存在高危因 素者 ,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 (ATS ) 2001 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 ② 入院48h 内肺部病变扩大 > 50%;砂尿(每日177卩mol/L ( 2mg/dl ) 频率>30次/min;②
PaO2/FiO2 2007年 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 ( IDSA ) 制订了新的
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主要标准:
机械通气 ② 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
率>30次/min;② 氧合指数(PaO2/FiO2) 20 mg/dL )⑥ 白细胞减少症(WBC 计数v 4X 109 /L )⑦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v 100 X 10gL )⑧ 体温降低(中心体温v 36 C )⑨ 低血
压需要液体复苏。
符合 1 条主要标准,或至少 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F )的定义与SCAP 相近。
2005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 制订了《成人 HAP, VAP, HCAP 处理指南》。
指南中界定了 HCAP 的病人范围 : 在 90d 内因急 性感染曾住院>2d;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
30d 内有 感染伤口治疗;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
因为
HCAP 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
药(MDR )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 HAP 和VAP 的范畴内。
①需要机械通气 ; 。
次要标准 : ①呼吸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 ① 需要创伤性 ①呼吸频
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
的呼吸系统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
症患者。
重症CAP 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
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
⑴肺炎链球菌为重症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70%。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精中
毒、抽搐和昏迷)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
病毒感染和吸烟可造
成纤毛运动受损,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肝功能不全
等其他系统表也可起病时较
轻,病情逐
CAP患者,部分是HCA P
素。
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大于39.4 C,多汗和胸膜痛疼,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人。
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
肺叶、肺段的实变的病人易合并菌血症。
肺炎链球菌合并菌血症的死亡率为
30%~70%,比无菌血症者高9 倍。
⑵金葡菌肺炎为重症CAP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在流行性感冒时期,CAP中金葡菌的发生率可高达25%,约50%的病例有某种基础疾病的存在。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较普遍,死亡
率为64%。
胸部X线检查常见密度增高的实变影。
常出现空腔,可见肺气囊,病变变化较快,
常伴发肺脓肿和脓胸。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为CAP中较少见的病原菌,但一旦明确诊断,则应选用万古霉素治疗。
⑶革兰氏阴性菌CAP重症CAP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约占20%,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感菌属、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等。
肺炎克雷白杆菌所致的CAP约占1%~5%,但
其临床过程较为危重。
易发生于酗酒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和衰弱者,表现为明显的中毒症状。
胸部X 线的典型表现为右上叶的浓密浸润阴影、边缘清楚,早期可有脓肿的形成。
死亡率高达40%~50%。
⑷非典型病原体在CAP中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者占3%~40%。
大多数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在非典型病原体所致CAP中占首位,在成人中占2%~30%,肺炎衣原体占
6%~22%,嗜肺军团菌占2%~15%。
但是肺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CAP,其临床表现相对
较轻,死亡率较低。
肺炎衣原体可表现为咽痛、声嘶、头痛等重要的非肺部症状,其他可有鼻窦炎、气道反应性疾病及脓胸。
肺炎衣原体可与其他病原菌发生共同感染, 特别是肺炎链球菌。
老年人肺炎衣原体肺炎的症状较重, 有时可为致死性的。
肺炎衣原体培养、DNA检测、PCR血清学(微荧光免疫抗体检测)可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存在。
军团菌肺炎占重症CAP病例的12%~23%,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多见于男性、年迈、体衰和抽烟者,原患有心肺疾病、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者患军团菌肺炎的危险性增加。
军团菌肺炎的潜伏期为2~10 天。
病人有短暂的不适、发热、寒战和间断的干咳。
肌痛常很明显,胸痛的发生率为33%,呼吸困难为60%。
胃肠道症状表现显著,恶心和腹痛多见, 病人还有肺外症状, 急性的精神神志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黄疸等。
炎、心包炎、肾小球肾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助于军团菌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叶或肺段状分布或弥漫性肺浸润。
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呼吸衰竭,约
⑸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约占
33%的病人有腹泻。
不少
偶有横纹肌炎、 心肌
50%的病例有低钠血症,此项检查有
军团菌肺炎的胸部X 线表现特征为肺泡型、 斑片状、肺
有时难以与 ARDS 区另叽胸腔积液相对较多。
此外,20%~40%
15%以上的病例需机械通气。
CAP 病例的8%~20%,老年人和COPD 病人常为高危人群。
流感嗜
血杆菌肺炎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起病可急可慢, 急性发病者有发热、 咳
嗽、咳痰。
COPD 病人起病较为缓慢,表现为原有的咳嗽症状加重。
婴幼儿肺炎多较急重, 临床上有高热、 惊厥、呼吸急促和紫绀, 有时发生呼吸衰竭。
听诊可闻及散在的或局限的干、 湿性罗音, 但大
片实变体征者少见。
影,很少有肺脓肿或脓胸形成。
[6]卡氏孢子虫肺炎( PCP )
的肺炎, 特另是 HIV 感染的病人。
胸部 X 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 约 1/4 呈肺叶或肺段实变 PCP 仅发生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但 PCP 仍是一种重要
PCP 常常是诊断AIDS 的依据。
PCP 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有干
4周,PCP 相对 PCP 的试验室检查异常包括:淋巴细胞减少, CD4淋巴 咳、发热和在几周内逐渐进展的呼吸困难。
病人肺部症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
进展缓慢可区另于普通细菌性肺炎。
细胞减少,低氧血症,胸部 30%的胸片
可无明显异常。
X 线片显示双侧间质浸润,有高度特征的 “毛玻璃 ”样表现。
但
PCP 为唯一有假阴性胸片表现的肺炎 。
【辅助检查】
1.病原学:
⑴诊断方法 包括血培养、痰革兰氏染色和培养、血清学检查、胸水培养、支气管吸出 物培养、或肺炎链球菌和军团菌抗原的快速诊断技术。
此外, 可以考虑侵入性检查,包括经 皮肺穿刺活检、经过防污染毛刷( PSB 经过支气管镜检查或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 )。
① 血培养 一般在发热初期采集,如已用抗菌药物治疗,则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采样
以无菌法静脉穿刺,防止污染。
成人每次
10~20ml ,婴儿和儿童0.5~5ml 。
血液置于无菌培 养瓶中送检。
24 小时内采血标本 3 次,并在不同部位采集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在大规模的非选择性的因 CAP 住院的病人中,抗生素治疗前的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5%-14%,最常见的结果为肺炎球菌。
假阳性的结果
,常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的阳性率减半,所以血标本应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但如果有菌 血症高危因素存在时, 初始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的阳性率仍高达 15%。
因重症肺炎有菌血症 高危因素存在,病原菌极可能是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氏
阴性杆菌,这几种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高, 重症肺炎时每一位病人都应行血培养, 这对指 导抗生素的应用有很高的价值。
另外,细菌清除能力低的病人(如脾切除的病人)
、慢性肝 病的病人、白细胞减少的病人也易于有菌血症,也应积极行血培养。
② 痰液细菌培养 嘱病人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
约 40%病人无痰,可经气管吸引术或支气管镜吸引获得标本。
标本收集在无菌容器中。
痰量的
要求,普通细菌> 1ml ,真菌和寄生虫3~5ml,分支杆菌5~10ml 。
标本要尽快送检,不得超过 2 小时。
延迟将减少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率。
在培养前必须先 挑出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氏染色,低倍镜下观察,判断标本是否合格。
镜检鳞状上皮> 个/低倍视野就判断为不合格痰,即标本很可能来自口咽部而非下呼吸道。
多核细胞数量对 判断痰液标本是否合格意义不大, 但是纤毛柱状上皮和肺泡巨噬细胞的出现提示来自下呼吸 道的可能性大。
痰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各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
痰液培养阳性
时需排除污染和 细菌定植。
与痰涂片细菌是否一致、 定量培养和多次培养
有一定价值。
取的标本不考虑细菌定植。
痰液培养结果阴性也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金葡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就是排除这些病原菌感染的强有力的证
据。
阴性应停止针对金葡菌感染的治疗。
③ 痰涂片染色痰液涂片革兰氏染色可有助于初始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最大优点
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并根据染色的结果选用针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的抗生素; 涂 片细菌阳性时常常预示着痰培养阳性; 涂片细菌与培养出的细菌一致时, 可证实随后的痰培 养出的细菌为致病菌。
结核感染时抗酸染色阳性。
真菌感染时痰涂片可多次查到霉菌或菌丝。
痰液涂片在油镜检查时见到典型的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有诊断价值。
④ 其他在军团菌的流行地区或有近期
2 周旅行的病人,除了常规的培养外,需要用 缓冲碳酵母浸膏作军团菌的培养。
尿抗原检查可用肺炎球菌和军团菌的检测。
对于成人肺炎 球菌肺炎的研究表明敏感性 50%-80%,特异性 90%,不受抗生素使用的影响。
对军团菌的检 测,在发病的第一天就可阳性, 并持续数周,但血清型 1 以外的血清型引起的感染常被漏诊。
快速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肺活检组织细菌培养、 病理及特殊染色是诊 断肺炎的金标准。
10 在气管插管后立即采 合格的痰标本分离不出 革兰氏染色阴性和培养。